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特·本雅明翻译理论述评

2016-05-30 15:42许译申
校园英语·中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沃尔特本雅明

许译申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译者的任务》一文,对沃尔特·本雅明的翻译理论和观点展开述评,系统地分析和探讨了“纯语言”、“理想的翻译”、“忠实原则”、“原作与译作的关系”、“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等出现在上文中关于沃尔特·本雅明的诸多翻译思想,表明其翻译理论及观点对传统意义上的翻译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同时也为我们理解和进行翻译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与众不同的视角。

【关键词】沃尔特·本雅明 《译者的任务》 纯语言 可译性

沃尔特·本雅明可谓是德国翻译史、乃至世界翻译史上一位独树一帜的翻译理论家。他一反常态,对传统翻译理论、观点提出质疑、挑战,并根据自己多年的翻译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翻译思想。沃尔特·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提出了诸如“纯语言”、“后来的生命”、“可译性”、“不可译性”等重要概念,并阐述了蕴含其中的独特的翻译思想。

一、 沃尔特·本雅明本人

沃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20世纪上半叶德国翻译研究史上最有建树、影响最大的散文作家、文学批评家和语言哲学家。其翻译理论和观点丰硕、新颖,与传统意义上的翻译观与众不同、甚至相去甚远,自成一家。

沃尔特·本雅明本人翻译了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诗集《巴黎风貌》,并于1923年为此写了一篇题为《译者的任务》(或称《翻译的课题》)(Die Aufgabe des Ubersetzens)的序言。本雅明在该序言中提出了自己独特、新颖、与众不同的翻译理论和观点。

二、 沃尔特·本雅明翻译理论述评

1.纯语言。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中对“纯语言”的定义为:所有超历史的语言间的亲属关系都存在于每一种语言各自的整体意指之中—然而,这种意指不是任何单一的语言可以通过其自身实现的,而只能通过各种语言一切互补的意指集合来实现,这个意指集合即是:纯语言。

众所周知,语言因历史、地理、人文等因素的差异而不同,但所有語言都是为“交际”服务的。揭开语言之间差异的外衣,纯语言即为它们共同的东西。换言之,纯语言是语言的本质性东西,它普遍存在于所有语言之中,但与此同时又隐藏于各种语言之中。于译者而言,寻找语言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译者的任务。因此,译者的任务就是找出纯语言。但另一方面,纯语言本身并不会体现,译者找出纯语言的最好方法就是翻译,利用翻译将纯语言展现出来。

2.最理想的翻译法。在本雅明看来,最理想的翻译法是逐行对照式翻译,即逐词对译。“凡是伟大的作品,以最典型的《圣经》为例,其字里行间实际上都包含着翻译。如果用另一种语言逐词把原文写在每一行的下面,伟大的作品也就能完美地再现于译文语言中,原文的效果也就会在译文语言中引起反响。”换言之,《圣经》的隔行对照译本是一切译作的典范和理想。此外,逐词对译的翻译方法是为了挖掘原作中纯语言的东西,也因此是最理想的翻译方法。

综上所述,根据本雅明的观点,翻译是向“纯语言”慢慢接近的过程;而译者的任务则是尽可能地靠近“纯语言”,延续原作的生命。

3.忠实原则的界定。本雅明对“忠实”的界定为:“在译作中,对个别词句的忠实翻译几乎从来不能将该词句在原作中的本义复制出来。”

传统翻译理论认为翻译不是创作,因此译作须忠实准确地传达原作的精神风貌,并将“忠实”作为译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除此之外,译作还应完全复写原作的思想,这样才是对原作的“忠实”。但在本雅明看来,忠实于原作是永远无法实现的,任何翻译都一定是亚于原作的。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对此提出了挑战,认为译作与原作无“忠实”可言,并称“以追求与原作相似为其终极本质的翻译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原作后来的生命里——如果不是经历一种生命的改变和更新,就不能称之为后来的生命——原作已经发生了变化”。在这里,本雅明将译作喻为原作后来的生命,是原作生命的延续,是译作让原作重获了更新和新生,这与传统翻译理论中认为译作是原作的模仿有本质的区别。

4.原作与译作的关系。原文和译文的关系是翻译研究中不可避免的话题之一。传统翻译理论认为原作与译作是“模式→复制”的关系,但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却将二者理解为平等互补的关系,认为原作与译作享有同等的地位,打破了传统原文与译文的二元对立,废除了原作、译作之分。

由上可知,本雅明认为译者的任务是将不同语言之间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以及其中的关联展现出来,寻找语言的本质——纯语言。因此翻译并不仅仅是转换原作的内容、传达原作的风貌,因为上述内容和风貌只属于“信息”内容,并非译者所要展现的“本质”。换言之,在本雅明看来,译文并不是原文内容、意义等的再现和复制,二者是平等、互补的关系。

5.翻译不是译意思而是译形式;翻译不是为读者而作。在翻译研究或实践中,意译一直都被奉为翻译的准绳。而本雅明却明确地提出,翻译不应以原文的意思为根据,而应当详细地再现原作意思的表现形式。这是与传统翻译理论观点与众不同的翻译主张。此外,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还明确地反对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活动。他指出,“在欣赏艺术作品或艺术形式的过程中,观赏者的因素从未带给人什么收获,……然而艺术作品却从未关注过人对它的回应。从来没有哪一首诗是为它的读者而作的,从来没有哪一幅画是为观赏家而画的,也没有哪首交响乐是为听众而谱写的。”由此可知,本雅明将译作看作是一件艺术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必拘泥于传统译论的枷锁中、不必处处小心翼翼将读者对其译作的接受程度考虑在第一位,译者只需跟原作者打交道,丝毫也不必考虑读者的要求,因为既然译文为一件艺术品,其“观赏者的因素从未带给人什么收获”。

人们通常将一部优秀的译作定义为“忠实流畅得以至于读起来让人不觉得是翻译而就是原作本身”。但本雅明却对此表示异议。他说“真正的译作是透明的,它不遮盖原作,不挡住原作的光芒,而是让纯语言通过自身的媒介得到增强,更加充分地在原作中闪闪发亮”。本雅明主张译者应通过译作尽力展现语言之间的差异,并最终找到语言的本质——纯语言,且翻译的途径又可以使现存的语言最终迈向“纯语言”的理想境界,新的表达法也正是通过翻译催生出来的。

6.原文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本雅明的翻译观点继承了洪堡的唯心主义语言观,本雅明从该观点出发,论述了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问题。

在本雅明看来,翻译的可译性是指翻译的本质是回到原文,因为原文中存在翻译时所需的东西;翻译的不可译性是指原作中的某些单词、句子,甚至作者的意思都很容易被译者捕捉、传达,但原作中的一些本质的、灵魂性的东西却难以翻译出来,这就是翻译的不可译性。

简言之,原文的可译与不可译,取决于原文本身有无翻译的价值。本雅明认为作品有无翻译的必要,或者说,在这个作品中有没有值得翻译的实质性东西,才是决定一部作品可译与不可译的关键所在。对于某一作品,即使没有译作,也不可断言其不可译,只要事物本身具有要求人们不要忘记的实质,那么它就是可译的;否则该作品就是不可译的。

三、 总结

沃尔特·本雅明的翻译思想特立独行,不仅是德国翻译史、更是人类翻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的“纯语言”的概念,使我们了解到译者的任务是在翻译中尽可能地靠近“纯语言”、发掘语言间的共通之处,进而延续原作的生命;他的结构主义翻译理论,打破了原作者、原文至上的传统翻译观念;他对“忠实原则”的重新界提供给译者看待翻译的一种全新的视角;他对翻译的本质以及原文与译文的关系的独到见解也对传统翻译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沃尔特·本雅明对翻译理论独特诠释的论述、反传统的翻译观,使我们对翻译的本质有了全新的思考,也促使我们从另一个视角定位译者的任务,从而为我们进行翻译实践提供了全新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陈德鸿,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A].W.本雅明.论译者的任务[M].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2]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启迪:本雅明文选[M].北京:三联书店,2008.

[3]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Benjamin,Walter.1923.The Task of Translaor[A].1923.

猜你喜欢
沃尔特本雅明
本雅明《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学术研讨会召开
沃尔特·司各特诞辰250周年:他绝不只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小说家
朱姆沃尔特:武库舰残影
众生喧哗中的记忆星光——本雅明记忆理论及其视域下的《红高粱》
本雅明神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
原始表现主义的画像——沃尔特·米卡作品欣赏
试论本雅明式的引文写作
——以《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为例
从本雅明提出的aura(气韵)媒介观看对象与主体关系的演化
超级战舰“朱姆沃尔特号”
焦灼而失落的“洞见”*——评保罗·德曼《“结论”:瓦尔特·本雅明“译者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