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乐教育融入本土音乐教学措施

2016-05-30 15:31杨丹霞
大东方 2016年9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思维

摘 要: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最大的魅力在于三个情字: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在艺术活动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兴趣,打动情感,让学生愉快的受到教育,近几年来,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和进步还是十分显著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校音乐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认识仍然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忽视、轻视音乐教育的思想和现象还相当严重的存在,尤其欠发达的西部地区,长期受到经济、教育发展水平、人才储备等因素的影响,音乐教育的发展相比发达地区存在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地处祖国最西部的新疆南疆地区,教育发展十分不均衡。

关键词:教育发展水平;教育发展

一、少数民族地区中音乐教育现状

首先,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教育偏重文化课,忽视音乐教育,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有严重的重主课轻副课的思想,为了学校的升学率和排名,音乐课经常被主课老师占用,在临近中期考试就得为文化课让路,这已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其次,教学设备配备单一,音乐教学在投资上与文化课具有一定的差距,教学设施简陋,与音乐教材配备的书籍匮乏,部分学校虽然在教学设备上相对齐全,但大多都到了更换期,学校领导也不采纳音乐教师要求配备设施的建议,对音乐器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这给音乐教学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和音乐的桥梁,音乐教师。

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音乐教师整体素质欠佳、教师的基本功薄弱、对新课标的学习理解不够。改革和实现新的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建立了新概念的教学概念、评价,使素质教育的精神在教学工作必须反映,但通过实习,我深深感到学校学习新的理解不到位,基本的实现方式的新课堂教学,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主要通道。

学生因素。首先,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支教实习的过程中,除担任音乐教学工作还担任班主任和社会实践工作,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最多,他们爱音乐但不爱上音乐课、不爱听唱教材中的歌曲,觉得老套不好听,他们更偏爱于流行音乐,如何让学生改变这种喜欢音乐但不爱上音乐课的不良习惯,发挥音乐艺术的魅力,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值得反思。其次,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有待于提高。学生对一个音乐作品的理解还停留在感观感性的层面,在聆听音乐时获得的感受体验和通过音乐作品引发的联想与想象还比较肤浅、有限,这充分反映出我们学校音乐教育在欣赏教学中存在的相应问题,基本音乐常識和音乐素质偏低。

二、对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发展的建议

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形式的综和,同时又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音乐文化里包括了多种文化,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因为各种类型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现象,其中也体现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文化、民俗、语言、美学观点,同时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其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与思想,是这个民族精神的载体。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这样说过:“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唯有从我们的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意思是说,作为文化的民族民间音乐具有继承的价值,民族音乐教育同时也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意义。学校教育的功能还体现在它的延续作用上。通过教育,可以把老一辈优秀的行为、思想和感情传给新一代,并在这基础上不断继承和发展。因此,学校教育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最佳渠道。而民族音乐多姿多彩,具有丰富的地方特色和历史内涵,见证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音乐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民族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教育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文化的教育是不可行的,没有教育的文化就失去了它的实际存在价值,教育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民族音乐传承与学校的音乐教育是分不开的。

三、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学的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态度要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创新态度,教师首先必须先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教师要从学生喜爱的活动中寻找突破口,不因循守旧,主动突破教材与习惯定势的束缚,引导学生的创造积极性,促进创新态度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种种创新性表现常常与错误、顽皮、任性等相联系。学生对问题的看法不一定十分准确,但敢于想象和联想,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是好的,也是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

找准创新的途径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创新能力,确定创新的内容很重要。可根据少数民族孩子的特点培养创新能力。如让学生用自己民族音乐的特点让学生口头创编旋律或简单的旋律接龙,即兴创编节奏;也可根据歌曲的内容、形式和情绪边唱边表演,创编出有表现力的表演动作或新的表演形式;游戏是孩子较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孩子在玩中学,在乐中学,通过游戏开发儿童的创造思维。如模仿、模进、旋律接龙,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创新的动力。

四、结语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培养想象能力,想象是思维活动中最有活力的一个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离开想象不可能取得成效,想象有利于打破思维定势,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培养求异思维能力,以往的教育教学重视求同思维的培养,忽视求异思维的训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主动性的培养。最后,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具有多端性和灵活性两大特点,在音乐教学中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条件,激发学生大胆探索,引导多向思维。

參考文献:

[1]拉里·蒂尔.董克,崔如峰译.萨克斯演奏艺术[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1.

[2]卡尔·弗莱什.姚念赓等译.小提琴演奏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

[3]林俊卿.歌唱发音的科学基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4]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5]维克托·亚力山大·菲尔兹.李维渤译.训练歌声[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杨丹霞,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音乐理论研究。

(作者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音乐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音乐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