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创建时期居民现代城市意识培养的思考

2016-05-30 15:31周蓉
大东方 2016年9期
关键词:秩序时期居民

周蓉

摘 要:我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史积淀形成传统民族性格中的小农意识,与现代城市发展和管理发生自由与秩序、自利与共享、依存与协作等观念的冲突,需要政府在后创建时期持续宣传教育、改变创建模式、树立先进引領,培养居民的现代化城市意识,实现创建目标的再落实。同时,居民也应积极启动意识转变进程,实现现代城市意识的自我成长。

关键词:后创建时期小农意识;现代城市意识

后创建时期是相对于创建时期而言的。后创建时期往往伴随着城市管理者中心工作的转移,舆论重心的变化,突击治理力量的解散,这也正是对城市创建成果的长效保持机制、创建时期建立的新城市理念内化为居民的意识、外化为居民习惯等考验的开始。因此,后创建时期尤其需要做好居民现代城市意识的培育和巩固工作。

一、传统意识与现代城市发展的冲突

在中国,存在时间最长、对社会生活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小农意识。小农意识虽然产生于封建社会,但至今仍深深地积淀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人的观念中,影响着整个社会。在城市经济条件下,小农意识取得了小市民意识形式,许多观念和行为习惯都与现代城市发展以及现代城市的管理发生着深刻的冲突。

(1)小农自由观与现代城市秩序观的冲突。小农的自由观念生产于他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以个体劳动为主的生产方式下,每个农民都有自己相对自主权,即“个体自由主义”。这种对资源的自由侵占观念,在洗脚进城后,就表现为乱搭乱建、乱停乱放、占道经营、乱捕乱捞等行为。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逐渐铺开,越来越多的人落脚城市,不同的文明在此对撞、冲突、融合、升级,城市秩序的重要性也在城市发展中不断突显,从物的秩序、人的秩序到信息的秩序,现代城市秩序,关系到群众权利的保障,关系到群众工作生活的便利。传统的自由观因此会受到现代城市秩序的约束和规范。

(2)小农自利观与现代城市共享观的冲突。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和文化单位,为家谋利,为家庭成员谋利,形成了以“家”为中心的自利观。大多数自利并不影响他人利益,但自利发展到自私,会在自己利益与他人利益冲突时,不计对方损失,以满足自己利益。在人口集聚程度高的城市中,人与人之间发生利益冲突的概率升高,自利行为常常发生在公共资源的利用上,共享性公共资源的个人占用、公共空间的私人扩张,往往是低成本的,有自利观念的人常会觉得“不占便宜就是吃亏”。应当共享的公共资源一旦被私人侵占,并表现出自私行为,利益冲突就会加剧,以至于影响到邻里关系和谐和社会秩序。

(3)小农依存观与现代城市协作观的冲突。在小农意识中对权力的崇拜和敬畏,造成了农民对政府对权力的依存和顺应。这种依存观念让居民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过度地希望得到政府的支持,而限制了自主意识的成长。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精力、能力、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政府不可能参与到每一项具体工作的实施,对经济主体、社会主体的活动过多地进行干预,需要城市居民改变“等靠要”的传统依存观念,成为独立的城市主体,积极参与到城市建设中去。从而形成政府依法管理,社会组织依约自律,基层群众自我管理,建立各方参与、互相支持、协作互动的社会管理体制。

二、政府引导,推动居民城市意识的转变

居民意识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强度的刺激下,经过感知、理解、提高、运用四个阶段的反复循环,最后固化为新的意识。城市创建的过程为居民城市意识的转变提供了一個强有力的刺激,但高强度的行政推进,造成居民城市意识的转变缺乏重新认识自我的内生需要。因此,在后创建时期,政府仍然需要不断地给予新的正向刺激,激发居民自我重新认识的需求,逐步完成传统城市意识向现代城市意识的转变。

(1)长效创建,育人目标再落实。居民是城市的主体,城市发展的落脚点应该是人的发展,城市创建的目标包括有环境的改善和人的素质提升两大块内容。如果说,创建时期政府工作的功利性决定了创建工作重点在更容易完成的环境改善上,那么,到了后创建时期,紧迫性变成了持续性,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使创建工作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常态化工作,是保持和扩大创建成果的首要任务,而长效机制的根本在于居民素质的提升、现代城市意识的建立,这也正是创建教化作用回归的最佳时期,城市发展的中心由改善环境为主向以育人为主转变,城市文明由行为约束向道德自觉转变。

(2)全面覆盖,宣传力度不松减。在意识的转变过程中,贴近百姓生活的宣传教育能有效地帮助居民审视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产生改变自我意识的愿望。把建立居民现代城市意识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全方位、多层次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城市文明公益宣传网络:新老媒体公益广告全覆盖;公益活动、文明创建评比相互推进;社区文明讲坛常开课;既要有曝光台,又要有点赞板;既要有党员干部说创建,又要有平头百姓话文明……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广大市民知、话、行、思,让现代城市文明、现代城市规则渐入人心。

(3)以奖代投,社会参与重鼓励。新的意识和观念总是在行动中产生和巩固的,因此,后创建时期,政府可以从鼓励社会参与、居民参与的角度出发,设立以奖代投的创建专项资金投入模式,将项目提出、项目规划、项目建设、项目维护等交由社会力量完成,政府通过项目审批立项、分阶段根据阶段目标完成质量和资金利用情况给予资金奖励的形式,控制创建项目的质量,建立创建长效机制,调动社会和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撬动社会和居民参与、协作意识的建立。

(4)党员下沉,引领社会参与。后创建时期,党员干部的撤离要慢一步,从行为引领转向思想引导。创建时期,政府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直接承担起大量的创建一线工作,但大规模地政府行动,使居民错误地认为可以“见风使舵”,一旦政府撤离,传统意识下的行为记忆又卷土重来。因此,后创建时期党员干部仍然需要下沉进社区。可以参照农村的第一书记、生态指导员等的形式,挑选优秀共产党入驻居民小区,与社区一同努力,引导小区居民成立业主委员会,以开展小区环境整治的居民自治活动为起点,培养居民的参与意识,并在参与中形成现代城市意识的行为记忆,推动意识转变过程的持续进行。

三、居民现代城市意识的自我成长

意识的转变需要外力的推动,但外因必須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只有在个体认同了外界呈现的新标准,才会产生对目前意识的不满足,启动意识转变的进程,实现意识的自我成长。

(1)断舍离,给自利意识减减负。自利意识多表现在对资源的占有方面,其实质是对社会资源的焦虑感和(下转第页)(上接第页)负安全感,需要通过囤积资源来以防万一。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有得必有失,在侵占公共資源获得资源的满足感时,也许就失去了社会的正面评价,失去了邻里的友谊。“断舍离”是指通过审视自己真实的需要,“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迷恋”。在自利行为与共享要求发生冲突时,不断地自问“我究竟想要什么?”“我能获得什么?”“我会失去什么?”“我能勇敢地放弃吗?”,用断舍离技术能及时察觉自身需求,阻断多数无意义的自利行动,在改善外部环境的同时,也改善了心灵环境,促进共享意识的形成。

(2)敬畏行,给自由意识套上缰绳。人类社会,依靠规则的约束,解决行为纷争、利益冲突、权力斗争、秩序紊乱等问题,保证了生产的有序和高效。城市的秩序和发展同样需要规则的保障。习近平同志也曾强调:“对法律情有敬畏之心,树立法律敬畏意识。”只有内心敬畏尊崇法律,才能在行为上尊重和坚守法律,党员干部如此,居民百姓亦如此。生活在城市中,就应该敬畏城市的社会规则,有敬畏之心,才会约束个体行为举止去遵循社会规则,约束自己的自由意识,更好地融入现代城市的社会生活。

(3)做主人,为协作意识添添力。对城市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一方面取决于城市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取决于居民对自己的管理。居民在城市中的主人身份的认同,决定每一个城市居民能否真正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体,从而产生城市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市民建设城市、发展城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居民只有从家的主人上升到城市的主人,才能将自扫门前雪小我转变为城市生活的创造者和管理者,不断地建构协作意识,主动参与到城市的发展建设中去,形成推动城市发展的巨大群体力量。

参考文献:

[1]宋圭武,小农特征、小农意识及其改造,领导之友,2016.01.01

[2]山下英子,断舍离,中国对外贸易,2014-04-15

[3]李诚忠,关于意识问题,心理学探新,1982-10-01

猜你喜欢
秩序时期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秩序与自由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孤独与秩序
遏制违约频发 重建药采秩序
乱也是一种秩序
1/4居民睡眠“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