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高等教育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2016-05-30 09:21白敏赵书静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8期
关键词:学生

白敏 赵书静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由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目前正朝着普及化教育的方向发展,因此,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因素成为人们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影响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影响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因素主要分为六大类: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制度因素、经济因素、信息因素和学校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影响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主要因素,并且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个人高等教育教育;选择影响因素;学生

中图分类号:G52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064-02

一、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含义及其研究意义

(一)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含义

通过查阅文献可以发现,个人教育选择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通俗的讲,我们每天都面临着种种选择,选择指在各种可能之间进行的挑战。在这个意义层面上,我们可以将个人教育选择定义为:在教育消费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支付能力购买教育机会时对教育机会的类型品质等进行的一系列选择。那么,个人高等教育选择可以说是受教育者及其家庭在拥有受教育权利的基础上,在可能性条件的约束下,对不同种类、范围、形式、质量的高等教育的挑选,它关注不同的家庭背景、经济文化背景、社会阶级、地域、性别的人如何在不同种专业、层次、质量的高等教育中的挑选情况。

(二)对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研究的意义

对于个人而言,通过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引导人们很好地进行高等教育选择。对于高校而言,有助于准确、客观地看待目前高校学生的整体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可以清楚地了解影响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主要因素以及动机和想法,为以后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提供了可靠依据。

二、研究样本和方法

(一)研究样本

为了更好地研究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因素,本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高校(非“211”和“985”高校)的3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查阅前人的研究,并结合自身的亲生体会和对学生的访谈找到可能影响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各种因素,为设计调查问卷奠定坚实基础。当然,影响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可以大体把它们分为六大类(如表1所示)。

2.问卷调查法。根据上述的影响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因素,设计出合理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占的权重。

3.统计分析法。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得出研究结论。

三、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

对回收的30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一)经济因素

本次调查采取四组指标反映经济因素对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一是家庭的年人均收入状况;二是在报考志愿时,奖助学金对学生报考学校的影响;三是在报考专业时,是否考虑了就业前景;四是在报考学校时,国家对师范生的优惠政策是否对学生有影响。

1.年均收入的影响。在30名学生中,年均收入在5000~10000元之间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为23.3%,年均收入在10000~15000元之间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为50%,年均收入在15000~20000元及以上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为26.7%。由此可见,这方面的经济因素是影响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一个关键因素。粗略计算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教育成本,只有年均收入在大于10000时,才能支付起上学所需的最基本费用。

2.学校奖助学金的影响。在所得的数据中,20%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奖助学金对自己没有影响;16.7%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奖助学金对自己有一定的影响;63.3%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奖助学金对自己影响很大。可见这方面的经济因素对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很大。

3.在报考专业时,是否考虑了就业前景。高达83.3%的学生在进行个人高等教育选择时,考虑到自己今后的就业前景;16.7%的学生在进行个人高等教育选择时,没有考虑到自己今后的就业前景。可见,这方面的经济因素是影响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关键因素。

4.报考学校时,国家对师范生的优惠政策的影响。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国家师范生的优惠政策对76.7%的学生没有影响。在分析问卷时,我们不难发现,男生的比例为76.7%,女生比例为23.3%,所以这方面的因素是与性别相关的。

(二)社会因素

本次调查采取四组指标反映社会因素对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一是家庭居住地;二是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三是是否是独生子女;四是报考学校的地理位置。

1.家庭居住地。56.6%的学生来自农村,26.7%的学生来自县城,16.7%的学生来自市区。这说明这方面的因素对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不大。

2.父母受教育程度。在参加调查的学生中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如表2所示。从表2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现在家长接受教育的意识已经显著提高,所以这方面的因素对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不大。

3.是否是独生子女。在30名学生中,36.7%的学生是独生子女,63.3%的学生不是独生子女,所以这方面的因素对个人高等教育选择几乎没有影响。

(三)个体因素

本次调查采取三组指标反映个体因素对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一是个人的性别;二是高中时所就读的学校类型;三是在大学报考专业时,是否是自己的意愿。在这30名大学生中,男生的比例为76.7%,女生比例为23.3%;高中时就读在重点学校的学生占73.3%,非重点高中的学生占26.7%;在报考大学专业时,60%的学生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的专业。可见,在进行高等教育选择时,就读在重点高中的学生进入大学的几率要比在非重点高中读书的学生的几率大,并且多半的学生都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的高等教育专业的选择。

(四)信息因素

本次调查采取一组指标反映个体因素对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即在报考专业时,获取学校信息的渠道是否通畅。63.3%的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畅通,也就是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发展,学生大多能获取学校的相关信息,所以这方面的因素对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不大。

(五)制度因素

本次调查采取一组指标反映个体因素对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即在报考学校时,国家的定向招生政策对学生是否有影响。80%的学生没有受这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这方面的因素对学生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小。

(六)学校因素

本次调查采取二组指标反映个体因素对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一是在报考学校时,是否考虑了学校的性质(如“211”、“985”院校);二是在报考学校时,学校的师资队伍以及教学质量是否影响学生对学校的选择。63.3%的学生在进行高等教育选择时考虑了学校的性质,并且有70%的学生对学校的师资队伍也是很看重的,所以学校因素对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较大。

四、结论

综上所述,经济因素、学校因素、个体因素是影响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主要因素,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经济因素。由于个人在进行高等教育选择时面临复杂的情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学生在进行高等教育选择时会出现迷茫和困惑,甚至受到有偏见的、错误的选择指导思想的误导,这对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产生了损害。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高等教育选择时,充分考虑个人方面的因素,不能一味地考虑经济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是成正相关的,如果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感兴趣,那么就会对学习或工作充分地思考,全身心地投入,执着地追求,学习动机强,学习效果当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参考文献:

[1]王远伟.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2]廉枫.城市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选择与影响因素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06.

[3]王远伟,高巍.经济因素对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J].教育学报,2007,(04):83-91.

[4]王梅.个人高等教育消费城乡差异影响因素调查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亲爱的学生们,你们并没有被夺走什么
“学生提案”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