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分担机制研究综述

2016-05-30 14:41赵爽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30期
关键词:综述

赵爽

摘要:文章围绕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的国内外研究情况,发现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本的收益-成本理论、市民化成本的概念界定及具体内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产生原因和市民化过程中成本分担的公共政策选择等方面。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分担;综述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其中,农民工市民化带来的社会成本问题尤为突出。由过去几十年农民工大量涌进,到现在农民工理性融入城市生活中。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社科院城环所)发布《2011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提出了走“民生型城镇化道路”的概念。

一、国外文献综述

从现有的国外文献检索来看,国外学者对于农民工市民化及其成本分担机制方面的研究较少,近期研究更是少之甚少。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西方市场自由化较为完善,农村转移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流动是完全的。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城镇化较高,农民转移已趋于稳定状态。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发展

西方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结构理论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较为透彻,特别是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系统地阐述了二元经济条件下城乡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型。后来,乔根森、托达罗等发展经济学家对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了修正和完善。

1. 刘易斯模型(w.Arthur.Lewis, 1954)。刘易斯认为无限劳动力是建立在供给条件下的二元结构模型。其中,劳动力无限供给,在仅维持生存的工作水平,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满足的;工资水平保持不变,现代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取决于传统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同时,刘易斯强调社会发展的关键是资本积累,工业劳动者工资和农民工的收入随着投资的增长而增多,最终达到均衡。

2. 乔根森模型(Jorgenson,1967)。乔根森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也存在着工业和农业部门,两部门的工资都是由技术进步率和资本积累率决定的。当农业剩余大于零时,农业部门的劳动力由于技术和消费结构的变化逐渐转移到工业部门。但是乔根森仍然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城市工业部门存在失业问题。

3. “相对贫困”理论。新经济迁移理论(Stark,1991)认为,人口的迁移决策是由相互关联的家庭做出的。人们迁移目的,一是为增加自己家庭的收入,二可使家庭收入来源多元化以减轻家庭在市场不完善的社会中所面临的风险。另一方面,社会经济不平等而产生的相对剥夺感,也即迁移为了改变自己的贫困状况,获得更高的收益。

(二)基于家庭单位农民工市民化迁移决策研究

基于家庭单位农民工市民化迁移决策研究,主要集中在家庭微观和家庭整体层面两个视角。在家庭微观层面,托达罗(Todaro)和斯亚塔德(Sjaastad)认为,家庭成员作为独立的决策主体,有能力做出是否进行城镇迁移的决策。具体而言,农村剩余劳动力以个人成本收益为主要决策方式,而非劳动力不涉及到决策中。这种迁移是“链式迁移”或分散式家庭迁移。在家庭整体层面,明塞尔(Mincer,1978)认为,城镇迁移的决策是家庭成员共同决策,构建了家庭联合模型。该模型是基于个人决策模型的基础上,假定家庭成员的个人效用可以通过叠加而组成一个总和的效用水平,且受到同一个预算水平的约束。预算约束水平以家庭每个成员的总收益与家庭迁移的总成本之差得到。

(三)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收益研究

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收益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迁移后对迁入地点来的社会福利影响。舒尔茨(Schultz,1961)认为劳动力转移在人力资本中占有重要地位,迁移决策取决于其迁移成本和收益的比较结果。迁移成本包括货币和非货币成本。货币成本包括迁移费用,如交通、住宿、食物等等。非货币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心理成本等等。Joppke(2010)认为,在成本效益方面非西方移民对荷兰公共部门净收益产生较大影响。其中25岁之后的移民对荷兰公共部门的净贡献是有积极作用的,而小于25岁的移民,对公共部门的净贡献是负的。Oyelere和Oyolola(2011)以美国为例,他们认为由于移民出生地和生活经济方式的差异,导致移民群体存在对政府提供公共成本服务的异质性评价。

二、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关于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的研究,随着不同时期,研究的内涵和范围也存在差异。国内在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构成、困境、产生原因和成本分担机制等方面。

(一)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困境的研究

“农民工市民化”困境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务工现实生存状况以及该群体的出现导致的城乡协调发展失衡。这些不利因素同时提醒政府和社会应该更多地关注和保障农民工生存权和发展权。其中,张国胜(2009)从农民工比较集中的 43 城市展开研究,分别从智力成本、住房成本、公共发展成本等角度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相比农民工的收入,参与市民化成本较高。杜海峰等(2015)通过构建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指标体系,来测度农民工市民化人均年均成本。得到的结果是农民工市民化人均总成本是6.314万元,其中企业负担2万元左右,政府承担不足1万元。

(二)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构成的研究

陈广桂(2004)认为农民市民化的成本包括私人成本和公共成本,其中,私人成本主要包括生活成本、智力成本、自我保障成本和住房成本。在市民化过程中,私人成本的影响最大,而公共成本通过税收和财政可以很容易解决。张国胜(2009)认为市民化成本就是社会成本。包括农民工在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同时,总体上包括私人发展成本和公共发展成本,其中私人发展成本由私人生活成本、智力成本、住房成本与社会保障成本组成;公共发展成本由市内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与公共管理投资成本构成。

(三)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产生原因的研究

国内学者关于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产生原因众说纷纭,一直争论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傅东平(2014)认为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强大动力。新型城镇化能够进一步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推动产业向城镇集聚,促进产城融合及人口集中。面对如此巨额的成本,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分担,必须构建政府、企业和农民转移人口“三位一体”的成本分担机制。章羽(2015)将社会成本产生的原因归结为经济社会制度、城乡文化差异、城镇发展政策及历史性原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的研究

国内学者关于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研究主要从政府、企业和农民工自身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苟兴朝(2014)从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企业和农业转移人口个人三方面构建成本分担机制,探讨运转该机制应该处理好的各种关系,并研究所需要的制度创新和改革。蔡瑞林(等2015)从公共成本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的核心议题出发,将市民化公共成本细分为主动市民化和被动市民化过程产生的成本,并从宏微观两个角度分别作了分担机制的思考,如增加农民净收入、建立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反哺机制等。吴国培等(2015)市民化成本分担方面,对政府、企业和农业转移人口三者的分担比例做了界定,分别占总成本的比重为 25%、20%和 55%。即由农业转移人口承担大部分市民化中的成本;政府负责补齐农民工在城镇享受平等权益、制度改革的成本;企业在于为农民工提供保险费用及就业培训和保障的费用支出。

三、国内外文献述评

国内外文献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为及影响因素、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的界定、产生原因以及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的实践等作了一些研究。

(一)农民工市民化迁移的侧重点不同

国外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的研究,是基于人口在城乡的自由迁徙之权利为法律基础,基于市民化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和收益为理性决策依据等前提假设下,研究农业人口向城镇迁移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即使在针对发展中国家市民化成本的研究,也对制度性约束造成的成本假设为零。然而,国内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的研究,是基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造成的人口流动限制和农地制度约束等展开的,以农民工群体为研究对象,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二)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构成界定存在分歧

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农民市民化成本、人口城市化成本等概念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不少文献对这些概念的界定和使用处于混乱或交织状态,给读者造成了困惑。如仅仅市民化成本中的私人发展成本,不同的学者就有不同的称谓:私人成本、个人成本、个体成本等;在社会发展成本上有的学者称之为社会成本、公共成本、制度成本等。今后的研究应该在厘清概念的基础上进行。

(三)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结果差异较大

从现有研究文献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测量来看,不同的学者考察的成本范围不尽相同,导致市民化成本的规模有大有小;即使针对同一个成本项目,学者得出的测算数据也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对市民化成本测算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还未形成公认度和系统性较强的成本细分体系和推算思路,导致测算的成本范围不一,测算结果大小不一。

综上所述,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分担机制研究首先要明确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构成,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体系,运用数学方法合理测量成本构成。

参考文献:

[1]章羽.城镇化的社会成本及其生成逻辑[J].经济问题探索,2015(04).

[2]张国胜,杨先明.公共财政视角下的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分担机制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3]徐红芬.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及金融支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11).

[4]徐建荣.新型城镇化下江苏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5(02).

[5]姚明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研究[D].辽宁大学,2015(07).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社一般项目《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分担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5SJB364。

(作者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

猜你喜欢
综述
认知需要研究综述
氢能有轨电车应用综述
综述的写作格式
5G应用及发展综述
机器学习综述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深度学习认知计算综述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Progress of DNA-based Methods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