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经济学经典著作阅读引导

2016-05-30 08:36靳卫萍
亚太教育 2016年29期

靳卫萍

摘 要:本文从宏观经济学教学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之一——新古典理论总量生产函数中的异质资本加总难题入手,借鉴了琼·罗宾逊夫人和梅纳德·凯恩斯等人的经典著作,提出了“自己的利息率”和资本加总的方法,并且表明了货币经济的基础。实践证明,将宏观经济学教学与经典著作阅读结合起来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自己的利息率;资本加总;货币利息率

尽管社会科学有很多领域存在激烈的争论,但是像经济学、尤其是宏观经济学存在如此众多的争论也是非常少见的。在笔者多年从事的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经济学难题或争论,当然,绝大多数教材没有办法展现太多的争论及其解决的办法。因此,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尤其是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进度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了解诸多难题展开的讨论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以资本加总为例,分析一下如何通过经典阅读解决难题、启发学生思考。

一、资本加总难题

笔者教授的课程主要围绕各个层次的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在微观经济学中,居于主流经济学地位的新古典理论以生产函数作为基础,建立了以资源稀缺性为前提假定的资源配置理论,在要素进行选择是起决定作用的是两种要素的相对价格而不是绝对价格。等到学生进入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后,学生们面临的则是总量生产函数。对于生产函数和总量生产函数二者的区别,以及如何从单一产品生产函数转为总量生产函数,由于在主流经济学的课本中并未对此有说明,学生们经常是一头雾水,甚至丧失学习兴趣。此时,为了弥补课本缺陷,适时地引导学生阅读经济学经典著作是十分必要的。

1953年,琼·罗宾逊夫人发表了《生产函数和资本理论》中对于主流经济学中使用的总量生产函数提出了质疑,并由此引发了著名的剑桥资本争论。罗宾逊夫人认为,新古典理论的假定和推论只能在单一产品模型中使用,并不能通过加总异质的资本品而用于总量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新古典理论对于现实的异质品模型的解释或其以总量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学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然而,这一逻辑矛盾至今也没有被澄清,尤其是异质资本品的加总问题。资本品的一种计量方法是依据生产资本品所需要的直接和间接的劳动时间,把经过适当鉴定的劳动质量与不同的已知利润率结合起来。这样的方法看似可行,但用劳动计量是有很大局限性的。正如把资本品叫做“实际资本”的琼·罗宾逊(1956年)的分析以及斯拉法(1960年)所指出的那样,离开分配与价格就不可能得出资本作为一种可以计算的量的任何观念。

面对宏观经济学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我常引导学生多读一些经济学经典著作,有意识地让学生们更多地以思辨性的方式学习宏观经济学。例如,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给出的自己的利息率的概念,并在无意中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资本加总的方法。

二、自己的利息率和加总

“一件商品的自己的利息率(own rate of interest)”这个概念,是斯拉法1925年在评论哈耶克的《价格与生产》一书时提出来的,但并未予以命名。费雪在1930年发表《利息理论》一书中提到,“所以在理论上,有多少种价值不同的商品,也就有多少种不同的利率(以实物表示)”(原文加着重号)①。受到斯拉法的启发,凯恩斯在《通论》中专门写作了一章来讨论货币的作用。

凯恩斯首先给出了有关货币利率的一个命题:“所谓这里所说的货币利率指的就是将一笔在未来交付的这些货币减去其货币现在的实际价格,利用此种差数作为分子,利用现在的实际价格作为分母部分,化成所谓的百分比。如此,在各种资本当中均存在着所谓的货币利率。”②在这些均衡模型当中添加时间部分,这个时候此种商品就能够拥有属于自身的利息率或者是期货实际价格。凯恩斯以小麦为例,假定其为资本品并计算出了自己的利息率。在这里。自己的利息率其实就是这种商品本身的期货价格。假设未来有一个和供给价格联系在一起的变化,自己的利息率由此把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结合起来。用公式表明为:

上式中,、、分别表示自己的利息率、期货价格和当前价格。

凯恩斯在《货币论》和《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里都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加总基础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只有货币单位的工资才能进行加总,由此作为其宏观经济学和货币理论的基础。显然,货币的作用已经超越了古典经济学的货币中性。然而,不管是凯恩斯还是斯拉法,尽管他们都对自己的利息率进行了分析,并没有明确表明可以使用自身的利息率来描述相关问题。不过,此种问题针对资本理论争辩的逻辑来说是十分关键的。

在了解了上述文献资料之后,笔者引导学生进行简化分析。如果拥有两种不一样的商品,第一种商品就是黄豆,第二种商品就是绿豆。这些产品不只是能够进行消费,还能够应用在资本品当中;应用在这些资本品的过程中会由这些新古典生产函数对于该数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因为这些商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两种不一样的商品在一定时间当中其利息率也是有所差异的。如果大家对于这两种商品消费的时间有所偏倚,就能够获得这些商品应用在资本品的跨期均衡模型。并没有所谓的比较统一化的利息率,由于这两种产品均有着自身的利息率。为了加总,一个能够运用的方式就是选取某种商品自身的利息率视作利息率这种产品的收益率去贴现第二种商品的实际收益率,能够取得第二种产品的“资本化的实际价格”。所应用的贴现率公式:这些资本品的实际价格和其实际收益益除以利息率是完全相等的(,K代表资本存量实际价值,R代表这些资本品的实际收益,代表所谓的利息率)。在有两种以上的资本品时,可以运用某种利息率来贴现这些资本品的实际价格,进而获得比较统一化的这些资本品的实际价值。

必须进一步说明的就是,上述总量加总对新古典的分配理论缺乏意义,因为选择的标准变了总量则会随之变动,所以这种加总是混乱和无意义的。从使用上看,似乎加总也无用武之地。由于在这些异质品模型当中对于资源高效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就是所谓的相对价格,并不是绝对价格,这里的相对价格和实际收入分配时相同的,并不必采用总量生产函数来代表加总之后的宏观实际变量。还能够运用时际均衡剖析方式,之后随表选择某种商品自身的利息率来获取加总之后的这些宏观变量,这里的变量主要涉及由这些总量生产函数所代表的实际利息率、工资利率等。这两种所谓的利息率,第一种是代表收入分配比重的资本的边际实际生产水平,第二种是代表资本关系当中比较统一化的货币实际利息率,而后一种才是真正决定宏观总量变动和比例的因素。也就是说,宏观经济当中的这些统计资料和生产函数所发挥的技术关联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其仅仅能够对于社会关系起到决定性作用。实际上,新古典学派的理论把统计指标完全嫁接到总量生产函数中,并且通过求解各种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而得到要素的分配份额是不妥当的。

作为基于宏观基础的实际变量,通常利息率在这些均衡模型当中并没有现实意义。主要是由于,大家在进行消费的过程中的时间偏好的时候不必须对于这些资本品的边际生产水平进行充分考虑,之后才可以决定比重进行一定积累。不过,此种选择仅仅可以按照大家商品或者是偏好和它们的生产率进行选择,而非根据一般利息率。之前所探讨的利息率与宏观变量仅仅是为了剖析而创造的。假设大家想要在这些均衡模型当中获得一般利息率,能够在大家按照这些微观生产函数与消费爱好之后展开实际选择,之后选取某种商品自身的利息率视作一般利息率,进而获得货币实际变量。

上述获得了此种加总异质品的方式。能够这样说,此种加总方式或者是价值测量方式就是异质品模型要取得统一化利息率的一种方式。在新古典一般均衡模型中,资本品的价格和一般利息率是两者共同决定的。所包括的相关问题就是,此种由宏观变量所代表的比重关联,没有办法代表大家进行消费的时间爱好,也没有办法代表这些要素的稀缺性特征。主要是由于,一般利息率仅仅是大家随便选取的某种资本品的自身的实际利息率,并没有代表这些“总量资本”的边际实际生产水平。并没有办法视作资源进行高效配置的指数部分。不过大家能够将某种商品的自身利息率视作一般利息率,能够获得的这些商品价值总数视作“宏观变量”。此种意思指的就是这些异质品的总共价值。与此同时,能够获得按照实际价格进行计算的实际增长率。并且此种宏观变量的实际增长率和自身利息率是大致相同的,与此同时,这些资本品的实际价值和收入流量能够由某种商品发挥决定性作用。还需要说明的是,选择不同产品自己的利息率作为一般利息率,那么经济增长率、资本存量价值和收入流量也不同。

三、凯恩斯的货币利息率——“利率之王”

根据上述的分析,任何一种产品(资本品)都有自己的利息率。但是,究竟应该使用哪种物品的自己的利息率作为衡量其他物品利息率的实际标准呢?在文章《通论》当中,凯恩斯提出,因为这些货币自身的利率是很难降低的,与此同时,如果能够出现最新的资本,其边际率要满足本身利率的最优化,因此这些货币的利息率就是所谓的“利率之王”,能够对于其他的利率进行一定的支配。③

凯恩斯之后剖析了货币和其他资产不同之处,以更清晰地表明货币的这种特性。第一,在生产中大部分的资产不管是否用于生产或相对价值是否改变,其价值均会引起成本开支的发生,而且这种资产需要有保藏费;第二,这些拥有资本的人员能够随便支配有关资产,并且有着便利性特征和安全性特征。但是,这里所谓的货币资产不仅需要极少的保藏费,而且还有比较灵活性的提升价值的实际空间。最为关键的就是,因为这些货币的生产弹性基本上为零,这些货币自身利息率是最为适宜的一般利息率,可以在相关模型当中代表计量的位置。④因此,货币自己的利息率是最适合作一般价值标准的。

为了证明上述命题,凯恩斯提出了货币的三种特性:“货币的第一种特点就是:不管是在较长阶段或者是较短阶段当中,假设只是针对私人公司来进行考虑,不考虑金融环境,那么此种货币的生产弹性基本上为零”,⑤也就是此种货币的生产弹性小且不容易生产,当货币的价格(用工资单位计算)提高时,雇主们不能随意用其所雇劳力,转而增加货币之生产。“此种货币的第二种特点就是:此种货币存在的替换弹性基本上为零。”⑥换言之,当这些货币所存在的交换价值提升的时候,大家没有想要采用别的因素来取代所谓的货币,就算是存在着此种状况,此种货币能够应用在工艺之上。不过此种范畴是比较小的。这里的第三种特点就是,“此种货币有着各式各样的特点,让其能够达到比较灵活的状态,所以经常会在某种场合出现,特别是当实际利率降低至一定水平的时候,就算是这些货币总量和别的财富相比较有所提升,这里的利率不会发生敏感反应。”⑦由于货币这三种不同于其他资产的特性,货币利息率的重要性体现出来。紧接着,根据货币的这些特性,凯恩斯提出了使用货币政策的方法,即“假设这些资本的边记录是处于不变状态,其灵活性也是不会变化的,那么解决方式,就是增多货币的总数,或者是使货币的实际价值提升,让这些定量货币所可以提供的货币实际劳役(money-services)增加。”⑧

综上所述,货币的特性和它自己的利息率表明了货币的本质特征:这些在货币经济发展过程中,全部契约均采用货币来进行一定规定。比如。这些劳动人员工资一般是采用货币来表示,当工资报酬和别的资产其实际价值发生变化的时候,其货币实际价值不会发生变化,仅仅当货币可以当做交易方式。从契约的层面来分析,此种货币主要是视作计量方式,尤其是和工资契约进行一定关联。所以,这些货币的偏好性特征并不只是依托技术因素、心理原因或者是不确定性因素,并且在本质上市依托货币经济机制和货币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1]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货币论[M].上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费雪·利息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柳欣.资本理论——有效需求与货币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Robinson,J.Th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London:Macmillan.1956.

[6]Sraffa,P.Production of Commodities by Means of Commodities.Prelude to a critique of economictheor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0.

注释:

①费雪.利息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3。

②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89。

③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90。

④Davidson,P.Post Keynesian Macroeconomic Theory.Edward Elgar Press,1994;Fletcher,G.A.the Keynesian Revolution and its Critics.Macmillan,1987;Lawlar,M,S. The Own-rates Framework as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General Theory:A Suggestion for Complicating the Keynesian Theory of Money,in J.B.Davis(ed.).The State of Interpretation of Keyne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4;Rogers,C.Money,Interest and Capital:A Study in the Foundations of Monetary Theor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⑤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95。

⑥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96。

⑦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98。

⑧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99。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