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数字燕山 建设智能工厂
——访集团公司高级专家、燕山石化信息部部长刘彦波

2016-05-27 02:12周一兵
中国石化 2016年4期
关键词:燕山工厂智能化

□ 本刊记者 周一兵



打造数字燕山 建设智能工厂
——访集团公司高级专家、燕山石化信息部部长刘彦波

□ 本刊记者 周一兵

燕山石化在智能工厂建设中,非常重视各个项目的实际应用,通过信息系统发现和解决难点问题,不断优化业务流程,确保每个项目取得实效。

□ 燕山石化乙烯工厂进入智能化新常态。蒲忠 摄

从新概念到新常态,“智能化”在过去的7年已经逐步渗透到燕山石化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2009年,燕山石化首次提出“打造数字燕山,建设智能工厂”,将智能化引入信息化发展战略。因其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传统国企向现代企业转型的有益尝试,2012年被评为工信部“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

2013年,作为中国石化首批智能工厂建设试点单位之一,燕山石化正式启动智能工厂建设。目前,企业信息化进入智能应用阶段。

近日,就燕山石化智能工厂建设方面的相关情况,本刊记者采访了集团公司高级专家、燕山石化信息部部长刘彦波。

建设无人操作、无人驾驶的工厂

记者:燕山石化是如何定义“智能工厂”这个概念的?构建思路是什么?

刘彦波:我们理解,建设智能工厂,一是要强调“整体工厂”的智能化,也就是要全方位建设无人操作、无人驾驶的工厂,而不只是应用一些软件,上几套系统,更不能等同于仅仅实现自动化。二是要重点突出效率和效益,这也是信息化的价值所在。三是一定要与业务充分融合,在企业管理上发挥作用。

个人认为,所谓智能化因素,在总部给出的石化智能工厂自动化、实时化、可视化、模型化、集成化“五化”特征的基础上,还包括了探索因素、贴近生产经营实际和新技术的应用。这些年燕山石化智能工厂建设就是基于整个工厂和公司主要业务的智能化应用来开展的。公司在多年信息化应用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使装置自控率达到99%,甚至100%。在这些全自动数据的基础上,公司利用大数据分析、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构建燕山石化生产运营管理平台,目的就是通过装置的全自动化控制、预测维修、优化运行,实现整个工厂的无人驾驶操作。

记者:据了解,燕山石化已率先建成“智能工厂1.0”。公司在整体工厂的智能化建设上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在效率与效益上有何体现?

刘彦波:燕山石化智能工厂建设是依据总部的“六统一”原则,再结合企业具体实际,坚持了“需求驱动,业务主导”,重点突出效率和效益。目前,公司智能工厂建设着重于两个工厂的全业务、全范围的智能化,一个是乙烯工厂,一个是炼油一厂。通过生产过程的全自动感知、全过程优化,已经初步实现了全工厂的无人驾驶操作,以及计划、生产、安全、环保等全业务的智能化运行。

在生产优化方面,2013年,乙烯工厂同步应用实时优化(RTO)技术和先进过程控制(APC)系统。APC系统根据原料情况,自动将装置总处理量推向最大;RTO技术在每个生产周期内,计算出一套优化的控制参数,并进行实时调整,最终实现以效益为核心的闭环优化运行,从而使乙烯和丙烯收率大幅提高,平均年创效2500万元。2010年,炼油一厂全厂APC与核磁共振(NMR)在线分析仪实现集成应用,自动将航煤抽出推向最大化,平均年创效4000多万元。

同时,这两个工厂实施的操作报警智能管理系统,可以智能分析出主要报警、无效报警及形成原因,使生产装置的报警数下降93%;发现异常工况与快速问题分析系统,实现了对生产过程风险的动态监测、评估和管控,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失误率。加上智能巡检、工艺过程的能源优化等,使两个工厂初步实现全业务、全范围的智能化。

建用结合 以用为主

记者:信息技术为企业管理带来了什么变化?为企业竞争力带来哪些提升?

刘彦波:除了大力推进乙烯厂与炼油一厂智能化建设与应用,近年来,燕山石化着重考虑了工艺与设备这两大业务的全公司智能化。

我们围绕工艺和设备的重点领域和关键业务,从解决现实问题入手,相继开发了计划生产协同优化、智能调度、合署办公、设备预知维修、智能供应链以及黑屏操作等多套系统,实现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模式的创新。

智能调度系统可在生产过程异常情况下进行调度方案的自动推送、实时跟踪,2015年,公司仅避免非计划停工损失就增加经济效益6100多万元。智能供应链系统通过库存链接上下游,依据定额自动补库,在实现快速响应的同时降低了物资库存成本,实现了库存物资的实时盘点和智能配送。2015年,减少库存资金占用5500多万元。设备预知维修系统具有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诊断并提出相应处理建议的功能,监控范围覆盖全部动、静、电、仪设备。2015年,仅炼油系统腐蚀监检测就可产生效益2200多万元。黑屏操作系统既减少了操作人员的监屏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又能自动定位故障点,快速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使装置操作的平稳度大幅度提升。

记者:燕山石化在智能工厂建设上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刘彦波:在智能工厂建设过程中,集团公司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多次莅临燕山石化指导协调。燕山石化主要领导带头学习、亲自主抓,将智能工厂建设提升到支撑公司专业化改革的新高度,并再三强调,信息化应用一定要做到先僵化、后固化、再优化。

去年燕山石化成立了中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是个由年轻人组成的团队,有激情、有理想、肯吃苦。他们全过程了解业务,全过程参与开发,完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化项目。其中,智能供应链、智能调度、设备预知维修等项目就由这支年轻的团队开发,并且取得自主知识产权。

公司坚持“需求驱动,业务主导”“建用结合,以用为主”的方针,建立了“专业部门业务牵头,信息部门综合管理、各级领导全面参与”的管理机制。各专业部门负责牵头梳理业务需求,制定、优化业务流程;信息部门负责进行功能设计,确定技术路线,设计技术架构,积极组织系统的开发和实践;公司各级领导带头使用,形成了良性互动和齐抓共管的氛围。

燕山石化智能工厂建设强调有用、好用,非常重视各个项目的实际应用,使之真正成为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和有力的工具,特别是通过信息系统发现和解决难点问题,利用信息化优化企业业务流程,保证每个项目真正取得效益。

□ 中燕公司技术人员共同探讨研究新技术。周一兵 摄

智能建设 永无止境

记者:在石化行业实现由大变强的战略转型关键期,燕山石化智能工厂建设上有哪些近期目标和远期规划?

刘彦波:近期公司在建成投用“智能工厂1.0”的基础上,正在按照总部的建设思路,编制“智能工厂2.0”实施计划。主要方向是围绕燕山石化“本质安全、环境友好、持续盈利”的发展目标,继续在技术创新、生产管理模式创新和大数据分析应用创新上下功夫。通过企业生产、设备、安全环保、能源、供应链等六大业务领域的全面提升和完善,推进燕山石化提质、增效、升级。

智能工厂建设永无止境。燕山石化会始终坚持打造“数字燕山”、建设“智能工厂”的战略理念,一是在智能工厂的建设上有提升,在现有的乙烯工厂和炼油一厂的基础上,一个工厂、一个工厂地推进,力争每个工厂将来都能成为智能工厂。二是在数据分析上大踏步前进,充分利用好数据分析,真正适应从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科技)到DT(Data Technology数据科技)的时代大变革。三是本着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原则,在全业务链上打造新技术系统。要在高度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完成队伍、技术和业务能力的对外输出,继续为中国石化推广智能工厂建设进行不懈的探索,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燕山工厂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燕山水库
燕山大学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家在燕山
离散制造MES在照明工厂的实施与应用
燕山秋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