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讲述历史

2016-05-30 10:48陈宁
北京支部生活 2016年7期
关键词:馆里讲解员纪念馆

陈宁

“七·一”前夕,坐落在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里人头攒动。这里,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正在声情并茂地讲解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的动人事迹。老人名叫林汉京,已经61岁了,是一名有着34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一名志愿讲解员。今年,是他在纪念馆做志愿讲解员的第10个年头。老人刚讲完一段,参观群众就报以热烈掌声。“爷爷,您喝口水。” 一名小学生为他递过来一瓶矿泉水。入场时只有十几名听众的林汉京老人身旁,已经拥满了参观者。他清了清嗓子,又带着观众走向下一组展览。

教育交流部的讲解组组长张栓中介绍,像林汉京老人这样的志愿讲解员,在纪念馆里还有60多位,从青年学生到古稀老人,志愿者覆盖了各行各业,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党员。在这些志愿讲解员的讲述中,残破的战报、陈旧的武器、斑驳的老照片……都有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观众说,在这些讲解员生动的叙述中,“展陈仿佛一下‘活了起来。”

志愿者助力讲解服务

每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都要接待团体近百家,日均参观人数近6000人,最多时每天接待观众8000余人。每年,馆里都要为数十万参观观众提供讲解导览服务。馆中现有的7名讲解员远远无法满足日常的讲解导览需求。

能否整合社会资源,充实讲解员队伍呢?张栓中介绍说,早在1987年建馆之初,志愿者队伍已经成立了。但那时他们是馆里与部分军队院校间以军民共建形式出现的,志愿者只在参观旺季到馆帮助讲解、引导观众、解答问题。

随着馆藏内容的丰富、社会影响力的增大,2006年,纪念馆感到必须系统地招募、吸纳志愿者加入讲解日常工作中。他们首先想到的是登陆志愿北京的官方网站,寻找那些志愿服务计时长、有博物馆志愿服务经验的“潜在讲解员”。教育交流部的吴婷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当时,我到志愿北京的官方网站寻找到志愿者的联系方式,挨个打电话给他们,详细地介绍馆里的工作需要,问他们的想法。”

工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果然招募到了一批有热情的志愿者。家住门头沟的王秀花就是他们吸纳的第一个志愿讲解员。已经65岁的王秀花老人,每周都要从门头沟家中往返2次来这里进行志愿讲解,10年来风雨无阻,现在,她已经志愿讲解了4000余场。

科学培训倡导因人施讲

曾有刚刚加入志愿讲解员队伍的人问工作人员:“做志愿讲解员就是背背解说词,对着展览看图说话吗?”“博物馆的根本目的是教育,通过优秀讲解员的讲解,观众吸收的知识能增加一倍。”张栓中这样解释讲解员的作用。

做讲解员看似容易,实则不然。光有热情还不够,志愿讲解员能够顺利“上岗”,还要靠科学的培养机制。

吸纳来的志愿讲解员年龄、教育背景、职业层次不一,该如何培养呢?“最重要的就是鼓励他们因人施讲,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个性化讲解。”吴婷这样说道。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及讲解专家、播音主持专业的硕博士生等组成了“培训教师团”,不定期对志愿者开展有计划培训,开展了讲解礼仪、理论、示范讲解和实地演练等培训课程。

当接过纪念馆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讲解词时,年逾花甲的郭秀芝老人一下就“懵”了:纪念馆仅展览就分为“中国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中流砥柱”“日军暴行”“东方主战场”“得道多助”“伟大胜利”“铭记历史”等8个部分,光记住这些解说词就已经非常吃力了,更何况还要消化吸收呢!“年纪大了,眼睛花了,记性又不好,老是背了下句忘上句。”郭阿姨说。

这时吴婷找到她:“郭阿姨,您不用完全套用解说词,咱们可以做到以事动人,以情感人嘛!”郭阿姨受到了启发,每天来回3个多小时的车程,她用来背诵;回到家她就拉着老伴、儿子、儿媳一遍遍地讲给他们听,笔记竟做了解说词的4倍之多。

郭阿姨是这些可敬、可爱的志愿者的一个缩影。有人在身旁,拉着别人讲解;没人时,他们常常对着镜子练习,嗓子练哑了许多次。终于,他们从给一个人讲解开始,到两个人、一组人,渐渐地可以放开讲解,并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播撒爱国主义的种子

这些志愿讲解员扎实的讲解功力让来纪念馆参观的观众深受感染。常常有人慕名来到这里,就为听一位讲解员的讲解,还有人专门找到纪念馆,希望也加入这支志愿队伍,其中还有来自日本、韩国和英国的国际友人。

志愿讲解员蒋巍告诉记者:“在这里做志愿者是会上瘾的。”问其原因,他回答说:“纪念馆在积极接纳新人的同时,不断为这支队伍拓展平台,给志愿者们展示能力的舞台。”一天,蒋巍刚到馆里,就接到通知:“待会儿有一个18个国家外交部的56个武官组成的参观团要来,你准备下讲解,不要紧张,好好发挥。”蒋巍惊喜交加——这是纪念馆对志愿讲解员的一种特殊信任。当为这个参观团讲解完、并被报以热烈掌声后,这名80后大男孩激动地在朋友圈写道:“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一名志愿者。”一时间,引来点赞无数。

2015年,他们组成了一支志愿者演出团队,到馆里、社区、学校和市区的大小公园演唱爱国歌曲,一年时间就演出了60余场,还获得了第七届全国十佳志愿者之星志愿团体奖。

许多志愿讲解员已经年近7旬。但他们依然精神矍铄,老人们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志愿服务是我们最大的快乐,我们要一直讲下去,将志愿精神、红色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馆里讲解员纪念馆
博物馆当讲解员
怎样当好讲解员
萧军纪念馆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我当小小讲解员
美术馆里的少年
图书馆里排排坐
时髦美术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