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改进策略

2016-05-30 16:48王宝玉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3期

王宝玉

摘要:在时代不断进步的情况下,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与时代的背景有很强的关联性,教学的背景变化会存在空间、授课过程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中。教师应当及时地掌握这些动态信息的规律,从自身以及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新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改革 教学背景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背景变化

语文作为最基础的学科之一,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知识时代的来了,教育的体系内容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具体可以分化出空间上的变动、授课过程上的变动、学习主动性的变化等几个方面,教师应当积极地适应于探索语文的发展。

1.空间上的变动。现代信息社会是飞速发展的,由于科技的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在不断的较快。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而教学发生的主要场所是学校的课堂教室,加之少量简单的课外活动与家长的课后教导。但是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开了网络、电视等媒体的传播,使得学生在可与时间所面临的是广阔的学习海洋,可以通过网络等了解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从空间上改变了学生学习受限的局面,是学生跳出了由教师与教室组成的学习模式。这种情况的优点在于学生能够接收到更广泛的学习信息,和自己更感兴趣的部分,不再受到教师个人的情感又或是教材书本的局限,不过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世界是复杂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可能受到不良引导,没有教师直接引导、系统学习来的稳健。

2.授课过程的变动。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家庭人口比例在逐步下调。一般的家庭只拥有一个孩子。所以在教育系统没有增加教师力量的情况下,教师以及校方的压力便会有所减轻,学生所能分配到的平均资源会更多,教师会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状况,这就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自主性,提升其解决问题的个人能力。更注重学生对于知识层面的探索,教师可以充分的与学生进行互动研究,提升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程度。

3.学习主动性的变化。学习的主动性是语文学习也可以说所有学科的动因,是一种学生愿意探索学科所包含内容的品质,学习的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其他所有的学习因素。就语文而言,语文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会影响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如社会上的趋势、家庭所具有的文化背景、学校的教师以及教学水平等。这些影响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会用多少精力去学习语文,去了解语文知识。语文教学要想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必须要有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因素。

4.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变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成为了一个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谈的话题,也可以属于时代背景的变动。教学方式往往是古板的、守旧的,原因是在于教学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在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不能够轻易的改变教学的内容,改变学生教学的方式。但是学生所受的环境确实随着时代一起变动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更喜欢与生活接轨的教学方式,如多媒体课件、现代科技手段等,在这些工具的作用下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与新一代教学中间的空白过程,也可以激发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改进措施

1.思想观念。思想是先决于身体尔行动的,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应当针对于当前的教学背景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做好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语文教学应当在规定的教材基础上,提出实用性这一观点,从听、说、读、写等几个方面来促进学生对于语文的理解,而不是以单纯的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坏,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第一位。用结合时代发展特色的方式来教导学生,引发学生从实际生活角度对语文的探索。

2.技术素养。从信息技术层面,教师虽然可以简单的制作课件,但是并没有规范的的准则,很多教师的对于信息技术的操作只取决于个人爱好。所以统一、规范的教师技术培养,一方面,能够提升教师对于课件的制作。一方面,能够提升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控制,避免语文课堂成为影音片段课。从心里层面上,小学生有了一定的思维定式,也有了一定的心理动向,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就变得更加复杂。教师的心理学培训有助于更好的洞察学生的心思,更全面的了解学生。当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做到对症下药,及时有效的帮助学生。

3.科教支持。教师只是教育系统中最贴近学生的环节,在教育系统中最重要的还是教育系统的领导思想与前进方向。教师的个人进步只能够针对部分学生,但是教育系统的支持才能够充分的发挥教师的个人技术,使之与教育的中心思想相结合。首先,要鼓励教师的进去精神,无论于自身还是与课堂教学过程中,都是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发展。其次,投入足够的师资力量。一方面,提升学校硬件设施水平,使学生能够更有效的接触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增强对教师的培养,增加教师的进修机会,在授课的过程中动态性的完成师资力量的升级。

三、总结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背景的变化从多方面影响着学生,教学不可能脱离时代背景的与学生进行授课。在语文教学背景改变的情况下,教师作为教學的主导人,应当积极的参与并且发现在变化过程中的教学模式,提供与学生符合现代观念的语文教学,让学生能够从思想上增强对语文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陈江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J].成功教育, 2013,(16).

[2]刘敏.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16).

[3]潘晶.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 2012,(26).

[4]巩丽平.多媒体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探析[J].中小学电教,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