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研学活动中融入导师制模式的研究

2016-05-30 16:04霍光伟宋彦涛王晓光乌云娜张凤杰宋琳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32期
关键词:科技竞赛导师制

霍光伟 宋彦涛 王晓光 乌云娜 张凤杰 宋琳

摘要:当前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然而在部分高校本科生与研究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仍显薄弱。为了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将课外研学活动融入导师制模式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与带动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导师参与下学生参加各类创新训练及科技竞赛的范式,着重说明导师在该过程中发挥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导师制;研学活动;Seminar;科技竞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176-02

導师制是我国三大教育模式中的一种教育制度,最早出现在19世纪牛津大学,其最大的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课程问题,还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研学活动是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计划中实践活动版块中的一项内容,最初起源于美国,而对于我国来说,最早的课外研学活动则出现在上海。将课外研学活动融入导师制是一个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课程计划中的研究性学习计划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它标志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将得到全面的落实。因此与综合课程不同的是,研学活动是学生自主开展的一项以科学研究为主的课题研究活动,这种研究性的学习模式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设计、执行、以及自我评价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与同学和教师讨论、解决问题等步骤来培养自身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学习精神。

一、我国高校本科生与研究生课外研学活动现状

课程计划中的研究性学习计划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它标志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将得到全面的落实。在我国大学中,研学活动开展较好的有浙江大学和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从1998年推出第一期SRTP,到2003年共立项目2598项,有23个学院的2722人次参加了SRTP项目的全过程训练。据不完全统计,浙江大学通过SRTP立项,已正式发表论文167篇,其中SCI收录发表9篇,专利9项,获各种奖项20项,研制与开发产品、软件9项。东南大学于2004年正式开展SRTP活动,已历经三届,今年,东南大学又将SRTP项目进一步拓展为学生课外研学计划,课外研学学分成为本科生的必修学分。

然而在我国现在的大学中,高校课外研学活动尚处于自发和探索阶段,虽已取得良好效果,但其主要形式是面向本科生基础知识或专业知识的基于课程教学的应用与探索,而基于科学研究的研学模式的特征及应用则较少提及。因此我们提倡将课外研学活动融入导师制的模式,通过教师所了解的知识与经验使学生更具体、更系统的了解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二、导师制模式中课外研学活动类型

1.基于BOPPPS模型的Seminar研学活动。最近几年,Seminar在国外成功运行后,这种以较自由交流方式为主的课外学习活动得到了国内很多大学的效仿。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大多数是由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是教师授课方式较为单一枯燥,容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而在将BOPPPS模型融入Seminar后,这种模式主要采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查阅相关内容后,将所获得的知识在同学和教师之间进行分享,同学之间以讨论为主说出自己的观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教师解答同学间讨论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并对讨论进行整理评价。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去主动收集资料,还能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发现更多的问题,有助于学生之间甚至教师的共同提高。在Seminar研学过程中,教师会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与研究,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并且付诸于实践,通过学生与教师不断的交流评价与反思,通过实践的反馈,不断完善和改进研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完整的Seminar研学活动制度,实现对学生创新与合作能力的系统培养过程。

2.各级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在大学生本科教育过程中,国家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国家开展了许多创新创业的竞赛。比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太阳鸟科研项目、“挑战杯”等国家级以及省级市级的各类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生在参与这些项目的过程中,主要由团队共同确定、设计参赛内容,指导教师给予意见并解答专业知识层面上存在的问题,并且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团队实际情况来指导学生参赛的进展状况。学生在参加比赛前,可联系相关专业指导教师,并与之沟通,可依托导师在研课题、基金项目或者学生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确定方向,随后进行资料收集、大量查阅文献以及了解相关专业领域已有的成就。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能够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真正应用起来,并能够建立良好的团队精神。在各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导师制的模式无疑使学生在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发掘自身创新能力的同时,更专业更系统的了解专业知识。

3.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在我国的高等教育院校中,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学校自行组织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如暑期社会实践调查、专业知识竞赛、英语科技译丛以及论文的发表等。学生在参加这类科技竞赛的活动时,可以自主选择指导教师,因此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选择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也可以根据自身所擅长的专业领域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如选材的方向、参赛的注意事项以及论文写作的要求等,并且指导教师可依托自身的科研项目或学校已有的优势资源等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专业前沿知识。在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存在诸多疑惑,指导教师会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思考以及查找搜索相关文献资料,这个过程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还可以减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感,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更多的交流机会,使教师能够充分的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擅长领域与未来规划,以便更好的解决学生学业甚至生活上的困惑,更好为学生提供更细致、更具体的支持。

三、导师制模式中课外研学活动意义

高等教育普及以来,学生思想、师资水平和学校硬件设施都有待提高,尤其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方法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目前,普通高校的理論教学仍然采用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充当主角,视学生为被动的听众。而现在的大众教学主要采用灌输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设备都较为单一无趣,这些都使学生被动的接受来自教师教授的知识,以致课程结束后很难真正掌握和运用于实践中,进而对进一步培养独立的创新能力形成屏障,这不仅使学生不能够全面发展,而且与最初的根本教育理念相反。为了使学生更早的接触专业知识、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以及根据自身的智慧发掘出更多的创新思维,因此采用导师制可以提高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等科技竞赛的专业能力。将课外研学活动中融入导师制旨在为大学生提供科研训练机会,可使大学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明晰本学科发展动态,在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各类课外研学活动过程中,指导教师需要提供相关专业领域内容,并且需要查找文献、进行实验以及数据处理的相关工作,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增加教师的责任感,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

将课外研学活动融入导师制有着重大的意义。这种模式可以引导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基础上自主的查阅相关知识进行深入了解,提高对专业知识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更加清晰。

四、结语

本科生导师制是将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模式嫁接于本科阶段的教育,是目前我国高校探索育人的新途径和新模式。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的教育资金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各类课外研学活动以及竞赛成功的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积极性。而将课外研学活动成功的融入导师制后,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对学生系统、详细的指导,使学生按照自己的优势或兴趣等个人意愿快速发展,从而真正的实现“因材施教”,使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使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真正的提高兴趣来主动学习,这种模式超越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学生更加自由的、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因此,将课外研学活动融入导师制无疑是一项正确的改革尝试。将课外研学活动融入导师制的模式,激活了学生内在的认知结构,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创造者,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好的交流,而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很好锻炼,并且在研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学习方式的好处,并锻炼了自己的交流合作能力。我们希望通过这种研学活动与导师制的有效结合,使学生提高对冗繁专业知识的兴趣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叶民,魏志渊,楼程富,等.SRTP:浙江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成功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55-58.

[2]王爱民.SRTP和课外研学活动融入导师制的模式研究[A].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10):66-67.

[3]赵嘉平,冉隆贤.研究探讨型Seminar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农业教育,2009,(4):13-15.

[4]刘俊英.本科生导师制——研究性教学的课外发展与延伸[J].现代教育,2010,(1):216-217.

猜你喜欢
科技竞赛导师制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英语教育与导师制教学方法融合探讨
独立院校科技创新活动的研究与实践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