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转社区党建探索的“成都路径”

2016-05-30 10:48
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试点区行政村运行机制

开篇的话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一些城中村、城郊村的村民逐步转为城市居民,村庄逐步转为城市社区。在变革过程中,社会结构多元,居民构成复杂,利益诉求多样,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易发多发,管理服务亟待加强,如何确保村转社区的顺利转型,成为基层党建面临的新课题。

2014年底,我省包括成都市在内的4个地区被列入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村转社区党建成为试点项目随即在試点区铺开。如果说行政村党建的工作重心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那么村转社区党建的工作重心则是全力服务群众、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在试点过程中,成都市青白江区、双流区、温江区三个试点区坚持以“核心”抓“重心”,紧紧抓住基层党组织引领这个核心,重点围绕农民身份怎么转、干部角色怎么换、基层组织怎么设、组织功能怎么变、运行机制怎么顺等方面进行探索。

在党组织设置上,按照村转社区进程的转前、转中、转后各个阶段灵活设置党组织,多渠道选配党组织班子,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党组织运行上,建立议事决策、目标责任、民主监管制度,实行居民“双轨”管理,党员“双重”管理,构建资源共享、作用共促的常态化运行机制;在社区治理和服务上,坚持以群众共同利益和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组织、协调等服务功能,构建社区自管自治体系,为群众提供城乡均等化服务。

从行政村向社区转变,既是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也是利益再分配的过程,更是凝聚民心共建美好家园的过程。通过民主发动群众、组织扎根群众、服务凝聚群众、文化引领群众等一系列党建新探索、新举措,成都试点区有效破解了村转社区过程中拆迁难、安置难、就业难、稳定收入难和管理服务“真空期”等诸多难题,走出了一条以基层党建引领村转社区转型发展的“成都路径”。

猜你喜欢
试点区行政村运行机制
更正说明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加强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浙江省学校体育综合改革拱墅试点区现场会掠影
并村重在并心
拱墅区: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
检察权透明运行机制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