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大学生学习责任意识的培养途径研究

2016-05-30 09:26付婷婷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8期
关键词:途径培养

付婷婷

摘要:具有学习责任意识的人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立和调整学习过程,主动保持持续、终身的学习状态。通过对学习责任意识的培养可以提高大学生素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95后”大学生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通过创造以学习为责任的大环境,强化大学生的学习主体责任意识和角色意识等途径可以培养其学习责任意识。

关键词:学习责任意识;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054-02

目前,在各大高校的大学生中存在这样一些现象:学习态度散漫,迟到、早退和旷课现象严重,既破坏教学秩序,也影响他人;课上打瞌睡、玩游戏,课后抄作业,临考试抱佛脚或者干脆就靠作弊达到考试要求。归其原因,是由于很多同学对学习的认知仅停留在考试、过关这一阶段,而没有真正形成学习责任意识,所以无法对学习产生主观兴趣和能动性。

“95后”大学生具有比较深厚的学习基础,是可塑性非常强的一代。但同时,他们抗压能力和学习适应能力较弱,表现为一旦在学习或生活上遇到困难就无法调整心态正确面对;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急功近利,不能保持稳定的学习状态。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责任意识就是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身的责任,学知识如同学习走路一样,教师、家庭都是辅助者,路还得自己走才行。

一、何谓学习责任意识

学习责任意识是指清楚学习的重要性并把学习作为一种应该承担的责任,自觉认真的通过参与、教授或体验获得知识、技术、态度或价值的过程,把学习责任转化为行动的心理特征。因此,具有学习责任意识的人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立学习目标,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选择合适的学习地点和学习方式,实时监控学习过程、检测学习效果,并主动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保持持续、终身的学习状态。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经就提出过一个观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同时又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指只有把学习当成真正的乐趣,才能够促使自己不断地去钻研和探索,增长知识、提高能力。而要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就要先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周恩来同志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便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心理学家斯滕伯格认为:成功的学习者是主动的,有目标导向的,具有学习责任心的个性特点的。麦基也说过:一名知道他应该做什么并乐意去做的学生,比起一名不知道做什么的人会表现的更好一些。由此可见,学习责任意识是一种内驱力,促使人们主动去获取与自身成长密切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二、培养大学生学习责任意识的必要性

1.培养大学生学习责任意识是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国家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历史发展的规律印证了民族的兴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一代的综合能力,学习始终是能力提升的基础,只有具有学习责任意识的大学生才能够主动和自发的学习,充分履行社会责任,才能更好地推动国家的繁荣富强。

2.培养大学生学习责任意识是推动社会文化氛围的需要。大学生是国家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来社会的主体人群。而个人是社会的细胞,个人的学习责任意识的形成往往与所处的社会文化氛围密不可分,他们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文化道德素质必定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文化氛围有着显著影响。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责任意识,能够让大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思想、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对社会文化氛围必定产生推动作用,最终达到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把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这一个重要目标。

3.培养大学生学习责任意识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虽然从总体上来看,青年大学生充满朝气、积极向上,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意识,从而导致了很多大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更多的表现出一定的情绪化和功利化倾向,而没有把个人的学习与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复兴联系起来,没有把学习作为必须承担的责任,这将严重的影响到大学生个人长期的发展。《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落实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求。”培养和提高学习责任意识有利于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选择合适的学习地点和方式、有效的监控学习过程、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检查评估并能够主动的调整学习策略,实现自觉—自发—自主的学习。

4.培养大学生学习责任意识是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需要。由于前人对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研究较多,但对于学习责任意识还没有明确的界定和总结,而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学习责任意识方面也存在很多薄弱环节。本课题希望能通过调查和研究,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一个总结,并寻找更具有实践性和可行性的方法途径,提升大学生对于学习的理解并转化为责任意识,从而使大学生热爱学习,能够自觉地去摄取知识、探索未来,让大学生能够更快地成熟起来、更好地提升自我,同时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高校学风建设。

三、培养“95后”大学生学习责任意识的策略

1.创造以学习为责任的大环境。马克思主义认为,客观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必然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具体反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来说是影响巨大的,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社会上很多不良习气让大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偏差,所以,我们迫切的需要在高校创造一个以学习为责任的良好环境。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提高学习风气建设、树立优秀学习典型等活动都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此同时,针对“95后”大学生的特点,还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方法,邀请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对学生学习的责任意识进行强化,带领大学生进入社会并深刻了解社会现状,让大学生认清自身的历史使命,从而达到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责任意识的目的。目前,我国正大力提倡建设学习型社会,倡导大家多阅读经典好书,正行为、提素质,在大学生中也应该提倡多读历史、多读文学经典作品,让学习与阅读成为一个人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2.强化大学生的学习主体责任意识和角色意识。大学生的身份特殊,他们处于学生和社会人的中间阶段,处于学习状态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阶段,这一阶段若正确的引导,便可以使大学生在学习中具有主体责任意识和角色意识,形成长期的学习责任意识。“95后”大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但是在学习责任意识方面还较缺乏。通过对他们角色意识的引导可以让他们认识到学知识如同走路,教师只是辅助者,路还是要自己走。大学生要意识到是“我要学”而不是“家长老师要我学”,从而摆正自己的位置。因此可以通过对学生开展学习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情况,激发其深层次对学习责任的认知,培养和强化学习责任意识。

3.引导大学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明理”等要求,其实就是学习最根本的追求,因此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自己,培养以爱国主义情怀为基础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责任意识。“95后”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后经济不断发展的年代,大部分学生家庭生活中没有太大的生活和经济压力,对来之不易的生活就没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因此要多组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活动,比如参观一些历史博物馆,加深他们对历史的认识,深刻了解现在的生活是以前的仁人志士长期浴血奋战换来的;同时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和重担,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让他们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实现科技兴国,才能让中国实现真正的大国崛起,最终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学习责任意识。

4.开放完善教学实践环节培养和提升学生学习责任意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且使之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目前的新的教学思想,很多高校也在提倡和实行,但在实行时鉴于教学时间紧张或者实践场地有限等原因,往往给予学生的自由度并不高。这一问题有待于高校在硬件设施上面有所提高,因此要在教学实践环节中赋予大学生权利,扩大他们的学习自由,把时间留给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师只负责布置主题任务和检查成果,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学习潜力,既能取得很好地学习效果、提升学习质量,又能给予大学生更大的空间和时间用好奇心、求知欲去推动学习责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2]4号.

[2]李冰梅.You Teach or I Come to Learn——一份关于大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4).

[3]Robert J.Sternberg&Wendy M.Willians.教育心理学[M].张厚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408.

[4]王欣欣.强化大学生学习责任意识[J].法制与社会,2011,(01).

[5]周燕.大学生成人教育初探[J].思想战线,2009,(S2).

[6]石琛琛,史志芳.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J].科技信息,2011,(18).

[7]张新舟.试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J].科技资讯,2007,(33).

猜你喜欢
途径培养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