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师资双向聘任制度建立的探讨

2016-05-30 14:12江少文徐定安黄振宝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32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制度

江少文 徐定安 黄振宝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是影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当前高职院校仍存在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诸多问题,甚至成为制约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阻力,因此,加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已成为当前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校企合作办学角度,探讨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建立健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专兼职师资双向聘任制度,探索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新途径。

关键词:校企合作;师资双向聘用;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021-02

一、当前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专兼职教师的基本现状与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发展的新时期后,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对象都发生了质的变化,高等职业教育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这些变化又凸显出目前师资队伍现状不尽合理,师资队伍建设的滞后性、不适应性已经成为严重影响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障碍,致使目前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能力远远不能达到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发展形势的要求。

以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民办高职院校)为例,高职教育教学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问题更为突出。在目前需求的教师总量中,兼职教师约占70%左右,兼职教师普遍存在着年龄两级分化,教学与科研实践能力参差不齐,学院聘任的来自企业有实践能力的教师比例偏小,大多数兼职教师实际只起到任课教师的作用等问题。在专职教师队伍中,中级职称及以下的教师比例约占85%,大多数为刚毕业的新入职教师,未经企业锻炼就走上了教学岗位,因此,实践能力缺乏。所以,学院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尤其是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不高。

结合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情况以及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师资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总体讲,具有实践经验,同时又有教学经验的专兼职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专业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较少;持有高级职称证书和高等级职业证书的师资缺乏;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偏多,有经验的教师年龄普遍较大,教学梯队出现断层。

2.“双师型”教师远低于实际需求。专职教师中的“双师型”教师比例普遍较低,总体上结构不尽合理;专职教师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渠道不畅;专兼职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和水平远低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所需的要求。

3.兼职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目前,高职院校大部分兼职教师来自企业和社会,就现状看,其素质和质量参差不齐。相对于社会的师资,企业兼职教师虽然有比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但大部分人并没有接受过规范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因而教学经验缺乏,教学效果不理想,达不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和效果。在这些教师中,也存在个别人责任意识淡薄,对业务缺乏钻研,备课授课不认真,对学生疏于教育,缺少沟通,影响了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有一些企业兼职教师,由于本单位的工作繁重,两头不能兼顾,因而也影响到了高职教育次序的有序开展。

4.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的师资管理缺乏制度化。造成当前部分高职院校专兼职师资队伍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专兼职教师的聘任缺乏制度化和激励机制,尤其是在双向聘任过程中,制度上存在诸多的短板。

5.专兼职教师福利待遇较低。相比较而言,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的福利待遇在公办高职院校和民办高职院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公办高职院校的专职教师的薪酬标准基本按国家高校薪酬标准确定,薪酬是按照教师的职称、职务、学历、基本教学工作量等要素构成,教师的基本薪酬相对稳定,基数也较高,还享有其他福利待遇;但被公办高职院校聘任的兼职教师的课酬(课时津贴)待遇比较低,且兼职教师没有额外的福利待遇,因而影响兼职教师到这类高职院校从事工作的积极性。民办高职院校专职教师的薪酬标准基本参照公办高职院校的教师薪酬标准,且略比公办高职院校高;同时,由于体制的灵活性,对专职教师的超课时津贴和兼职教师的课酬相对要比公办高职院校要高;除此之外,这类高职院校的教师都没有其他额外的福利待遇。所以,总体讲,目前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的福利待遇是偏低的。

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对师资双向聘任的要求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构成,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主要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两部分组成。相对于兼职教师而言,专职教师队伍的特点是年轻化、队伍相对稳定、岗位明确,但实践教学经验、实践技能和科研能力较弱。因此,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采用请进来的模式,聘请社会和企业的一些能工巧匠充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尤其在实践教学环节,发挥他们的特长,弥补专职教师的短板,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可以采用走出去的模式,让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顶岗挂职锻炼,通过在企业的实践,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再积累,从而能为今后更好地在教育教学中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打下基础。同时,企业也可以借助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力量,共同研发科技项目,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和企业竞争力。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对专兼职教师进行双向聘任时,应当遵循高职院校教师和企业职工“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校企双方通过择优录用、优化组合的方式,组建最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以达到优化师资队伍的目的,保证教师队伍的竞争和激励机制的良性循环,打破用人上的终身制,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师资双向聘任制度建立的可行性

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专兼职教师双向聘任制度,是凝聚校企合作双方优秀人才,解决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师资缺乏,提升师资整体水平的一项制度保证。通过这项制度的建立,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吸纳企业优秀人才,促进高职院校的专业内涵建设。企业也可以在这项制度的保证下,聘请高职院校的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尤其是让年轻的专职教师到企业,通过在企业的实践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所以,校企双方迫切需要建立、健全这项制度,在制度的保证下,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的作用和能力,达到校企双方双赢的效果。校企合作办学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之一,基于这种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师资双向聘任制度的建立将成为可能。在这种合作办学模式下,通过校企联动、双向聘任、双向渗透,充分整合校企优势资源,将校企合作融入到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企业发展的全过程。

对专兼职教师的双向聘任制度的建立,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为确保高职院校优秀教师在企业能得到锻炼,且企业的优秀兼职教师能在高职院校发挥作用,就迫切需要规范和完善专兼职教师的双向聘任制度。同时,专兼职教师双向聘用制度要具有可操作性,要设立入门的门槛,例如,专职教师的招聘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具备高校教师资格证,方可能成为高校教师。

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师资双向聘任制度的建立

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师资双向聘任制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遴选聘任对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师资双向聘任对象包括高职院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校企合作的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聘任高职院校专职教师,采用顶岗挂职锻炼、合作研发项目等形式,为在校专职教师提供提高教师自身实践能力、业务水平、科研水平的环境和机会。高职院校应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建立的专兼职教师双向聘任制度的保证下,从企业中聘任能工巧匠担任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对这些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应根据他们的能力和条件,分别担任高职院校专业的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和实践指导教师。通过对这些兼职教师的聘任,带动专业的内涵建设。

2.确定专兼职教师的聘任条件。双向聘任教师,首先应要求双方都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意识;其次,高职院校教师要能服从学校和企业的管理,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实践能力;企业兼职教师应具备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精通业务;双方都应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传授能力。

3.制定聘任程序。企业聘任高职院校教师,应符合企业的人事制度和生产需要。高职院校聘任企业兼职教师,应根据被聘任者的工作经历、技术技能水平、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需要,以及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等加以考虑。校企双方互聘教师,其聘任程序可以是:制订互聘计划、物色互聘人选、达成互聘意向、确定互聘人员、签订聘任协议、聘任。

4.建立管理和考评机制。校企合作双方应对双向聘任的教师建立管理和考评机制。企业的生产、人事管理部门,高职院校的教务、人事、专业等部门,应按照对双向聘任的专兼职教师条件和要求共同进行管理和考评。

5.专兼职教师的聘任待遇。校企合作双方应本着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原则,尽可能的提供优厚待遇,吸引专兼职教师留任。

五、結语

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对高职高专人才的要求和需求,提高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内涵建设的质量,克服高职院校在实践教育环节滞后性的弱点,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加强合作,就能将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刘连福,王林毅,陈晓光.高职院校行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5,(4).

[2]杨富.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3,(03).

[3]袁旭东.高校兼职教师聘任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2).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制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论让与担保制度在我国的立法选择
制度严格 温柔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