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建筑设计中的防火与疏散要求的方法与措施

2016-05-30 10:58孙婧祎
文化产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防火建筑设计

孙婧祎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城市人口的数量也急剧增长,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高层建筑用于居民生活居住呈现出人口密集性大、工程结构复杂、纵向交通容量有限等特点。虽然高层建筑的存在为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但不可忽视的一个事实是伴随着高层建筑的上述特点,加上其对外不开放空间的有限性,在发生地震、火灾等灾害的过程中,给消防和避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较易受到来自高层建筑的火灾损失。因此,为提高高层建筑的防火和疏散功能,本文对高层建筑防火与疏散设计技术进行了探析。建筑防火是建筑本身保障人员安全的重要设计内容,在设计防火规范中规范的设计要求中包括了对烟火的控制与高效的疏散人员,而人员疏散是防火设计中最为重要的标准。但是在实际的设计实践中,我国的防火设计起步很晚,在应用中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与体系,性能化的分析与设计思路还没有成型。虽然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明确了相关规定与要求,但是其灵活性欠缺,从本质上还不能全面指导建筑设计中的防火,在实际的设计中应在规范的基础上灵活掌握,并设计出适应建筑本身的防火体系。

关键词:建筑设计;防火;疏散

现有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在以往的火灾事故经验、火灾科学研究和消防实践的基础上,经过不断修改完善而形成的,但许多大型高层建筑在使用功能、建筑材料、结构形式、配套设施等方面与传统建筑有很大的差别,有些设计无经验可遵循, 无依据可查。如何更好地实现建筑物的防火设计,笔者在研究高层建筑物的火灾情况以及防火设计发展史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能够实现让人们在火灾发生时能更快、更顺利地疏散的高层建筑物的疏散设施设计思路。

一、建筑防火设计与疏散的必要性分析

(一)人员逃生的主要途徑

通过以上的分析,在火灾发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对火灾现场的人员进行安全疏散。在平时,高层建筑的主要通行工具是电梯,但是在火灾发生的时候,电梯就派不上用场了,所以安全疏散通道才是安全的逃生路径。在火灾发生的时候人员的流动比较集中,而且现场混乱,没有秩序,这个时候人们都会涌向紧急疏散通道,如果紧急疏散通道标志不明显,或者通道狭窄,那么就会增加人们的恐慌,这样疏散的速度会变得缓慢,甚至出现挤压事故,这都会增加火灾的伤亡度。

现在有很多建筑在设计的时候往往忽略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重要性,还有一些高层建筑在使用的过程中擅自改建安全疏散通道,认为安全通道的设立是没有用的,可是大量的事故表明,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一旦火灾发生,针对高层建筑的特点,在扑救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困难,而且高层建筑内的人员众多,火势蔓延相对比较快,所以疏散通道是人们逃生的最大的希望,如果没有安全疏散通道后果可想而知。

(二)灭火救援的重要线路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如果火灾的地点是楼层比较低的地方,在火势比较小的时候消防工作还算容易,但是如果火灾地点所在楼层比较高,而且火势大的时候,消防扑救工作就会增加难度。很多时候,云梯根本不能近距离的有效控制火势,而高空作业又难度太大,所以紧急疏散通道就是消防的首选路径。在人员安全疏散之后,消防人员通过安全紧急疏散通道进入火灾现场是最快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二、高层建筑的安全防火疏散设计

(一)合理布置安全疏散路线

在发生火灾时,人们在紧急疏散时,一个阶段比一个阶段安全性高,即人们从着火房间或部位,跑到公共走道,再由公共走道到达疏散楼梯间,然后转向室外或其他安全处,一步比一步安全,不会产生“逆流”情况,这样的疏散路线即为安全疏散路线。因此,在布置疏散路线时,既要力求简捷明了,便于寻找、辨别;又要不致因受某种阻碍反向而行,并要特别注意疏散楼梯的位置,一般地说,疏散楼梯靠近电梯布置是恰当的,因为发生火灾时,人们往往首先考虑并经常使用的路线和火灾时紧急使用的路线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迅速而安全的疏散人员。同时,要防止疏散楼梯与消防电梯合用一个凹廊作前室。因为这种布置方法,在火灾时会发生疏散人员与消防人员的流线交叉和相互干扰,有碍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

(二)合理布置环形、双向走道或无尽端房间的走道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不同使用性质、采用结构类不同等因素,尽量布置环形走道、双向走道或无尽端房间的走道、“人”字型走道。这样布置交通的优点是,既方便平时使用,火灾时又能迅速使人们安全疏散。现举有代表性的高层住宅、办公建筑、旅馆实例如下:高层住宅建筑,一般采用无尽端房间的外廊式或内廊式走道,对于塔式住宅,其特点是以电梯、楼梯和公共走道组成一个平面核心,所有的住户都分布在核心的四周。这种平面形式布置紧凑,既方便平时使用,又便于火灾时紧急疏散。办公和旅馆高层建筑,凡采用大空间办公室的,大多采用环形走道或双向走道。

(三)合理布置安全出口

为了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 损失,在建筑防火设计时,除按要求设置疏散走道、疏散楼梯外,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且易于寻找,并应有明显标志。在火灾时人 们常常是冲向熟悉、习惯和明亮处的出口或楼梯疏散,若遇到烟火阻碍,就得掉头寻找出路,尤其是人在惊恐、失去理智控制的情况下,往往会追随他们盲目行动, 如只有一个方向得疏散路线是极不安全的。在建筑物中任何部位最好同时有兩个或两个以上的疏散方向可供疏散。避免把疏散走道布置成袋形,因为袋形走到的致命弱点时只有一个疏散方向,火灾时一旦出口被烟火堵住,其走道内的人员就很难安全脱险。

有的综合性高层建筑有多种用途,如地下一、二层为汽车停车库,地上几层为商场营业厅,商场营业厅以上若干层为办公室,在办公室以上若干层是旅馆或公寓。为 了便于安全使用,有利于火灾时紧急安全疏散和营救,在设计中必须做到车流与人流和消防营救安全分隔,百货商场与其上各层得办公、住宿人员分隔。安全出口 (门或楼梯出口)的布置应均匀,具有不同方向的出口,但必须注意的是,有的高层办公建筑,将两座楼梯相近布置,而且在同一个方向,这样的设计是不合理的, 不利于火灾时紧急安全疏散和营救,两者之间至少应保持5m以上的间距。

(四)合理布置疏散楼梯

由许多火灾实例和试验得知,人们常常寻着平时的行动习惯进行紧急情况下的行动。例如,在火灾情况下,首先向熟悉的疏散路线冲去,但由于争相逃命,惊慌异常,有可能奔向窄狭地点,以致不能很快脱险;再次失去理智控制的人,往往追逐别人盲目行动等。若有了不同疏散方向的安全出口,就能较好地与平时疏散活动结合起来,火灾紧急疏散就可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

对于那些平面面积较小的高层建筑,设置室内楼梯有困难,可设置一座室外疏散楼梯或在面积较大的其他公共建筑设置两座及两座以上的室外疏散楼梯。室外疏散楼梯的优点是不占用使用面积,有利于降低建筑造价,又是良好的自然排烟楼梯,因为烟流到楼梯前室(敞开前室)很快就扩散了,比较安全。为了保障人员的安全疏散,在设计室外疏散楼梯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为有利于迅速而安全地进行疏散,室外楼梯的最小净宽按通过一个消防员携带灭火器所需的尺寸,其净宽不应小于0.9m,倾斜度不得大于45°,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m。

为了防止火灾时火焰从门内窜出而把楼梯烧坏,则室外楼梯和每层处平台,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h,在楼梯周围2m范围内的墙面上,除了可以设置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门洞口,疏散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且不应正对楼梯段。

三、疏散标识与应急照明的设置

(一)疏散标识要在平时有利人们注意到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入口,在火灾发生时能清晰有效的发挥指导人們疏散的作用,它传达的信息比较明确,有明确的受传群体。在设计时要注意指向有效目的地,不能指向错误:要与周围背景或悬挂广告等分离,以免削弱标识的可见度。

(二)疏散标识的布置要有易读性和统一性。疏散标识作为一种视觉符号,必须注意易辨、易读、清晰,承载着意义明确的信息,才能使人员容易理解而不产生混淆、模棱两可的感觉。笔者认为建筑综合体中引導人们到达安全出口的指示牌应该统一使用文字型或图文型发光指示牌,并以人的眼睛最敏感的黄绿色为主色调。

四、总结

建筑设计中的防火与疏散设计是建筑物施工设计中的一项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内容,必须受到高度的重视,不可忽略防火与疏散的设计要求,不得有一点马虎,否则,一旦发生建筑火灾事故,将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与损失。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的火灾发生情况分析,从建筑疏散措施设计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效可行的建议,旨在从各个方面减少建筑火灾的发生次数,降低火灾发生率。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到与实际相结合,从而使防火疏散措施能够有效的运行。

参考文献:

[1]李国华,沈爱玲.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4).

[2]顾正军.谈商住楼的防火设计[J].给水排水.2005(09).

[3]庶民.宾馆饭店室内装修的防火设计[J].甘肃消防.1998(08).

猜你喜欢
防火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的困惑
浅析防火监督工作的创新路径
大型建筑设计的防火疏散设计方式及关键点分析
民用飞机动力装置防火密封件设计及适航要求
飞机发动机短舱防火墙结构和密封设计要求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