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科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指导策略

2016-05-30 14:51徐源廷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就业现状指导策略

徐源廷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速逐渐变缓,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加之经济新常态下,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所带来对高层次技术性人才的需求增多,工科大学生的就业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本文结合当前情况,对工科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一些应对的策略,以期为做好工科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提供一些途径和参考。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就业现状;指导策略

大学生就业是高校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据统计,我国2016年的毕业生人数达到770万,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也将更加严峻。同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大学生就业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有效的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一、工科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经济新常态对工科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渐步入“新常态”的时期。在我国这种以制造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形势下,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这也使得现代制造业对于技术性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而高校的工科大学生由于经过了系统性的专业学习,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素养,因此产业升级的变化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但与此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2016年的毕业生人数为770万,与2006年的413万相比,10年间增长了近一倍,加之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速变缓的发展变化,工科大学生也面领着就业困难的诸多挑战。

工科大学生的就业特点

工科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期望能够通过学到的知识和技术来改变生活,但在就业时也容易出现期望值过高的情况。比如大部分工科毕业生都希望到经济发达城市工作,也希望能够进入国企等大型企业,而很多制造业的公司都是位于二三线城市或者属于民营企业的性质,虽然一部分工科生能够通过自身努力找到理想工作,但也有很多学生对就业前景过于乐观,以至于在就业的过程中举步维艰。同时由于工科生缺乏人文精神,抱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想法,也更容易忽视对自身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意识,在毕业时存在盲目性,比如随大流的去考研、参加公务员考试、国企外企求职等,导致找到的工作都不是自己感兴趣或者擅长的,不能在适合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的人身价值和追求。

高校对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

高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应该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就业教育过程,内容需要涉及到如就业形势、行业发展、学生的生涯规划、职业定位、求职技巧等各个方面。但以往高校的职业指导更多的只是针对毕业年级学生的一个临时抱佛脚的过程,内容也主要集中在求职技巧这些环节。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开设了如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但并未形成完整体系。同时开展就业指导的教师主要都还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的老师和学生辅导员,他们并未经过足够的专业培训,本身也有大量的本职工作要做,使得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难以深入和全面。并且目前的高校就业指导更多的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的提高夯实,尤其是针对工科大學生,实践环节更是十分重要。

二、对工科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策略

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

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不应该仅仅是针对毕业学生的冲刺,而应该是从新生入学就开始,持续深入地开展分层次的工作,也就是要在大学生在校期间实现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例如大一阶段帮助学生完成对自我兴趣、性格、技能、价值观等方面的探索,清楚自我的特点;大二阶段帮助学生逐步的收集和了解相关行业、企业、职业的各方面信息,并引导他们逐步完善人职匹配的过程;大三阶段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如夯实专业知识的学习,考取相关专业能力证书,参与实习提高实践能力;从而在大四阶段顺利的完成求职就业过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就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工作,要从根本上改变就业是大四年级的事情这样的想法。

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根本保证。首先,要重视一线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上的作用,因为他们最清楚学生的详细情况和个性特点,利于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教育,因此要对他们定期的进行专业培训和资格认定,使其具备全面扎实的专业技能,成为师资队伍的主体力量。其次从教师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进一步鼓励包括辅导员在内的教师群体朝着就业指导的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在此方面的专业化水平,并将其纳入职称评定范围,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成为就业指导方面的专业型人才。同时积极邀请具有丰富社会工作经验的一些企业家、工程师到高校为学生授课,使得师资队伍中的专兼职人员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得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更加全面。

提高社会实践,加强校企合作

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最终的落点仍然是在实践环节,因此还需要提高学生尤其是工科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强化实习课程的培养,如一年级的认识实习、二三年级的生产实习、四年级的毕业实习,让学生了解行业深入企业。同时必须意识到就业工作最大的资源就是企业,因此一定要加强校企合作。一方面高校要主动了解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前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更适应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卓越工程师训练等项目,积极建设工科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长为高层次的专业型人才。

三、结语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人才资源,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要做好工科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以经济新常态下的制造业产业升级为契机,建设专业化的师资教育队伍,加强就业指导的全程化教育,增进校企合作和社会实践,以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切实为国家培育出专业素质精、业务能力强的高层次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菊香,胡瑞文.我国制造业人力资源现状及未来十年需求预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

猜你喜欢
工科大学生就业现状指导策略
人文视野下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路径探索
团体辅导对改善工科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实证研究
影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因素分析
扬州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方向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高职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工科大学生学业拖延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