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机制

2016-05-30 21:38谷志茹陈顺科黄晓峰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32期
关键词:轨道交通人才大学生

谷志茹 陈顺科 黄晓峰

摘要:由经济形势和行业需求所决定,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和学生分布于理工科的占比大于其他学科,而理工科學校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定位含糊,特色不明。论文提出区域经济与高校创新创业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机制,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设计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地域经济;工程实践;工创结合;研创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273-02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递增:2012年24.2%、2013年26.9%、2014年32%、2015年34.5%;2013年“中长期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本科规模相对稳定,专科规模有所增加。201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699万人,居世界首位;我国大学生34%学工科,印度25%、日本20%、德国15%、英国7%、美国6%。瑞士洛桑世界经济论坛公布“2012-2013全球竞争力报告”,在“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可用度”指标中,中国在2008年度参与55个国家中位于48位,2013年排名第46位,所以中国是工程教育大国,而不是工程教育强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并结合地域经济特色,培养创新创业型工程技术人才,已成为高等工程教育理论研究的重点。本文以湖南地域经济为例,探讨结合地域经济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

我国的工程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提高工程教育质量是当务之急。高校要努力培养出能适应中国经济发展并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辩证的处理好几个关系,并以湖南地域经济为例,探讨结合地域经济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

一、辩证处理好几个关系

1.科学与工程。工程的范畴大于科学应用,且往往早于科学而出现。例如:第一代蒸汽机出现的时候,没有热力学;第一架飞机飞上天的时候,没有空气动力学。但是,一直以来,工程人才的培养,就是先学自然科学知识,然后应用到工程科技上。工程具有为社会服务和创造财富的明确目标、社会责任和法律约束。工程成功除了需要科学与技术之外,还需要社会人文知识,依靠团队,必须与市场和社会密切配合。工程师既基于自然科学,又基于社会科学,还要基于所积累的实践经验。

2.以知识为导向和以能力为导向。问题是通向真理的门径:肯下死功夫的人不难找到,但真正有批判意识的人却不多。批判性思维离不开理论基础和学术积累,要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工程教育的改革应该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模式和培养标准等方面进行全新的注释和分类多元化的指导;更加突出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使学生增强实践性,强化工程实践训练和案例教学,恢复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好传统。

3.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以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引导教学活动,教师负有明确责任;从“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知道了什么”,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知道会怎样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学生培养,实现由投入导向到课程导向,再到产出导向转变。

4.工程技术人才多样性。学校培养人才应该结合社会需求,明确各自的特色定位,注意工程教育“科学化”倾向,注意并非所有工科毕业生都做科学研究;学校应多层次多模式,而不是趋同化。关键在于根据自身条件和历史沿革特点,定位准确,实事求是,不搞攀比,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创出“名牌”学科,适应工程需求。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应该分层次,社会既需要能攻克高精尖技术难点的研发人才,又需要擅长各类实际操作的开发人才。

二、湖南地域经济

湖南具有特色的关键地域经济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在推行“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将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列入优势产业发展规划。2010年,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政府、中国南车共同达成具有战略合作意义的协议。规划建设株洲市使其成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之都”,并携手共创湖南千亿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2014年12月,“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提出“一心两翼九园”的总体格局,其中,株洲动力装备产业作为两个“发展翼”之一,重点打造高端动力装备制造产业密集区,做大做强轨道交通产业等动力装备产业集群。近年来,湖南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向世界展示了推动轨道交通发展的“中国力量”,有力促进装备制造业的中部崛起。

湖南发展轨道交通产业具有天然的优势,已经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带头企业,主流和附属产品品种较齐全,具有完善的产业链,相关企业、科研院所支撑实力强,其主导产业的综合实力位居前列,现已逐步成为湖南的支柱产业之一,并且是国内外最大的重载交传电力机车、城轨车辆及其配套系统的研发和生产基地。省、市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率先将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成为一个千亿产业集群,打造一个全球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中心。

三、结合地域经济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湖南工业大学是株洲市唯一的本科院校,毗邻株洲国家高新区产业园区,株洲轨道交通核心企业均集中在株洲轨道交通科技城,直线距离小于10千米,形成“半小时工作圈”,轨道交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主阵地、平台集聚于此。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有着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初具规模的产业群体,在科研开发、生产、自然资源和相关产业方面均具有国内领先优势,具备了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企业多形式协同培养创新创业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条件,并探索如下培养机制。

1.构建高层次师资队伍。按照创新团队流动不调动的政策,分别从企业派驻院士、教授、高工及其团队到湖南工业大学参加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并在资金、项目和人才队伍组建等方面予以全方位的支持,为形成深度融合的学科方向、学术团队,并为开展创新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将湖南工业大学的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科研团队建设目标纳入各自的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总体规划中,并分年度予以实施,在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中,充分考虑协同中心团队凝练的结构、层次、学科、方向需要,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强力的人才支持。

对纳入创新培养团队成员,实行重点培养和系统支持,在资源利用、项目申报、研究条件、成长发展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支持政策,鼓励冒尖、鼓励拔尖、鼓励创新研究和成果产出。与此同时,全面落实跨单位考评机制和考评办法。

2.采取举措鼓励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基于株洲市(湖南工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对国家培育大学生所举行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各类创新比赛活动进行资源整合,完善评价制度以实现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目的,对科技创新进行合理而有效的评价;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使大学生在创新过程中所产生的创新成果能够快速实现产品转化。

(1)完善评价制度以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采取多种措施,以正面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可以提高其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活动。这些措施包括:为各项创新活动设定学分,并为年度创新创业项目设定经费和奖学金等,将能力突出的大学生纳入横向和纵向项目研发计划中,力争营造学生全员、全学年参与创新创业的氛围。

(2)建立有效的科技創新成果转化机制。基于株洲市(湖南工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使大学生在创新过程中所产生的创新成果,能够快速实现产品转化。为了实现创新成果的产品转化,制订辅助大学生创新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并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给予支持;一旦成果转化成功后,政府及高校有义务全方位帮助大学生创业。

3.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

(1)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资源平台支持。定期与轨道交通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并提取创新需求,为大学生进行轨道交通方面的创业活动提供平台,并将毕业生至全体在校大学生纳入服务对象领域,有计划、有步骤地扶持一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以促进株洲区域经济发展。

(2)提供一定的创新创业资源并优化使用。与株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人才的协同培养,将国家的扶持资金、政策进行归总,并与相关的创新创业培训计划、创新创业项目、各种创新创业奖励进行整合。对这些资源进行归并整理,形成有序的项目数据库,开放给对全市有创新需求的企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和群体等多种对象,形成以创新创业项目实施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程。

以区域经济为平台,以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关键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为主线,形成校企深度联合的开放式的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机制,培养一批面向轨道交通自动化领域前沿科技的人才,为本领域国内的持续创新发展提供支撑;培养一大批面向产业技术开发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师,为中国高端轨道交通自动化装备领域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厉骁,于国庆.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商论,2015,(12).

[2]郭松.地方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及路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6).

[3]茹阳.行业高校特色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的实践研究——以沈阳化工大学为例[J].中国科技纵横,2016,(3).

[4]常喜,王立忠,张刚,王广德.通信工程专业特色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高师理科学刊,2015,(6).

猜你喜欢
轨道交通人才大学生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人才云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探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