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审计方法适应网络时代

2016-05-27 02:12
中国石化 2016年4期
关键词:网络时代审计工作人员

□ 陈 悦



创新审计方法适应网络时代

□ 陈 悦

只有思维方式的改变才能适应、理解、接受大数据对审计工作的深层影响,进而利用好大数据。

网络时代,企业审计工作者要创新工作方式,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海量的信息,从中挖掘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前做到趋势性判断,避免小问题演化成大事故,最大限度地为企业防范风险,从而实现实用化、高效化审计。

□ 沧州炼化审计人员在查看污水处理环保设施运行数据。 胡荣德 摄

把握网络时代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的方向

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首先要转变传统观念,确立适应网络时代的互联网思维。审计工作的互联网思维,就是运用网络技术从企业经营过程产生的海量信息中,找出与之相应的业务关联,进行分析比较,发现问题,提出意见,使其改进,提高企业管理和组织效率。

互联网思维要求人们在思维、视野、视角等方面应有新的转变:第一是从“眼见为实”转变为分析、处理和某个特别现象相关的所有数据。使用系统、完整的数据可以看到一些以前无法发现的细节,更清楚地看到数据后面的本质。通过与之相关联的数据比较、分析、判断,可更清楚地看出企业经营的优劣。第二是从追求绝对准确转变为掌握大体方向。适当忽略微观层面上的精确度会让我们在宏观层面拥有更好的洞察力。第三是从热衷于寻找因果关系转变为重视相关关系。相关关系也许不能准确地告知某件事情为何会发生,但是它会提醒人们这件事情正在发生。

在改变传统思维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审计方法,深度融合网络,建立信息平台,强化全员、全过程、全天候、全覆盖审计,建立健全审计信息员、监督员、志愿者队伍,实行跨企业、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乃至跨国界的信息共享、审计合作,实现审计工作的科学化、实时化、高效化。

直面应对网络时代审计工作的新挑战

审计工作者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拥抱网络,使审计工作插上腾飞的翅膀。

从抽样审计到全样本审计。随着现代经营活动的日益多样化、丰富化,产生了大量不同的数据和新型业务,这对审计抽样的选择代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小概率事件没有被抽样可能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的风险大大提高。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对被审单位的所有数据进行系统性分析和判断,从中找出绝大部分错误和风险,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和随机抽样带来的“挂一漏十”所产生的弊端,并且快捷高效。同时,又可以避免审计人员弹性操作的空间,减少“以人定责”“看人审计”的主观因素影响。

从对事实分析判断到对趋势的预测。传统审计工作是对过往事实的认定,对已经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提示。而通过企业全数据的审计,为审计工作从对过去数据的分析,到预测未来企业经营风险的趋势,提供了可行性。通过对全部数据专业复杂的分析、比较和预测,审计人员可以发现以前被忽略的细节和细小的风险,可能发展为巨大的系统风险,从而为企业防控风险提出更加有针对性的前瞻建议。

□ 国家审计署专家在金陵石化热电运行部调研热电煤粉锅炉脱硫装置运行情况。 徐捷 摄

争当用网络技术审计的排头兵

要真正应用大数据为企业审计服务,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提升企业与社会间互通信息系统的能力。以北京为例,政府在社保、交通、医疗、金融、投资、税收等已经实现了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但作为企业,现今在利用政府、金融等信息平台获取相关信息时尚未实现互通、互联,使得审计工作尤其是对直属企业的内部审计,无法获取相关信息,更不能实现“全样本分析”。

解决集团企业内部“信息孤岛”问题,实现信息共享。集团企业间、各业务板块间的共性数据,如物资采购价格、检维修取费标准、人工成本费用、原辅料消耗等诸多信息,往往由于各自局部利益的局限,没有在集团内部实现信息共享,这弱化了审计的“效能”性。所以,集团企业应该在总部层面统一规划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实现有效共享信息。

在关注因果性分析的同时,注重相关性分析。在互联网时代,可以通过海量的数据信息,来找出与这些违规和低效相关的其他经营活动存在的异常情况。例如,一个企业的原辅料消耗异常与之相关的可能是设备问题,进而可能是设备采购问题,进而也许是设备选型问题,还有可能是设计人员能力问题和设计管理问题。通过大数据,审计人员无须具备非常丰富的专业知识,就能通过相关性数据发现企业在管理中深层次的问题。只有思维方式的改变才能适应、理解、接受大数据对审计工作的深层影响,进而利用好大数据。

要实现为内部审计增值的功能,应该大力培养具有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的开拓性审计专家和具有大数据思维的审计人员。所谓大数据思维,是指面对海量的数据时,以创新的意识,在大数据链中审视它的价值,为公司或社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答案的思维方式。审计人员的思维不受已有的专业知识限制,只考虑可能性,不考虑可行性,才更易于在大数据中发现问题。在审计人员中培养大数据技术人才刻不容缓,要培养大数据的洞察能力,用好大数据,挖掘大数据中丰富的宝藏。

(作者单位:润滑油公司)

猜你喜欢
网络时代审计工作人员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网络时代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