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残卷《食疗本草·棐子》之“鬼毒恶疰”考释

2016-05-30 05:48刘利娜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6年3期

摘 要:了解文字的古形古音古义,可以帮助读懂古书,链接古今。前人对于《食疗本草》训释诸多,就《食疗本草·棐子》中的“鬼毒恶疰”前人考释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两种:“鬼毒,恶疰”和“恶毒鬼疰”。笔者通过字形和音训,参考传世文献《本草衍义》《本草经疏》《本草再新》,讨论“鬼毒恶疰”非“恶毒鬼疰”的误乙,也不应断为“鬼毒,恶疰”,并作出结论。

关键词:棐子 榧实 鬼毒恶疰 食疗本草 敦煌残卷

据新唐书孟诜传载,孟诜作《补养方》。后由其弟子张鼎增补,更名为《食疗本草》,张鼎史书无传。著者广泛归纳唐以前的食疗经验,参考了《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等著作。现原书佚失,仅存敦煌石窟残卷。曾先后收编入《敦煌医粹》《敦煌医药文献校辑》。拒载《食疗本草》原书138条,经张鼎补充89条,合227条。后世《食疗本草》据敦煌残卷及后世医家引用和其他参考文献辑佚而成。现存《食疗本草》条目与227条不同是由于条目的分合造成。

国际敦煌宝藏 S76《食疗本草·棐子》图:

一、尚志钧先生的“鬼毒,恶疰”

尚志钧先生长期致力于本草文献整理与研究,勾陈辑佚,在他辑校《食疗本草》时,尚志钧先生做了深入的文献考,包括敦煌出土残卷本《食疗本草》考、《食疗本草》纵考、《食疗本草》孟诜和张鼎的考证。尚志钧先生通过《本草拾遗》《开宝本草》《嘉佑本草》保存在《证类本草》中的内容,和日本丹波康赖《医心方》保存的内容与敦煌石窟残卷《食疗本草》辑校出了《食疗本草》。由安徽科学出版社出版,尚先生辑校的《食疗本草》中棐子称为“榧实”并给食疗本草“棐子”点校为:“棐子,平,右主治五种痔,去三虫,杀鬼毒,恶疰。”尚先生将“鬼毒恶疰”点校为“鬼毒,恶疰”。他参考《释名·释疾病》:“疰病,一人死,一人复得,气相灌注也。”将“恶疰”训释为“有传染性的疾病。”此训释过于笼统,“有传染性的疾病”范畴太广,而且并未对“鬼毒”作出训释,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此处的训释流于宽泛,一笔带过,需进一步考证。

二、由刘敬林先生补校《食疗本草·棐子》的“鬼疰恶毒”

刘敬林先生2007年发表在《中医文献杂志》上的《敦煌文献<食疗本草>补校》认为“鬼毒恶疰”当为“鬼疰恶毒”的误乙。认为恶毒为恶性疮病,鬼疰为慢性传染病名,疰即灌注的意思。并举出例证:“《广雅·释诂一》‘疰,病也。王念孙疏证:‘疰者,郑注<周官·疡医>云,疰,读如注,病之注。<释名>注:病,一人死,一人复得,气相灌注也。注与疰通。” 并以清代尤怡的《金匮翼·诸疰》:“疰者,住也。邪气停住而为病也。”和《本草纲目·果之四·吴茱萸》《本草纲目·果之三·榧实》中的“鬼魅疰气”为例证,认为“鬼疰”为多发性深部脓肿病,因其在体内流窜,为鬼魅所致,故称“鬼疰”。并以《简明中医辞典》和《汉语大词典》分别收有“鬼注”和“鬼疰”一词为证。刘敬林先生的例证颇多,但是仍有疑问之处。关于“疰”刘敬林先生仅参考借鉴了《汉语大字典》上对于“疰”的第一义项的解释,考证资料较少。而以《本草纲目》的“鬼魅疰气”作为例证,显得比较薄弱。《简明中医词典》和《汉语大词典》上分别收录的“鬼注”和“鬼疰”这两个词条也不能充分支持刘先生的观点。

三、“鬼毒恶疰”考

“鬼”在英藏敦煌残卷S76中的字形为:“”。鬼甲骨文字形“”[1],像跽人而头特大之形,与金文鬼字形略同。“”为鬼之异体,段注本《说文解字·鬼部》云:人所归为鬼,从儿,象鬼头,从厶,鬼阴气贼害故从厶。《汉隶字源·上声·尾韵》引《高眹修周公礼殿记》作“”[2]《隶辨·卷六·偏旁》:,鬼,《说文》作,从人象鬼头,从厶,隶变如上。[3]在“鬼毒恶疰”中,“鬼”并非为其本义。“毒”在英藏敦煌残卷S76中的字形为“”。毒甲骨文、金文字缺。“小篆毒:从屮从毒,屮音彻本谓草木初生亦为草类之称,毒音霭。本作‘土之无行解,亦有贻害士林之意;贻害于人之草为毒,其本义作‘害人之草解(见说文许慎著)干宝注易谓既‘荼苦之称惟徐锴氏以为‘从屮、毒声”[4]。同“鬼”,“毒”在“鬼毒恶疰”中也并非使用其本义。在《食疗本草·棐子》“棐子,平,右主治五种痔,去三虫,杀鬼毒,恶疰。”中的“鬼毒”实乃三虫所致腹痛,五痔所致的毒素淤积。

清吴世凯撰《本草经疏辑要》卷八:“榧实,味甘、平、涩,无毒,主五痔,去三虫、蛊毒鬼疰,疗寸白虫。榧实禀土气以生,气薄味厚,阴也降也,入肺大肠经,凡小儿黄瘦有虫积者,宜食之。东坡诗云:驱除三彭虫,已我心腹疾是矣。”[5]中的“蛊毒鬼疰”并不是刘敬林先生所说的“鬼疰恶毒”的误乙。《说文》:“蛊,腹中虫也。<春秋>传曰:‘皿虫为蛊。晦淫之所生也。臬桀死之鬼亦为蛊。”“蛊毒恶疰”与“鬼毒恶疰”皆是指由腹中积虫和毒素淤积所致疾病也。非“鬼疰恶毒”之误乙也。

“恶”在英藏敦煌残卷S76中的字形为“”。“为‘恶之异体。《金石文字辨异·入声·药韵》:‘恶,俗作。引〈隋龙藏寺碑〉及安阳隋人残经刻,恶皆作。《干禄字书·入声》:‘、恶。上俗下正。”按《玉篇·心部》《广韵·入声·铎韵》皆谓为恶之俗字。恶甲骨文、金文字缺。“小篆恶:从心,亚声,本义作‘过解(见说文许慎著)。”“恶”在“鬼毒恶疰”中也并非使用本义。在《正中形音义综合大字典》中“恶”的第五义项:“垢秽曰恶。‘有汾浍以流其恶。(左·成六年)”[4]。此意更加接近于“鬼毒恶疰”的中恶的含义。“鬼毒恶疰”中的“恶”表垢秽淤积和腹中虫积。

“疰”在英藏敦煌残卷S76中的字形为“”。“甲骨文表示人体某部位有病痛,一般用‘(疒——既后代的疾)这个词。偶尔也用‘(不安)这个词组表示身体不适,如‘(王腹不安——王的腹部不舒服)”[6]。象一个人躺在床上。疾几乎包括了后代所说的各种急、慢性疾病,范围相当广泛,相当于现代一般意义上说的“毛病、生病”。“疰”属于 “疒”部,表疾病意。许慎《说文解字》未收“疰”。

“疰”“注”“住”均是照三,候部。注甲骨文字形“”[7]象往器皿中注水。“小篆注:从水、主声,本义作‘灌解(见许慎说文著)”。在《正中形音义综合大字典》中“注”的第六义项:“聚。‘兽人及弊田令,禽注于虞中。(周礼·天官)”[4]“住”在《广韵·遇韵》:“住,止也。”“疰”在“鬼毒恶疰”中当作“滞留、聚集”之意解。“疰”和“恶”意义相近,同义组成“恶疰”表三虫积于腹和五痔积于体。

“杀鬼毒恶疰”可作“止虫积腹痛,润肠通便”之意解。

宋代寇宗奭的《本草衍义·榧实》:“榧实,大如橄榄,壳色紫褐而脆,其中有一重粗衣,其仁黄白色,嚼久渐甘美。五痔人常如果,食之愈,过多则滑肠。”[8]其中“滑肠”乃是与“滞留、聚集”相反之意。再有清人叶天士著《本草再新·第五卷·榧子》:“治肺火,健脾土,补气化痰,止咳嗽,定呵喘,去瘀生新。”[9]“杀鬼毒恶疰”即中的“去瘀生新”。

故“鬼毒恶疰”不应该断为“鬼毒,恶疰”,也不是“鬼疰恶毒”的误乙。“恶疰”乃指三虫积于腹和五痔积于体,“鬼毒”乃至腹中淤积滞留之虫和五痔所带来的疾病痛苦。“鬼毒恶疰”并非两种疾病或两种病因,而是一个语意单位,所以不应该断为“鬼毒,恶疰”,也不是“恶毒鬼疰”的误乙。《食疗本草·棐子》应点校为:“棐子,平,右主治五种痔,去三虫,杀鬼毒恶疰。”

注释:

[1]马如森:《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2页。

[2][宋]娄机撰:《汉隶字源》,毛氏汲古阁,明末刻本。

[3][清]顾蔼吉:《隶变》,北京:中华书局,1985影印版。

[4]高树藩:《正中形音义综合大字典》,台北:正中书局,1979年版,第796,504,821页。

[5]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第117卷本草经疏辑要》,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381页。

[6]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59页。

[7]刘钊:《新甲骨文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2页。

[8][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卷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9][清]叶天士著,陈修园评:《本草再新》,卷五,上海:群学社印,1939年版。.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梁]顾野王撰,[宋]陈彭年等修订.大广益会玉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王五云.覆宋本重修广韵[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4][唐]颜元孙.干禄字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5]尚志钧.食疗本草[M].合肥:安徽科学出版社,2003.

[6]刘敬林.敦煌文献《食疗本草》补校[J].上海:中医文献杂志,2007,(01).

(刘利娜 重庆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4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