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6-05-28 20:54张晓萌
考试周刊 2016年32期
关键词:物距课题实验教学

张晓萌

1.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构建新知

建构主义提出: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的过程。情境之于教学,犹如汤中之盐。盐需溶人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人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在《物理》《力》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以“追溯力—体验力—认识力—感受力—探究力—描述力”为线索,创设多种情境帮助学生建立“力”的知识框架。首先,通过追溯我国古代文字中的“力”和物理学中最初的“力”引入新课。然后,通过学生活动体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作用是通过效果外显的。学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时,通过对几个实例分析,运用渗透归纳法,使学生体会到进行深入比较要异中求同,抽象概括,抓住其本质特征。学习力的作用效果时,我没有局限于教科书,而是增加了探究活动。先安排小实验,让学生猜想影响钢尺形变的因素有哪些,然后对形成的猜想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经历结论得出的过程,建构更完整多元的知识体系。安排这个实验还可使学生学会利用器材控制变量,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整节课的设计体现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最后学习力的示意图,用示意图表示力是物理学简洁美、理性美的体现,是对这节内容的升华。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全身心投入学习情境,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

2.巧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研究发现,物理实验具有探索新事物、检验与测定、开拓新领域等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说,物理这一门学科的产生也是以大量物理实验为基础的。因此,通过各种各样的物理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总结相关物理知识和概念,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我国大部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还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影响,比如实验器材的限制、实验可视性差等,物理实验所能取得的教学效果十分有限。特别是物理实验十分重视操作的规范性,如果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就会直接导致失败。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实验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一方面,多媒体技术的虚拟仿真实验功能不会造成实验器材方面的浪费,节约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成本。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的可视性、动态模拟效果非常理想,学生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完成传统教学条件下的物理实验,对于物理实验的规范性有了更清晰认识,大大降低了物理实验失败率。

3.剖析案例优化教学行为

为强化实践意识从教改到课改,有许多成功典型,也不乏失败的案例。很多学校或教师面对成功的经验,只是照搬照抄,机械模仿,邯郸学步,拿来即用,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不考虑是否适合自身,不加改进,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甚至质量严重滑坡。因此,在面对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时,应借助名师的力量,深刻细致地剖析教学、课改案例,注重从实践中积累或汲取营养,结合本地本校学生实际情况,融合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优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课时有这样一个成功案例:开始上课时,教师首先介绍了光具座,提问了物距、像距、焦距,交代了注意事项,然后让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动手操作并观察。由于没有固定的实验方案,没有严格限制,因此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教师穿梭在各组之间,发现实验中存在许多问题:物距、像距、焦距分不清;对于物距等于像距不能观察成像,错把光斑当成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不会观察等。就在教师一边发现问题,一边矫正时,学生在那里吵吵嚷嚷,一惊一乍地喊:“老师,老师,请过来看,我们看到像了。”教师走过去,他们指着凸透镜表面:“你看,有两个像。”教师顺着所指方向一看,果然看到了一个正立的像和一个倒立的像,这是过去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上都未要求和出现过的,平时教师也没有过多注意和认真思考过,现在学生提出来,教师感到十分惊喜。对于这一新发现,教师及时给予了充分肯定,表扬他们观察细心,发现了别人没有注意的现象,但教师没有立即给他们解答,而是对全班同学通报了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并说:“我原来也没注意过,现在请大家想想,他们是虚像还是实像?是怎么形成的?成像的原理是什么?像在什么位置?”一石激起千层浪,思维由此向更广更深处展开。

4.教师要注重课题导入的教学设计

课题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场白,其问题内容仅要求与课题内容相关,因此教学设计具有很大弹性空间。如《重力与重心》的课题导入,“在太空中能否测定宇航员的体重”、“‘不倒翁任意倾斜为什么都不倒”等问题都是很好的课题导入问题。其次是适时添加科学史实或传统文化“佐料”。如“共振现象”,教学中就可以讲授“三国魏元帝曹奂在位时,四川地区地震波传到洛阳而引起官门口的大钟不敲自鸣”的故事,其中君臣的无知与恐慌故事情节定能吸引学生。再如“光的折射”课题教学,如果借用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诗句让学生想象那美丽的河面景色,则不仅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大自然中光的反射与折射现象,而且能诱发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情趣。其三,诱发学生学习情趣的教学还可以渗透于知识应用环节。如《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设计“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质量相等的瓶子从斜面同一高度滚下谁先到达底端”的问题,不仅能揭示虽司空见惯但易忽视的日常事物的内在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促进学生进行深层次探究思考,这就是课堂情趣的魅力功效。

5.教师用词要准确,思路要清晰

保证达意传情,符合科学性、富有教育性,课堂语言绝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更不能为了追求语言的生动形象,忘了科学性和教育性。如,生活中我们说把电视机打开、把风扇打开、把空调打开或把灯打开,大家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在物理课堂上,如果说把电路的开关打开,学生可能就不好准确把握意思了,“打开”到底是断开还是闭合呢?在电学电路实验中应使用“闭合开关”与“断开开关”描述。再如,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课后有关于火车站台上的安全线的问题,人到底是应站在安全线以内还是以外呢?这就要首先明确以内与以外的指向,不然,说站在安全线以内安全就麻烦了。另外,可适当使用幽默的语言、神情。一个笑话便可以使原本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一个幽默的神情可让学生露出会心的微笑。在这种欢愉中,师生的情感得到交流,知识得到良好的传递,学生能轻松愉快且高效地消化知识。

猜你喜欢
物距课题实验教学
判断凸透镜成像看物距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探索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和像距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复习例谈
摄影艺术中的光影呈现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