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瞩目的巾帼仪仗

2016-05-30 10:48李建功周滴蔺芳帅
雷锋 2016年8期
关键词:女队员仪仗女兵

李建功 周滴 蔺芳帅

2014年5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仪式欢迎土库曼斯坦总统访华,中国首批仪仗女队员列队在三军仪仗队中,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这次仪仗司礼任务成为载入我国仪仗史册的里程碑,从此,仪仗女队员在各种仪仗司礼任务中频频崭露头角。截至目前,她们共出色完成百余起任务,受到军内外、国内外一致好评。本期,我们遴选3名女队员代表,通过她们向大家展示我军仪仗女队员的巾帼风采。

张雅茹(陆军):同场阅兵,欲与男兵试比高

人物简介:张雅茹,下士军衔,现为仪仗大队女兵中队二分队四班班长,原为北京卫戍区警卫第一师通信营战士、师医院卫生员。2014年2月被选调到仪仗大队成为首批仪仗女队员。

201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我国阅兵历史上,首次男女混编方队出现在世人眼前。和男队员一样的步伐、一样的速度,女兵们个个叫响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口号。方队里,张雅茹就是一个凡事都要和男兵比个高低的典型。

刚进驻阅兵训练基地,张雅茹的训练水平和一些男队员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每次考核,她都会落入最差一组。男队员能做到的,女队员当仁不让。从那时开始,她便开始全天候进行收下颚的训练,训练场上,她把每一个口令后都加一个“收下颌”的无形“后缀”,训练间隙,她仍然保持收下颌的姿势,就连晚上睡觉,也是如此。很快,这一不足消失了。

仪仗司礼任务使用的是礼宾枪,队员托枪、端枪较多,而阅兵使用的是95式自动步枪,主要是肩枪。这一小小改变,却给不少女队员带来很大麻烦,女队员肩膀相对较窄,枪背带在肩膀上容易滑落。当时任女兵排面的教练员王振伟提出这个问题时,张雅茹第一个站出来表态:这个问题男兵不存在,女兵也能让它消失。

张雅茹和女队员们苦练臂力,几乎不靠枪背带吃力,全靠两手持枪保持枪身固定不动。每次训练下来,她们胳膊酸麻,很多吃饭端不起碗、握不住筷子。

正是凭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训练,张雅茹和姐妹们每一项训练课目都没输过男队员。头顶帽子不掉,头顶碗水不洒,双眼风吹不眨、沙打不迷,行注目礼40秒不眨一次眼,过去男队员们引以为傲的成就,女队员们做得毫不逊色。更让男队员折服的是,女队员为了达到“踢腿生风、落地砸坑”标准,经常小腿绑上4公斤重的沙袋练,一踢就是成百上千次,平均每天踢腿近万次,这比起男兵有过之而无不及。

现在,张雅茹圆满完成了上海“亚信峰会”、博鳌论坛、“9.3”阅兵等30余起仪仗司礼任务,荣立三等功一次。

杨佳庆(海军):超强训练 经历苦寒香自溢

个人简介:杨佳庆,下士军衔,2013年9月服役于天津警备区司令部通信连,2014年2月被首批选调到警卫第一师仪仗大队女兵中队。

2月入伍,5月第一次亮相,在短短不足百天时间内,列兵杨佳庆要达到能够上场执行任务的标准,差距和难度可想而知,然而,她并没有惧怕退缩。

杨佳庆告诉笔者,仪仗队男队员经过8个月严格训练才能上场执行任务,是多年实践摸索出的规律。而女队员仅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首次亮相,这3个月的艰难困苦绝不亚于新兵连的3个月。这也是杨佳庆第一次接触高强度、高体力的军事训练,能不能顶得住、撑下来?战友和家人都为她捏了一把汗。然而,杨佳庆却十分自信,原来,小时候练舞,为了练出身段的柔韧性,她经常被舞蹈老师“撕腰”、压腿。刚开始练舞时,她从里到外周身剧痛,到后来从外到里麻木不觉,最后竟然达到老师不再按压,而她的身体却可以固定在高难度的折腰、劈叉等姿势上纹丝不动。

有舞蹈功底给杨佳庆训练带来不少优势,但也带来了劣势。最主要的原因是,舞蹈和训练一个讲究柔度、一个却追求硬度。为了克服腰杆软、肩膀里合等不符合仪仗动作要领的困难,从第一次走上仪仗大队训练场开始,杨佳庆就坚持每天绑“T”字架十几小时以上。有时候,她刚卸下架子,又紧紧贴着墙壁等平直的物体进行训练,时间一长,她宿舍的墙壁上竟被她蹭出一个身形。

经历苦寒自溢花香。入队以来,杨佳庆先后圆满完成了“5·12”精彩亮相,“上海亚信峰会”“9·30献花”“博鳌论坛”以及第八届“斯帕斯钟楼”国际军乐节等仪仗司礼任务。

郭琦楠(空军):赴外展示 女兵不怕远征难

个人简介:郭琦楠,2012年12月入伍,服役于原北京军区第65集团军通信团。2014年2月被选调到仪仗大队成为首批仪仗女队员。

顶着倾盆而下的大雨,身披薄薄的透明雨衣,和着响亮的军乐演奏,女队员们迈着整齐的步子沿着巡游路线行进在俄罗斯特维尔大街上。这是在莫斯科第868个城市日,中国仪仗女队员进行巡游时的场景,郭琦楠就在其中。

北京时间2015年9月6日凌晨,三军仪仗队30名女队员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女兵,以精彩的枪操展示,与解放军军乐团一起,亮相俄罗斯红场 “斯帕斯”国际军乐节。这是三军女兵首次走出国门,亮相国际舞台。

郭琦楠因为可以出国执行任务而无比激动。可面对史无前例的全新尝试,该怎样排练、该拿出什么标准、该展示什么样的动作展示,都是未知数。郭琦楠和入选的女队员们主动出击,集思广益,编队形、画图纸,光推敲队形所用的图纸就有上千张。

一个动作从创作到演示,再经过反复修改,前前后后竟然做了104遍,从下午3时一直排演到晚上8时;队形“一大斜列”最具挑战,这个队形需要30名队员在动态条件下,看齐成一条斜线。平时执行任务都是4人一列,阅兵时是17人一列,而这次要求30人一列看齐,难度不容小觑,光这一个队形前前后后就排练了百余次,最后终于磨合敲定。177个动作中有一半动作需要这样反复打磨。

过去执行任务,礼宾枪都是稳稳地托在手上,而按照音乐旋律舞动枪体,光是力气一项就让女兵吃不消。郭琦楠比喻说,转枪就像玩双节棍,稍有不慎,就会砸到自己身上,有一次她被砸到大拇指,肿了一个星期才消下去。为了能拖稳枪体,她和战友们进行了凤凰涅槃式的力量练习,小郭开玩笑说,过去做食堂值日,一次拿10个自助餐盘就觉得吃力,现在通过力量练习,肌肉变得瓷实起来,一次能搬动一筐餐盘,俨然成了“大力水手”。

精雕细琢的排演让郭琦楠和女队员们吃了不少苦头,但当感受到红场带来的震撼气氛时,她们却一致表示:能通过国际舞台展示中国女兵风采,再苦再累都在所不惜。

责任编辑 李婧

猜你喜欢
女队员仪仗女兵
拉卜楞寺“道得尔”仪仗音乐的历史梳理①
朝鲜时代卤簿制度与仪仗军服饰
这!就是女兵
国家越野滑雪队女队员芬兰备战冬奥会期间血尿素指标分析
执法女兵走在第一线
迷彩女兵
此去不经年,后会终有期
羽毛球业余混双比赛女队员技战术分析
仔细分辨认真解题
仔细分认辨真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