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将民歌引向净土

2016-05-30 10:48解瑂
小演奏家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央音乐学院民歌学科

解瑂

今天,当《快乐小歌手》《音乐快递》等一台台新颖多彩的娱乐性儿童音乐节目在荧屏上热播,已经跨入爷爷奶奶辈的50后、60后聚在一起时,依然会高歌《让我们荡起双桨》《一分钱》,这是对当年美好童年的集体式回忆。是啊,曾经在全国活跃的一批资深年长的儿童音乐词曲作家,他们创作的少儿歌曲穿越时空,至今依然在人们的记忆中挥之不去。在这群老作曲家里,89岁高龄的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何振京,至今精神矍铄,保持着一颗童心。

何老师60余年笔耕不辍,创作的儿童歌曲《小溪再也不孤单》《那就是台湾我的家》《多么美》《春水鸭》《高高苗岭什么最亮》……曾经流传于那个时代的少年儿童中间,影响至今。在我们这个有着超过二亿少年儿童的国家里,专业从事儿童音乐创作者寥寥无几,当前的许多创作者大多来自大中小学、师范院校、各地文艺演出团体以及少年宫群艺馆。作为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作曲理论学科知名教授,何老师的本职是音乐教育家,培养出的音乐名家不计其数,有王立平、储望华、鲍元恺、梁茂春、万昭、蔡良玉、朱仁玉、郑伯农、李春光、舒泽池等等。但由于长期工作在少年儿童集中的附中环境,和孩子们频繁接触,对少年儿童的感情自然融入心中,并产生了一种责任感,进而激发出何老师创作儿童歌曲的极大兴趣和热情。

从创业到退休:任课时间最长资历最老

何振京和夫人洪月华是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作曲理论学科的元老。五十多个春秋,理论学科经历许多变化,如今,何振京与洪月华是任课时间最长的老师。二老先后被调到大学本科任教多年,但对附中贡献最多,可以说,从附中作曲理论学科创立到今天,何老师见证着这个学科的创立和发展,伴随着一个个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何振京说:“我于1949年10月由北京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转入中央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本科就读,1955年毕业留校,分配到本院附中工作,并担任视唱练耳和音乐名作课的教学工作。那时上海音专或老音乐院的音乐名作课的内容是西洋古典音乐欣赏,在我去之前,当时本课在附中是教务主任黄祥鹏担任的,我俩商量这门课应加入中国内容,其中还理应包括民族民间音乐部分,于是做了分工:黄翔鹏负责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的音乐创作领域,我担任民族民间音乐的课题,西洋传统音乐方面,则请陈宗群老师兼课。当时,我没有任何教材,只有现趸现卖,仓促上阵。

“1956年起,附中决定创建理论学科、民乐学科和声乐学科,学制定为四年,并于当年招收第一班新生,面向社会招收初中毕业生入学。教务主任黄祥鹏约我一起进行理论学科的筹备和招生工作,研究设置专业课程等具体事项,我还被指定为学科负责人,担任歌曲作法大课、民族民间音乐大课和课下辅导,以及其他专业的民间音乐共同课。第一期招进的四年制理论专业学生真不少,有梁茂春、万昭、蔡良玉、朱仁玉、杨长庚、冯少佳等,以及作为插班生的李春光、储望华、黄培钧和郑伯农共二十余人。

“理论学科的教师是比较辛苦的。他们除了担任本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和专业活动之外,还要挑起全校各个班级的视唱练耳(分组)课的重任,以及专为这些学生毕业之前单开的乐理课、和声课的授课任务。我在理论学科任教几十年,于1990年底退休,见证了学科创建时期的艰苦、同事们的奋进与辛劳。理论专业的毕业生无论升学还是参加工作,大都没有辜负学校的培养,有许多人在各自岗位上担当了重任。”

也许,这就是一名教师最大的乐趣和欣慰,当你亲手把一个个满脸稚气的红领巾培养成能在五线谱上畅想未来的音乐家时,所有的辛苦和劳碌都不过是过眼云烟了。

副业变主业:能背唱上百首民歌

说到教授民间音乐课,何老师自谦地说:“我当时只是热爱民间音乐,没想到由副业变主业了。”

那是中央音乐学院建院初期,时任学院副院长和党委书记的吕骥大力提倡师生向民间学习。学习民间,在音乐学院先是“请进来”,然后是“走出去”,一方面请来全国各地的民族歌手、民间乐器演奏家来学校表演和教学;另一方面组织师生下基层采风,学习当地民歌和民间音乐。当年,各地民族歌手风尘仆仆,应邀来到中央音乐学院,为校园平添一道亮丽的风景:陕北歌手张天恩、青海花儿王朱仲禄、山西左权民歌手刘改鱼,以及后来的云南、贵州少数民族歌手,内蒙古二人台艺人,说唱音乐单弦、京韵大鼓演员,戏曲河北梆子、昆曲和众多民族器乐传承人都来到音乐学院传经送宝。

1950年冬,民乐系部分师生赴河北省遵化县采访归来后举行的汇报演出,引起全院重视。1954年,学院组织作曲系师生二十多人前往内蒙古河套地区采风,何振京和全班同学第一次参加了零距离接触原生态音乐的活动,兴奋与幸福交织,师生们受到了心灵的洗礼。从1957年起,这个理论学科决定将采风作为每年一次作曲系的公认制度。

1957年初春,利用寒假短暂的宝贵时间,附中理论学科主任何振京得到教务处支持,与青年教师方暨申、孙云鹰一起,赴贵州采访侗族大歌。那是音乐学院理论系、作曲系和附中首次合作的采风活动,虽然规模很小,意义却不寻常,因为它的理念是一种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探索与追求。1956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音乐周,在演出、座谈、交流期间,西南的侗族同胞对世代传承着的一种称之为“大歌”的多声部合唱充满了惊讶与质疑。这一线索,促成三个年轻人的大胆决定,他们得到学院批准后,去探索过去一向认为在中国缺少多声部音乐的处女地 ,这一行动也成为省外专业音乐工作者开掘和研究侗族音乐的先声。随后 ,附中策划了暑假由老师带理论专业学生去各地采风的行动。由于经费所限,教务处指定先由何振京与洪月华带少部分学生下去试点,其他同学则于次年陆续下去。经过了解,地点定为江苏江阴,参加的同学有李春光、储望华、刘盛铨、黄培均和金韶、魏丽爱、严安思和高燕生8人。在水乡农村,这支不大的队伍经受了蚊叮、虫咬以及气候不适、语言困难等多方面的考验,每天晚上兴奋地交流学到的民歌,迎接下一个丰收的明天。这次采风收获不小,还有一个副产品,便是出刊了一册油印的《江阴民间歌曲集》,还在当年全院大会上受到了表扬。中学生下基层采风,首开于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学,实属一个创举。

何老师说:“采风给我和同学们一个学习社会、了解生活的机会,我们不仅亲身体验民俗,接触到活生生的民族民间音乐,同时更加深入地体会和理解到‘源与流的关系——民族民间音乐是源,音乐作品是流。”

在多年深入民间采风学习的过程中,作为带队老师的何振京已深深爱上了丰富多彩的各地民歌,以致如痴如醉感动其间。他谦恭好学,能者为师,常常利用采风以及讲学、招生等机会登门求教,学唱当地民歌,还经常向学生学唱各地民歌,领略其中的独特神韵。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何老师一开口即能唱出上百首民歌,并成为附中、大学作曲学科的民歌课专业老师。 1984年,何振京老师将采风中接触和了解各地民歌的体会写成《民俗中的音乐》专文,献给了在贵州举行的第三届传统音乐学会年会。

何老师的学生蒲芳回忆说:“何老师和蔼可亲,经验丰富,教起民歌来生动有趣。在我的记忆里,我现在会唱的民歌大多都是何老师教唱的。”

何老师的得意学生之一、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著名作曲家鲍元恺教授以“引向净土”的标题撰文,表达了对何振京老师和他的民歌课的一往深情:

“我是在远离民间音乐沃土的大都市出生和成长的,又是从学习西洋乐器步入音乐殿堂的,我能够如醉如痴地热爱中国传统音乐,能够始终不懈地研究中国传统音乐,并且决心通过中西融合的道路把中国传统音乐展现到世界乐坛,除了得益于前辈音乐家和他们的作品,得益于当时高度重视民族传统音乐的教育环境外,还要归功于我的两位恩师——何振京和苏夏。

1957年,我作为长笛学生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在北京鲍家街的音乐学院校园里,我们的老师以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美好追求,把我们引向了远离喧嚣尘世的一片艺术净土。在何振京老师的民歌欣赏课上,我们听到的是从粗犷豪迈、真情奔放的陕北信天游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小调;从委婉细腻,含情脉脉的云南花灯到高亢辽阔的青海花儿;从朴拙火热的东北秧歌到率真凄美的爬山调……我们随着何老师的歌声,把美好的遐想带到那山间河畔,带到那草原雪岭,好像看到我们的先辈在诉说着他们的苦难与欢乐,讲述着他们的生活与历史。何老师以他对民间音乐的深切热爱和深入研究感染了我们。”

1996年6月30 日,中央音乐学院近200位历届校友聚集在母校,为何振京老师祝贺70大寿。那一天,大家不分专业、不分届别,在一起以独唱、重唱和合唱的多种形式放声高唱中国各地各民族的歌典,回忆何老师当年向同学们传授民歌知识的美好情景。

对于那些刚刚洞开音乐之窗、对世间美好与丑恶毫无辨析力的附中学生,何振京的民歌课好似一张白纸上最初的一笔,为他们的未来打下了清晰的文化烙印。

创作自留地:数百首作品音乐流芳

2007年12月16日晚,由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主办、中央音乐学院校友会协办的附中校庆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何振京教授80华诞作品音乐会”,在附中音乐厅隆重举行。

音乐会节目单中这样写道:

“何振京教授,1955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留校任教,为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理论作曲学科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音乐学会会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理事等。多年来,致力于附中及学院各系的民族民间音乐课及歌曲作法课的教学工作,并在中国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戏曲学院兼课,在各地数十个单位进行讲学。出版《中国儿童民歌选集》一册及歌曲集三种,发表数百首歌曲及相关文章,培养了一批颇有影响力的音乐人才。”

当晚,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校长邢维凯、副校长黄河,台盟北京市委,西城区工委,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西城区统战部,西城区台湾事务办公室,以及北京市音乐家协会等单位领导出席了音乐会。中央音乐学院黄飞立、赵方幸、陈宗群、苏夏、俞慧耕、王震亚、段平泰、汪毓和、姜夔、梁茂春、蔡良玉、吴天球、王振先、李向阳等老教授,以及音乐界知名人士王立平、姚思源、何惠生、舒泽池、邱岱安等老朋友和附中历届老校友们齐聚一堂,共同欢度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音乐会演出了何振京教授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创作的部分音乐作品,作品题材和体裁涉猎广阔,曲目涵盖从上世纪50年代至本世纪初,大部分是首次搬上舞台,包括童声合唱《小白鸽衔着橄榄枝》《小溪再也不孤单》等,合唱歌曲《每当早晨的太阳升起》、独唱歌曲《蓝天绿草大平原》《大海的女儿》《山村的老师》等,这些作品朗朗上口,充满童真和激情,反映出作曲家长期致力于附中教学工作对少年儿童深厚的感情。器乐作品包括小提琴二重奏《送粮路上唱丰收》、三弦独奏《黄土坡上》、钢琴独奏《欢庆》的《小木偶》等、钢琴五重奏《奋进》、民乐合奏《春韵》等。作品大多吸收各地民间音乐元素,善于运用调式调性的交融,巧妙地将乐思自由组合,赋予浓郁的民族民间情韵。

在这些音乐创作中,钢琴小品《欢庆》是应周广仁教授之约,为低年级教材而作;三弦独奏曲《黄土坡上》是应谈龙建教授之约而作的;童声合唱《小溪再也不孤单》于1954至1979年全国歌曲评奖比赛中获奖,并在附中学生中广为传唱。童声合唱《那就是台湾我的家》发表于1982年,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公演后经由电视台转播及刊物发表,1990年经由台湾资深老音乐家吕泉生教授指挥其创办的“荣星儿童合唱团”在台北演唱,引起热烈反响,成为该合唱团演唱大陆作曲家作品的保留曲目之一。

音乐会结束时,何振京教授登上舞台,演唱一曲蒙古族民歌《敬酒歌》,深情答谢与会嘉宾和众多师友。舞台下,何老师的学生们与之应和,共同高唱山西民歌《送鞋袜》和湖南民歌《一根竹竿容易弯》,大家在歌声中衷心祝福何老师永葆艺术青春,永远年轻。

一颗不老心:八旬老人永葆艺术青春

2008年,何振京教授出版了专著《迈进民族音乐之门》,介绍自己在学习民族音乐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2011年,何老又出版了《让诗词唱起来(谈歌曲写作)》,该书选编了作者近30年的部分文稿,从歌曲是怎样写成的,歌词的意境、情趣和格律,歌词如何引出旋律,旋律风格的多样性到节奏的表现作用和组织作用,歌曲创作的艺术特征等等。何老师说:“两本书文稿长短不一,繁简各异,体例有别,风格也大不相同。由于每篇都有相关的来龙去脉,作为个人的一次小结,扎成一束草花,送给社会以及亲人、师友和学生做个纪念。”

也许因为音乐,也许因为喜欢创作儿童歌曲,乐观淡定的何振京教授尽管年愈九旬,依然退而不休,童心不泯,继续发挥余热,构思着他跃然纸上的音符!

猜你喜欢
中央音乐学院民歌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以《进步日报》看中央音乐学院初创历史原貌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中央音乐学院2020年新年音乐会
中央音乐学院·延安“10·15”艺术节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超学科”来啦
《走近音乐的世界》系列之三 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告诉你 艺术让人学会感受幸福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