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实践特色

2016-05-30 10:48王姝高建林
廉政文化研究 2016年4期

王姝 高建林

摘 要:腐败历来是社会的毒瘤,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过程都要反腐败。习近平同志从政以来,十分重视反腐败问题,他围绕反腐倡廉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心系群众,人民立场;求真务实,注重实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保持定力,意志坚决是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鲜明实践特色。深入研究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实践特色,对于今后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实践特色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170(2016)04-0034-05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这是理论(思想)实践性的表现。理论(思想)如果不能指导实践、解决问题就失去存在的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将反腐倡廉工作提升到关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新高度,与此同时,习近平关于反腐倡廉的重要论述也趋于成熟。纵观习近平一路走来到如今的政治生涯,反腐倡廉是贯穿于其各种讲话和文章中的主题之一。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是当代中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践总结,是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行动指南。心系群众,人民立场;求真务实,注重实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保持定力,意志坚决是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鲜明实践特色。

一、心系群众,人民立场

为政之要,在乎民心。习近平在反腐倡廉问题上,心系群众,具有鲜明的人民立场。早在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时,习近平曾说:“如果我们不注意密切联系群众,那么,在革命战争的艰难岁月里我们党同人民群众建立起来的血肉相联的关系就会失去。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1]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他指出:“一个政党,只有顺民意、得民心、为民谋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2]69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3]2013年1月22日,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强调,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4]5-6可见,习近平始终高度重视人民的主体作用,将人民群众支持不支持、拥护不拥护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证明,坚持人民立场是执政者最高的政治智慧。《荀子》有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历史上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极好地证明了人民群众的重要性。起义初始,洪秀全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一平分土地的主张,获得了广大农民的鼎力支持,使得太平天国起义一路披荆斩棘,势如破竹。然而,定都天京之后,太平天国的领导阶级贪污腐化,穷奢极欲,完全背离人民,甚至鱼肉百姓。因为失去了民心,太平天国也就走向了衰亡。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民心所向决定了一个政党和政权的前途命运。就像习近平所说,中国共产党如何才能跳出中国历代王朝兴亡的历史周期率?只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不变色,不变质,就一定能够跳出这个历史周期率。”[4]6

习近平从人民立场出发,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逻辑起点,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反腐倡廉的重要论断。他认为,一个政党要想永葆生机,就离不开人民的拥护与支持。然而,“人民群众最痛恨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最痛恨各种特权现象,这些现象对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具杀伤力。”“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4]5正是秉承着这样一种执政理念,习近平自走上政坛之初到如今,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可以说,人民立场不仅是习近平反腐倡廉理论的逻辑起点,也是习近平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更是中国共产党存在的根基。习近平抓反腐败的力度是空前的。他之所以敢于抓、抓得好,这一切勇气的根源来自于他心中坚定的人民立场,是人民群众给了他无穷的力量。正如他说的那样:“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5]习近平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二、求真务实,注重实效

“决策部署作出以后,对广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求真务实、狠抓落实。”[2]216“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4]73习近平在各种场合都强调求真务实的重要性。何谓求真务实?它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求真”即追求真理,就是在探索的道路上,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认识世界;“务实”即紧抓落实、实事求是、埋头苦干,将思想认识落实到具体的行动——改造世界。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事业永葆生机的关键所在,也是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特点中一以贯之坚持的重要方面。

为政之道,贵在实干。习近平在反腐倡廉建设上极为强调“务实”二字。马克思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需要有实践力量的人。”[6]务实是将认识转化成实践的关键环节。没有落实,理想再美好也只是空中楼阁,注定虚无缥缈。反腐倡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等“四大考验”与“四种危险”,特别是下大力气解决消极腐败的危险刻不容缓。在这样一种新形势、新背景下,光是认识到反腐倡廉的紧迫性已远远不够。党员干部必须要迈开步子,摔开膀子,挥好鞭子,将反腐倡廉的思想转化为实际工作,抓实绩、求成效,才能鼓舞人心、稳固政权。

意识到真抓实干的重要性,还必须掌握求真务实的真本领。习近平关于狠抓落实的具体要求,可以归结为“三个抓”:抓常、抓细、抓长。抓常,就是经常抓,反复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很难扭过来,常抓不懈才能防止卷土重来。”[4]23习近平强调,狠抓落实必须要有常抓的韧性,三天一大抓,两天一小抓,把腐败的念头消灭在萌芽之中,打好这场攻坚战。抓细,就是深入到每一个环节,重视每一件小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习近平抓反腐有多细?细到反“四风”时甚至对中秋节收月饼、端午节送粽子、春节给挂历等小事作了严格规定;细到八项规定里对“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作出明确要求;甚至将党员干部可能收受贿赂的几种形式作出具体划分,分为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商业预付卡等。可以想见,习近平的这种细致不仅建立在其对日常工作极其熟悉的基础之上,更是建立在对这些工作的深刻洞察和思考之上。抓长,就是长期抓,抓长期,持续努力,久久为功。腐败就像顽疾,寄生在人的躯体内,侵蚀着人们的健康。要想祛除疾病,就要在思想上认识到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做好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同时还要制定长远的计划,着眼未来,取得实效。只有切实做好这“三个抓”,才能打赢这场反腐败斗争的战役。

三、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标本兼治”是习式反腐一以贯之的又一特色。早在习近平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强调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总体反腐败工作思路。[2]241标本兼治原是中医术语,意指医者在治疗疾病时既要缓解病征,也要消除病源。引申于反腐工作中,意思是查处和预防贪腐问题两方面同时进行,既要解决问题的表象,又要从根本上杜绝问题的产生。治标和治本二者缺一不可。有治标而无治本,就纤芥之疾而舍心腹之患,势不可长久;重治本而忽治标,求千里之远而无足下之行,亦必困于当前。习近平历来强调标本兼治的反腐思路,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在如何治标和治本两方面下足了苦功。

俗话说: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当前,我国个别区域腐败问题严重,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不抓不行了。”[4]21当下是反腐败不可多得的窗口和机遇期,如果错失时机,腐败势力就会变得非常强大,那时再反腐败就更加困难了。面对严峻的形势,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当前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的反腐战术。就好像治疗一个伤痕累累、生命垂危的病人,最紧迫的是赶紧止血,等到伤口愈合之后再考虑固本培元问题。为求治标取得成效,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通过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打破“刑不上常委”的惯例,军队反腐,抓紧国际追逃追赃工作,运用巡视这把反腐利剑等方式,形成高压态势,让腐败分子无处可躲,对腐败行为形成震慑,坚决遏制腐败的滋生。习近平强调: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做到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定指标、上不封顶,有腐必反,除恶务尽。”[4]102-103正是在这样一股反腐风暴的席卷之下,我国当前的腐败问题从表面上迅速得以遏制,贪腐现象有所缓解,为治本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如果说治标只是扬汤止沸,那么治本则是釜底抽薪。春秋时文子曾曰:“故扬汤止沸,沸乃益甚,知其本者,去火而已。”当前我国腐败现象易发多发,仅满足于暂时性地遏制腐败远远不够。想要从根本上铲除腐败的毒瘤,既要扬汤止沸,更须釜底抽薪。治本,一要靠制度。制度就像高压线,它规定了党员干部的活动范围。只要在合理范围内就可以自由发挥、大展拳脚。可一旦触碰到这条底线,必将承担违法违纪的后果。“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7]制定制度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根据最新的形势制定最新的制度,淘汰过时的制度,完善现有的制度。制度的硬性约束确保了每个人都能按照规定本本分分地工作、踏踏实实地耕耘。治本,二要靠教育。教育的第一个层面是外部的教化,强调的是他人对受教育者的引导。现在很多党员干部信仰缺失,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何在。当“腐败之手”伸向他时,往往无所适从,以致随波逐流,被卷入贪污腐败的浪涛之中。想要为党员干部筑牢“不想腐“的防线,就必须加强对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其宗旨意识,经常开展党风党纪及廉洁自律教育,为广大干部在精神上“补钙”。教育更为深入的一个层面是自律,强调的是个体对自身的教育。自律的最高境界就是慎独。作为总书记,习近平始终以这种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他说:“党员干部要‘慎独……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2]272。慎独是党性修养的最高境界。《孙子兵法》有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只有始终以最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最终才能收获比较令人满意的果实,才能保证党员干部们拒腐蚀永不沾。

四、保持定力,意志坚决

习近平历来就对腐败和反腐败问题非常重视。每每提到贪腐问题,总会表示贪污腐败要不得,必须狠下决心彻底根除。今日,他的反腐定力不但没有随着岁月增长消褪,反而更甚从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然而,惩治腐败必然会触碰到贪官的利益,反腐力度越大,阻力也就越大。过去,我们在惩治腐败时,有时考虑到社会的稳定等因素,反腐败的力度不够,效果有待提高。而习式反腐,是零容忍、全覆盖、无死角,誓要有腐必反、除恶务尽,坚决同腐败现象战斗到底。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开弓没有回头箭,反腐没有休止符。我们必须保持政治定力,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思感、顽强的意志品质,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持续抓下去。”[8]

一方面,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反腐运动;另一方面,总有一些阻挠反腐的力量在唱着反调。有些人鼓吹“反腐过头”论,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用力过猛,抓的苍蝇、老虎太多,搞得官不聊生、为官不易。实际上,这只是贪官们为自己开脱找的借口。为官者,权力来自于人民,自然要为百姓殚精竭虑、死而后已。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手中有了权力,又想活的逍遥,哪里会有这等好事?当官本来就是苦差,习近平指出,“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9]。只有认清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反腐就应该不设底线,对所有贪腐人员一视同仁,不给心存侥幸的贪官留余地。有些人宣扬“反腐一阵风”论,认为这次的习式反腐只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是为了收买民心、坐稳政权才搞出来的形式。他们觉得用不了多久,就会像以往那样鸣金收兵、恢复原状。然而,习近平反腐决心的种子,早在任中央总书记之前就种下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仅把理论转化为实践,从反腐倡廉思想形成到逐步成熟,其决心更是从坚定变为更加坚定。因此,未来的反腐之路任重而道远,恐怕要让那些指望着撑一撑躲过这次反腐风暴的官员们失望了。还有些人散播“反腐自黑”论,认为随着党中央反腐败的深入,一大批蛀虫被揪出,老百姓会质疑为何贪腐现象如此严重,对党失去信心。事实上,人不怕犯错,怕的是用新的过错来掩盖旧的过错。我们党敢于自揭伤疤,单就这份壮士断腕的勇气就值得人民群众鼓掌喝彩。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政党没有出现过腐败问题。出了问题,要想办法解决,而不是藏着掩着,等着问题衍变到无法解决的那一天。还有“权力斗争论”、“拖累经济论”、“反腐无用论”等等,这些谬论只是腐败分子施放的烟雾弹,目的是为了混淆视线,阻碍反腐进行。然而,时间会证明一切,只要坚定不移地与腐败斗争到底,事实终究会给这些舆论制造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只要全党上下始终抱着一颗坚定的反腐决心,怀着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好反腐败斗争的每场战斗,腐败分子必将无处可逃,我们的反腐倡廉建设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16.

[2] 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交出版社,2015:5.

[4] 中共中央纪律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5] 习近平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EB/OL].(2014-02-09)[2016-03-20].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2/09/c_11924

8735.htm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2/09/c_119248735.htm.

[6] 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152.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35-136.

[8] 开弓没有回头箭 反腐没有休止符[N].中国青年报,2015-06-28(1).

[9] 在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1-13(1).

责任编校 王学青

Practical Features of Xi Jinpings Anti-Corruption Ideology

WANG Shu, GAO Jianlin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19, Jiangsu, China)

Abstract: Corruption has always been a social tumor, the campaign against which must be carried on throughout the entire proces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Xi Jinping has been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anti-corruption since he took office. He has made a series of important expositions about anti-corruption. These carry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involving holding peoples position, seeking truth and being pragmatic, treating both symptoms and root causes, and being strong-minded. Systematic inquiry and summarization of Xis anti-corruption ideology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Xi Jinping; anti-corruption ideology; practical fea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