渗透语篇意识,教学“真学”英语

2016-05-26 20:04房静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6年8期
关键词:真学初中教育英语教学

房静文

【内容摘要】作为一名初中教师,笔者多年来立足课堂,深入研究,为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本文中,笔者以译林版牛津英语这一教材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夯实词汇、典故教学、模拟对话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见识浅陋,敬请诸位指教。

【关键词】初中教育 英语教学 教学策略

语篇,就是语言使用的实际单位,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就是指学生语言能力。传统模式下的英语教学,往往存在着“纸上谈兵”的缺点,学生只是取得了试卷的分数,但对英语这门语言却不会进行实际应用。渗透语篇意识,就是对这一现状的突破,那么,如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进行语篇意识的教学渗透呢?

一、结合情境,夯实词汇基础

教会学生如何使用把英语当作一门语言来使用,其实就是培养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自如使用英语的能力。而词汇是英语语言的最基本组成单位,夯实学生的词汇基础,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先决条件。

例如在译林版牛津英语《Natural disasters》一课,介绍了很多安全与急救的知识,涉及到了许多专业名词,而这些名词一般都是相对比较生僻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太多的机会接触到。为了强化学生在这一块的专项词汇积累,我创设了几个类型不同的灾难和急救场景,让学生分别按照求救者和施救者的角色,进行作文写作。求救者要对自己所处的危险环境有尽可能贴合的描述,而施救者则要对求救者进行劝慰,并描述施救的过程。在演出开始之前,我做了一个表格,列举了所有的可能用到的专项词汇,要学生进行高强度的集中化记忆。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对灾难和急救方面的词汇有了较为丰富的积累,很好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

对学生按情境进行词汇积累的专项训练,有利于学生在脑海中搭建不同的词汇模块,填补知识上的空白点。学生在高强度的训练之后,能够更加自如地实现词汇的运用,达到张口就来的熟练程度,实现了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

二、融入典故,了解西方文化

英语教学其实不单单是要进行词汇、语法、写作等英语能力的教学,也要对学生进行西方国家文化背景的教育,并在文化背景中进行语篇意识的渗透,让学生能够对英语形成一种文化层面上的沟通,而西方的神话故事因其趣味性、饱满的正能量和重要的人文价值则成为文化背景介绍的不二之选。

例如,在译林版牛津英语Unit 2 the great people中,介绍了许多西方的名人事迹,笔者为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选取了西方神话故事中的名人事迹,对学生进行语篇意识的渗透。

在讲述完课本基础内容后,我向学生讲述了古希腊神话英雄Hercule(赫拉克勒斯)的故事。Hercule为神王Zeus(宙斯)之子,从生下来起就饱受虐待,但却坚强不息,顽强奋斗,完成杀死许德拉、生擒赤牡鹿等12项艰难的任务,最终获得自由。通过有侧重的讲述,学生一方面为有趣的故事内容所吸引,一方面又为Hercule的智慧、勇气和坚强的品质所折服,深刻地意识到坚强的力量,受到一场精神上的洗礼。课后我留下了英文写作的任务,让学生就这一故事谈谈感想,一方面锻炼了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又让学生能从更深的层次去进行有关语篇意识的思索。通过汇总收上来的学生感想,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提到了“feel stronger”、“strengthen”等表达自己变坚强的词汇,显然受到了古希腊神话中所蕴含的精神品质的鼓舞,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渗透语篇意识,就是要将语篇意识所包含的内涵进行细分,将其模块化,有机融合在日常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充满正能量的成长环境。而典故教学这一教学形式将多个教学步骤结合起来,很好地贴合了初中英语的学科特点,是一种有效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

三、模拟对话,升华语感能力

语篇意识的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这就对学生的英语语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语感是学生在大量听、说、读、写的训练基础上才能得出的一种语言本能,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缺乏英语表达的环境。在课堂上进行模拟对话,让学生进行口语交流,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升华。

例如在译林版牛津英语Unit 4 Do it yourself一课中,主要讲述了探讨了当下的一些时尚话题,鼓励学生自主动手。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构建了一个两个好友偶遇的场景,要求两人互相向对方介绍自己亲自动手做的一件事情,在介绍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使用课本中刚学到的单词和语法,把课本知识实践化。学生在看到情境后,现场组织语言,进行对话,则就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语感,尤其是口语的语感,只有这样,才能够从容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通过这样的设计,无形中就锻炼了学生的语感。

模拟对话的设计,通过场景设计,将学生的情绪融合到对话表述中,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所特有的表述模式,营造出了一个积极的英语表达气氛。

以上三点,就是笔者自己在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些课程教学经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将这三点有机结合起来,贯穿始终,这样才能实现英语教学的本质回归,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中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其教学模式的探讨是永无止境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真学初中教育英语教学
从“余数”探秘中指导学生“真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课的应用研究
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特点及弹性发展研究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渗透爱国教育 教学“真学”历史
让学:“真学”课堂的本质追寻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