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发展碾压混凝土路面的技术条件

2016-05-30 12:09李胜利
文化产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混凝土路面碾压技术

李胜利

摘 要:碾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是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新技术,具有施工机械通用性好、施工速度快、早期强度高、节约水泥、接缝少等一系列优点。发展这种路面需要那些技术条件呢?目前我国是否具备这些条件呢?下面逐项论述这些问题。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路面;技术

一、设备条件

根据碾压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特点,要保证碾压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施工质量,必须保证拌和、摊铺和碾压三道主要工序具备相应的设备条件。

(一)拌和设备

根据国内外经验和试验研究结果,路面碾压混凝土的拌和必须采用强制式拌和机,水泥、水及砂石材料的计量精度达到现行施工规范规定精度即可。这一要求与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基本一致。

碾壓混凝土的稠度对水的变化非常敏感。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的稠度及其波动是影响碾压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主要因素,而造成混凝土稠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的变化,也就是加水量和砂石材料含水量的变化。对于一般拌和机,加水量的控制还是比较准确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砂石含水量变化时能否及时检测并自动修正砂石和水的用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应推荐带有自动检测砂石含水量的拌和机,或配备附加的快速砂石含水量测定系统。从我国目前引进或国产的一些大型拌和设备来看,这一要求是可以达到的。在实在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时,采用增加砂石含水量的检测频率、及时人工调整的方法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作为碾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配套技术,“八五”攻关项目“碾压混凝土厂拌设备的研制”专题也已圆满完成任务,为发展碾压混凝土路面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摊铺设备

为了保证路面平整度,摊铺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1、保证较好的摊铺平整度。摊铺是碾压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关键工序,是碾压等后续工序的基础,只有摊铺出平整的表面,才有可能得到压实后平整的路面。为此,要求摊铺机必须具备工作性能良好的均衡供料系统和自动找平系统。

根据试验路的铺筑经验,采用带强力熨平板的VOGELES—1800和S—2000或ABGTITAN411和TITAN422等机型,对于保证成型后的路面平整度达到3mm的要求是必要的,并且也是可以达到的。

2、保证足够的预压密实度。超干硬的碾压混凝土材料经沥青摊铺机摊铺后,必须经过大型振动压路机的碾压作用才能密实成型,如果摊铺后的混凝土过于松散,则在压路机的作用下势必会产生推挤,从而破坏路面的平整度;另外,碾压混凝土路面摊铺之后,由于压实的作用,摊铺后的表面将有一定的沉降,基层的不平整将反映到表面来。当基层的平整度一定时,摊铺后的密实度越高,压实沉降量越小(即松铺系数越小),对摊铺平整度的破坏越小,压实后的平整度越好。根据攻关过程中铺筑的几条试验路的试验,摊铺预压密实度应能在88%以上。

综合上述情况,将带有强力熨平板沥青路面摊铺机用于高等级公路碾压混凝土路面施工是完全可能的。

(三)碾压设备

碾压是碾压混凝土路面施工必不可少的工序,当混凝土的配合比确定之后,硬化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混凝土的密实程度,降低1%的压实度,可造成约0.27MPa的抗折强度损失,可见压实的重要。而压实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压路机的性能。另一方面,碾压也是破坏摊铺平整度、影响最终平整度的关键因素。因此,选择适宜的压路机是保证路面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施工技术

具备一定性能要求的施工机械设备是发展碾压混凝土路面的必要条件,但要铺筑符合高等级公路要求的碾压混凝土路面,还必须有一套相应的施工技术。从1991年开始,我们在国内外原有成果的基础上,以应用于高等级公路为目标,对碾压混凝土路面施工成套技术进行了研究。经过5年的攻关,在以下几项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已基本形成了成套的施工实用技术。

(一)提高路面平整度的关键技术

碾压混凝土路面最大的难题是难以达到足够的路面平整度,这也是多年来制约碾压混凝土路面发展的主要障碍。

为了攻克碾压混凝土路面平整度这一世界性难题,我们首先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并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如下保证碾压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关键技术。

(二)抗滑技术

以前由于路面平整度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決,碾压混凝土路面一直停留在低速交通阶段,路面防滑问题相应不很突出。但是要使碾压混凝土路面应用于高等级公路,抗滑问题是必须解决的一项关键技术。

(三)接缝技术

碾压混凝土路面由于在材料、施工工艺上与普通混凝土有一定差异,因此在接缝设计及施工上亦有其特殊性。“八五”攻关过程中进行了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等,提出了碾压混凝土路面从接缝设置原则到施工工艺的成套技术,并在以下两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采用碾压混凝土材料的有关参数和路面板的有关指标,对碾压混凝土路面板的温缩应力、温度翘曲应力、干缩应力及荷载应力进行了计算,并结合试验路的观测结果,研究提出了全厚式碾压混凝土路面缩缝间距的建议值为6m~8m。

2、在不破坏摊铺机结构的情况下,研制出纵缝拉杆设置装置,解决了厚式碾压混凝土路面无法设置拉杆的世界性难题。

(四)其他配套技术

除上述关键技术外,在碾压混凝土材料试验方法、配合比设计方法、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外加剂和粉煤灰应用技术、施工质量检测等方面也已形成了一系列配套技术。

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已编制出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的《高等级公路碾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指南》(草案),为碾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高等级公路上的应用、修订有关技术规范提供了支撑技术和科学依据。

三、结论和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已具备发展碾压混凝土路面的设备条件和施工技术条件。可以预料,在我国高等级公路迅速发展、优质路用沥青匮乏、水泥资源丰富(1996年产量达4.5亿t)的形势下,碾压混凝土路面施工成套技术作为修筑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一种新的技术途径,将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混凝土路面碾压技术
二线碾压一线的时代来了 捷尼赛思G80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碾转
欢迎订阅《碾压式土石坝设计》
浅析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与平整度控制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