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探析

2016-05-30 06:45曾思怡
文化产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微博高校

曾思怡

摘 要: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全面的建设、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完整的文化形象。微博的出现则代表着新的文化传播方式的产生,也让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获得了新的发展载体。

关键词:微博;校园文化建设;综合影响;高校

信息时代,微博作为一种具有明显传播优势的网络社交平台,已经颠覆了以往的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给公众带来了新的话语空间,已成为众多大学生获取资讯、信息交流、抒发情感、记录生活的重要工具。同时,这一新的文化传播方式的发展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将根据微博的特点,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进行探析。

一、微博的概念及特点

微博(英语:microblogging或microblog)又称微博客,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简短文本(通常少于140字)并可以公开发布的微型博客形式。2014年3月,微博服务在PC端月度覆盖人数达到2.90亿人,App端月度覆盖人数达到1.06亿人。可见,微博深受广大手机网民的喜爱。作为21世纪的中坚力量,当代的大学生自然不能忽视这个新鲜事物。而微博的特点如下:

1、丰富的内容。微博虽然只有140字的文字限制,但是通过图片、视频、长微博和链接都能表达相当丰富的内容,用户从而获得更多有效的信息。

2、快捷的传播速度。微博打破了固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间的限制,实现了电脑与手机的终端融合,从而使传播速度比其他媒体更迅速。例如,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于8月12日23日30分左右发生,新浪微博网友于当天晚上11:26上传视频,配文称“重大火灾,爆炸声跟打雷一样!”半小时之内就有一万人在此微博下留言、转发。

3、开放的环境。在微博盛行下的“自媒体”时代,为受众提供了自由表达和信息共享的公共平台。人人都是信息源,人人可以自主、便捷地发布信息。

二、微博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有利于学校建设本校特色品牌

追求学校特色已经成为现代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认真总结特色学校的办学经验,加快特色学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是摆在现今教育管理工作者面前重要而紧迫的一项工作。利于校园官方微博有利于塑造师生认同的学校价值观,建设师生精神家园。整合新建,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了树立起师生员工对学校整体发展的认同感和打造名校品牌的信心,学校可以利于校园官方微博向全体师生宣传“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学校发展规划”,制定详细的办学理念及其诠释,学校的重大决策利于微博让全体师生共同参与,集全校师生之大成,形成了“扎实管理,诚信社会,塑名校品牌,努力实现师生同发展”办学指导思想。

(二)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是真正达到文化育人、文化弘扬的实际作用,但在建设过程中,很多高校往往片面将文化建设等同于标语式的表面建设,缺乏对本校文化环境的充分认识和调差分析,缺乏创建的深刻内涵和明确目标。建设特色主题微博,用生动活泼,易于被大学生接受的微博語言,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中,可以切实加强高校党建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官方微博“一师团委”在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前提下,在高校党建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作出的积极有效的探索,对其他高校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三)有利于学校形成寓教于乐的氛围

正确引导“微博”类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能寓教于大学生感兴趣的文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高校微博协会作为大学生社团组织,是高校学生素质拓展和社会实践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因此,高校应正确引导微博协会这种基于微博爱好的社团组织,指导并支持其开展积极向上的线上或线下校园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受益,促进其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四)有利于搭建學校公共话语平台

微博的出现,可以很大程度满足大学生个性张扬且独立的个性,使其能够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大大提高其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微博加强校务公开,进一步规范公开程序,提高公开质量,加强上下沟通,按照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原则,高度重视教师、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决策建议作用,支持他们建言献策,建立起采纳良言的工作机制。

(五)有利于加强微博舆论引导

在微博环境下,多数信息可以不经审核就直接传播。虽然这提高了微博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效率,但是却大大降低了微博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发布虚假信息以及其它违法活动,加强微博舆论引导,化解高校网络危机。“微博意见领袖”已经成为当前社会舆论生产的重要力量。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发布虚假信息以及其它违法活动,大学生“意见领袖”可以发挥名人效应,加强微博舆论引导,化解高校网络危机。在微博里,一批有感召力、有舆论影响力的大学生“意见领袖”,在高校面临网络危机的关键时刻他们会发出建设性的声音、掌控事态发展的趋势,形成舆论场,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高校官网微博发展存在的问题

高校开通微博,是顺应时代、适应社会需求的一个重要体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长沙地区的高校都己经开通了新浪官方微博,985高校开通了二级机构的新浪认证微博,这说明高校己经开始认识到微博平台的重要性,认识到微博平台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而目前,尽管高校纷纷加入“微博”大军,但其热度不一。像北大、清华、人大这些名牌大学极具人气,受到公众的高度关注和热捧。相比较而言,一些高校的微博却冷冷清清,形同虚设,完全背离了微博开设的初衷。高校微博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新速度过慢

一些高校设立微博,初衷是希望能够利用这种全新的载体与学生、社会形成互动。但是开通以后,高校对微博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意识到它在宣传和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无人专管,仅仅只是把微博作为发布官要文章的平台,更新速度很慢。有些微博所发布的信息仅仅只是对学校官网信息的复制,没有任何新看点。这样便最终导致了一些高校的微博无人问津、形同虚设。

(二)信息配置单一

信息配置单一主要体现在高校微博信息内容的单薄上。微博内容的多样、丰富吸引着受众的“围观”。在微博上,高校可以发布学校动态、学术争鸣、文化动向等信息,也可以发布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吸引公众的关注。但一些高校微博在信息配置上太过单一、缺乏个性,只是简单地把微博作为理论传播与政策发布的平台,忽视了微博是一个去“中心化”,突出“个性化”的公关平台。有些高校微博仍然高高在上,给自己带上权威面具,忽视了与公众之间的平等对话,漠视公众的需求,摆出一种“自说自话”的架势,从而造成了吸引力和访问量的下降。

(三)舆论监督难度加大

微博为受众提供了自由表达和信息共享的公共平台。而言论的自由和随意会导致大量无用信息的泛滥,从而使信息鱼龙混杂。微博操作的便捷性简化了人们的思考,在生产信息的过程中,不乏有人为引起他人的关注而制造“热点”,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甚至将其作为攻击、炒作和散布谣言的工具。当这些热点、谣言被几百上万次地被转发后,会对他人的判断和看法形成煽动作用,极易形成一种舆论上的暴力。这种舆论暴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群体情绪,造成一些不安定因素,给学校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同时,高校微博也存在着被冒名的现象,出现了“山寨微博”,危害到社会公众的利益。

(四)影响力较弱

就目前的数据来看,长沙地区高校新浪官方微博的粉丝数不太理想,其中只有1所超过12万,11.1%的高校粉丝在10万左右,80%的高校粉丝在1-6万之间。微博粉丝数量可以作为高校微博影响力的最直观的指标,由此可见高校官方微博影响力的差距很大。同时和知名人物的认证微博相比,高校官方微博的影响力尚弱。例如,李开复的新浪认证微博粉丝超过4100万,姚晨的新浪认证微博粉丝超过4600万,都在长沙地区高校新浪官方微博粉丝总数的百倍以上。即使是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的新浪官方微博其粉丝数量也超过了79万。

四、发挥微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的几点思考

(一)建设主题微博,加强微博互动

建设有特色的主题微博是利用微博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生动活泼、易于被大学生接受的语言,与学生们进行交流与沟通,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党建工作的效率。对于微博主题的选题,可以通过设置一些贴近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栏目来推动,采写一些引人思考却不矫揉造作的文字,发布一些赏心悦目或是直击重点的图片,改变原先学生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刻板印象,在保持严谨严肃的同时也为学生文化建设增添活力。在注重塑造良好的高校微博品牌形象的同时,可以加强与校友之间的互动,更加具有亲和力。

(二)引导微博社团,加强思想引导

高校的微博协会作为组织大学生活动的载体,也是高校学生进行素质拓展及社会实践活动中要的载体,是高校当中第二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理所应当在高校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应当对微博协会进行正确的引导微博,支持并指导其开展一些积極向上的线下和线上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的过程当中受益,全面的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借助微博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向大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并能通过开辟专刊专栏等形式,诠释和弘扬主流价值观与中国梦的精髓。

(三)重视内部管理,培养管理团队

为了更好地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加强微博内容的管理,以切实保证微博内容的权威性、时效性和实效性。网站对内容有着严格要求,确保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权威性,而这是微博平台所不具备的。因此,对于高校而言,应当加强微博与网站的联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两种传播媒介的特性,使两者交相呼应,实现“微内容”与“宏内容”的完美聚合,以此来满足不同用户的广大需求。总体而言,当前高校还缺乏一支專业的微博管理团队,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微博管理实效。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高校应将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微博管理团队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而常抓不懈。熟悉微博特性、洞悉微博语境、掌握微博交流技巧等都是微博管理者必备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26-32.

[2]刘风.论网络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J].改革与战略,2007(4).

[3]邓智凡.浅谈微博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华章,2011(12).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建设微博高校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自媒体时代下微博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