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古城的新名片

2016-05-30 10:48马瑞芳
阅读(书香天地) 2016年7期
关键词:朱军名片书房

烟花三月下扬州,惊喜地发现这座两千多年的历史古城增添了一张新名片:扬州城市书房。

这次到扬州是做《长生殿》讲座的。 这是扬州图书馆朱军馆长组织的“古典戏剧讲座”之一。早餐前散步遇到一对母女,说:想听讲座没抢到票。我马上在孩子的讲义背面替她写上“入场证”并签上名。心里很高兴,这么年轻的娃娃,对古典戏剧有兴趣!到讲座现场,发现小姑娘在一群八九岁的小听众那里还算大姐姐!扬州有多令人感叹的好学气氛!

晚上十点,在灯火通明的城市书房,我又看到白天讲座时见过的一个小姑娘。女孩坐在书桌前,安静地看书写作业。我问她:“为什么不在家学习?”回答:“这里好啊。”

这里的确好。有浓厚的学习氛围:满架图书,有多少古今中外经典?满屋子人潜心阅读,没人玩手机,没人打游戏,没人聊闲天。这里让阅读成为享受:24小时不打烊,想读书啥时都成;书桌处灯火通明,书架灯光随读者移动仿如“变魔术”,读者挑好书,人走灯即灭;办证、借阅、下载全部自助完成,方便快捷;借书后机器自动消毒,还有优质免费饮用水……城市书房不仅给普通读者、大中学生提供丰富的图书,还成为研究者的得力助手:需要查什么报纸、杂志?一张纸也不用——电子阅读。全国主要报纸杂志,想看哪期点开哪期,想看哪张点开哪张。想看好莱坞大片?只管到门外大屏幕上挑就是。

朱军如数家珍地介绍:自从2015年9月首家城市书房开馆,读者借阅量已达20万册次,人流量10万人次。“我们这些24小时不打烊的图书馆正成为扬州城的‘精神地标!”

继承文化传统又富含正能量的“城市书房”,算得上令人赏心悦目的新事物。跟“二十四桥明月夜”一样,成城市名片了。

扬州已有四家城市书房,虽然都叫“城市书房”,却春兰秋菊各有佳妙。东关街老城核心的书房,一座幽静园林式的书馆,为充满扬州风韵的文化“窗口”点亮一盏永不熄灭的“书灯”;经济开发区书房,身处闹市书卷气四溢,为商铺繁荣、车水马龙的商业区增添迷人的油墨翰香;维扬路书房采用复古风格,让读者仿佛置身民国时代……从今而后,将会有更多城市书房出现在扬城街头巷角。夜深人静,全城入眠,竹影萧萧,虫鸣声声,星罗棋布的城市书房的柔美灯光,还在做着对民族文化对未来的深情守候。多么温馨的滋润民族素养的善举!

我问坐在书架前书凳上的父子:看什么书?三十来岁的父亲指着四五岁儿子手中的书说:“童书。”一个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就迷上读书!让读书成为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城市书房功不可没。

我对朱军笑道:“知道吗?你设计的长排阶梯书凳暗合名人名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如是说。

马瑞芳,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荣誉委员,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

猜你喜欢
朱军名片书房
包包,也可以是你的名片
我家的环保名片
把自己关进书房
童年的小书房
品鉴书房
朱军:活在真实里的书记
绝招
不会丢的创意名片
绝招
大师们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