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顺应性角度分析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语码转换

2016-05-30 10:58侯斌华祖玉贞
校园英语·中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语码转换语用功能

侯斌华 祖玉贞

【摘要】语码转换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的普遍现象,很多语言学家对此很重视并做了许多研究。语码转换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通过语言顺应论的提出,有了一个更新更广阔的研究平台。语言的使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语言选择和顺应的过程。本文以语用学顺应性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河南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语码转换,从顺应论的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心理动机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者语码转换的顺应性。

【关键词】河南方言 语码转换 顺应理论 语用功能

一、语码转换

语码是指人们用于交际的任何符号系统,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是一种方言或语体语。语码转换(code switching)是一种语言现象,是指持双语或者多种语言的人在具体的交际活动中根据具体的场景以及自己交际的实际需要而进行的语码调整或转换。换而言之,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把随社会领域或角色的变化而发生的从一种语码转为另一种语码的情况,称之为语码转换。很多社会语言学认为言语、语言、俚语、方言等都是语码。

二、语码转换的顺应性

1999年,瑞士著名语言学家、国际语用学秘书长Jef Verschueren 在出版的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语言学理论—语言顺应论。在他看来,语言使用是语言发挥功能的过程,换句话说,语言的使用是语言使用者根据交际语境的需要,不断选择语言,以此来达到实现交际意图的过程。在这里,顺应就体现为语言的使用环境和语言结构选择之间的相互适应。语言的选择与语言的顺应密切相关,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只是手段,语言的顺应才是目的。不管这种选择的原因出自语言内部还是语言外部,也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进行的选择,语言选择都是语言使用和语言理解的本质之一。

2004年,于国栋提出了语码转换的顺应性模式。他认为,语码转换是一种具体的语言选择,交际者实施语码转换的目的是顺应具体语境因素,从而有意识、有目的地顺利完成交际。

三、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

河南人口众多,作为北方官话,由于以往的战争、经济活动、人口迁移和其他原因,使得河南方言涵盖的区域很广,其中主要包括河南省98个市县、河北省2个市县、山东省31个市县、山西省28个市县、安徽省22个县市。河南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词汇和语义上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十分复杂,主要是由于长期的历史发展。河南方言仍然属于北方的地方话。用词和普通话的区别不像南方的那么明显,语速也不快,主要是音调的区别。河南方言一般没有二、三声的音调,多以一声和四声发音。音调感没有普通话平仄变化那么明显,声调很平时,没有过多的变化。比如,“舔”在普通话里是上声,但是在河南方言里,读作阴平。有些河南方言在普通话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如,河南方言中的“谷堆那儿”是“蹲下”的意思,而普通话中并没有相对应的词。在语义中,河南话中的“喷”有“聊天”的意思,也有“胡说,说大话”的意思,而在普通话中的意思是“液体、气体、粉末等受压力而射出”。例如:有时间了咱们喷喷吧!(有时间了咱们聊聊吧!)别听他瞎喷。(别听他瞎说。)

四、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

于国栋在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用学角度出发,进一步指出了语码转换者在进行语码转换时的目的和动机,即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在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语码转换顺应性理论中,也体现在了这三个方面。

1.语言现实的顺应。对语言现实顺应的语码转换,是为了实现交际而引起交际者对两种语言的使用,主要是因为语言本身的因素,这种语码转换是完全基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而发生的。受一些社会习俗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一种语码并不一定能在另外一个语码中找到相对应的词,这时就需要语码转换来实现交际。比如,在河南方言中就有一些没能和普通话对应的词,这种语码转换的现象就体现了语码转换对语言现实的顺应。

例如:

小明(普通话):“奶奶,你怎么了?”

奶奶(河南话):“俺类不老盖儿疼类很。”

小明(普通话):“什么?”

奶奶(普通话):“我的膝盖特别疼。”

在河南话中,“俺”的意思是“我”,“类”相当于“的”,“不老盖儿”与普通话中的“膝盖”相符,“疼类很”是“疼得很,特别疼”的意思。在这个句子中,小明的常规语码是普通话,奶奶的常规语码是河南话,在小明问奶奶怎么了的时候,奶奶用河南话回答他,但是他却没有理解,这时,奶奶就将河南话转换成了普通话来回答,根据现实的需要转换了语码,这才使对话得以顺利进行。

2.社会规约的顺应。不同的语言反映不同社会文化、习俗以及由此形成的规约,出于对两种语言各自的社会文化的考虑和尊重,交际者会考虑使用语码转换来满足顺应社会规约的需要。而社会规约在这里主要指某个社会中被大多数成员认为是能够被接受的、符合常规的行为和思想方式。人类是社会性动物,语言的使用者也是生活在具体社会中的人,因此他们的语言行为会受到社会规约的约束和制约。在日常交流中,说话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守社会规约以满足社会期望并避免尴尬。一些社会规约是普遍的,而一些是社会和文化特有的。

例如,张三和李四在单位聊天:

张三(普通话):“你刚才去哪儿了?”

李四(普通话):“单位组织体检去了。”

张三(普通话):“聽说赵五的父亲体检查出来的结果不太好?”

李四(河南话):“白说了,他爸前两天老了。”

这个对话中,张三问了一个关于赵五父亲身体状况的敏感话题,而李四为了避免让赵五听到,就将普通话的语码转换成了河南话。“白”的意思是“不要”,“老”在河南方言中有年龄大的意思,同时也表示人去世了。这里的语码转换避免了一些尴尬,体现了社会规约的顺应。

3.心理动机的顺应。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存有一定的交际目的,这些交际目的也影响着交际者选择不同的语言语码和交际策略。也就是说,交际者的目的仅决定人们说什么还决定人们怎么说。交际目的包括很多方面,例如,交际者使用语码转换可以达到制造幽默、与别人拉近距离、礼貌、追求时尚等预期的效果。因为这种语码转换是交际者为了实现自己特定的具体的交际目的而采用的一种积极主动的交际策略,那么为了顺应交际者的心理动机而出现的语码转换被定义为主动顺应。

例如:

售货员(普通话):“您好,买鸡吗?”

顾客(河南话):“恁类鸡会嬎蛋(fàn dàn)吗?”

售货员(河南话):“咋不会嬎蛋类,清到起来还嬎俩类。”

顾客(河南话):“那中,俺要一只。”

上述例子中,河南方言“嬎蛋”意思是“禽类下蛋”,“恁”就是“你”的意思,“清到起来”表示“早上”,“中”在河南话中表示肯定,可以。刚开始售货员用普通话与顾客交流以示郑重,当发现顾客的常规语码为河南话,又换用河南方言与其交流,以示亲切。售货员的目的显而易见,他是为了使用同一语码的顾客有亲切感、拉近双方距离、以达到促销目的。总的来说,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要进行语码转换,是为了接近或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这也是一种有力的交际策略。

五、结论

本文在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的基础之上,根据于国栋提出的语码转换的顺应性模式,来分析河南方言及普通话的语码转换现象。从顺应论的观点来看,语言和语言使用的语境之间是一种相互顺应的关系。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语码转换,是人们为了顺应特殊的语境所采取的一种交际策略。总的来说,河南话与普通话语码转换的顺应能给人们的生活和交际带来诸多的便利与和谐,尤其是因为河南人口在全国的流动性,在交际过程中人们只有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灵活地选择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实现交际的和谐,避免冲突。

参考文献:

[1]Jef Verschueren.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 Arnold,1999.

[2]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增订本)[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195:199-200.

[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何自然.于國栋.语用学的理解- Verschueren 的新作评介[J].现代外语,1999,(4).

[6]姜望琪.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J].当代语言学,2004, (1).

猜你喜欢
语码转换语用功能
语用失误与外语教学
顺应模式指导下的教师语码转换在词汇教学中的功能分析
关于大学英语语音的语用研究
浅论顺应论视角下医学院校双语教学的语码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