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编剧学体系的新起点

2016-05-30 10:48应志南
上海戏剧 2016年2期
关键词:长编修订版史料

应志南

日前,《中国现当代编剧学史料长编》首发式暨修订版启动研讨会在上海戏剧学院举办。作为本书主编,上海戏剧学院编剧学学科带头人陆军教授主持了本次研讨会,他介绍了编撰本书的缘由:编剧作为专业,有2500年的历史,应该是比较客观的论断。现存的古希腊戏剧,如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剧本也有2400来年了。编剧的相关研究,自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算起,也有2300余年。中国戏剧晚出,现存最早的戏曲剧本是南宋的《张协状元》;至于编剧的研究,一直到明末清初李渔的《闲情偶寄》,才以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六方面论,对戏曲编剧的理论与技巧有全面的概括与精当的阐述。与中国古代编剧理论研究相比,中国现当代编剧的研究十分薄弱,这一方面是因为理论界素有厚古薄今的“传统”,另一方面是因为编剧始终未能作为一个学科受到重视,所以,编撰本书的初衷便是对中国现当代编剧史料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看看前人到底为我们留下了什么。在编撰本书的过程中,编者需以学术的眼光对搜集到的文献进行甄选,其依据是这些论著、论文、编剧教科书、剧评、剧作家创作谈等能否代表当时的戏剧创作观念,经过三年的编撰工作,《中国现当代戏剧编剧学史料长编》这部近200万字的书得以完成,其意义早已不止是通过搜集文献来描绘中国百余年来戏剧创作观念的发展脉络,更重要的是它是编剧学成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并列入上海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后的第一颗学术果实。本书的另一层意义在于,它将成为广大戏剧人创作、教学与研究的文献参考,而参与本书的诸多编者正是第一批受益者。

研讨会中,专家学者和学生畅所欲言,对本书和修订版的编撰以及编剧学的发展献计献策。

姚扣根教授从学科的角度对编剧学的定位和价值提出了独到见解,他提出,编剧在整个艺术创作中不是技艺性的而是形而上的,是一种创造力,它可以成为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和整个艺术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核心。编剧学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它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思维的创造有非常巨大的影响力,它不仅只存在于戏剧之中,它真正的存在是和整个国家的创新体系联合在一起的。编剧的真正任务是创作,是创造性的劳动,编剧学可以将今天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容纳到我们的研究中来,所以编剧要走在学科和知识的前面,而创造中国的编剧学体系、制定新的教学模式,包括实践模式,都需要类似这样的学术研究来支撑。

有专家认为,从九年前上戏教授们提出创建编剧学的想法,到现在第一套厚重的书的问世,对编剧和戏剧学院的教学来说,都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不仅意味着编剧地位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编剧学作为一门学科有了更加成熟的研究基础,或许在十年二十年后,将有适合中国民族文化传承的编剧学科体系,完整呈现在我们的艺术教育中,而这个体系的构建和教育的实现,不仅需要老一辈戏剧理论研究者,更寄望于年轻一代的硕士、博士以及更多的戏剧研究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编剧实践已经超越了戏剧与影视等艺术领域,进入了多个社会实践层面,诚如多位资深教授所说,编剧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顺应了目前建设创新型文化的潮流与趋势。但作为一门学科,尚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包括对编剧学的学科定位、研究范畴的界定,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融汇。事实上,在编剧不断拓展实践领域和不同学科交叉发展的今天,编剧学也应当从理论上做出回应,这不仅涉及编剧学能否在整个学术体系中确立自身的特性,还影响到我们的文化创新、艺术创新是否有充分的理论支撑。

再者,编剧人才的培养一向是戏剧院校的工作重心,但我们的编剧教育和编剧教学一直存有诸多弊端,其根本原因是在于缺乏学科引领意识,重视编剧技法的传授而忽视编剧观念的引导,导致了戏剧创作人才素质不高和观念落后。事实上,西方编剧理论和中国古典编剧理论固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我们不必妄自菲薄,更不必在学术研究上崇洋媚外和厚古薄今,因为现当代的戏剧编剧理论也是一座宝藏,并且,它不只是对前二者的延续和更新,而是在兼容并蓄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中国现当代戏剧编剧学史料长编》最宝贵的地方,是它开掘了这座宝藏,将中国现当代戏剧编剧理论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体系来看待,并作为一个体系来构建,这是此前未有人做的一项工作,所以,它是填补了戏剧学科的一项空白。它的存在,将影响到今后戏剧人对编剧和编剧学的认识,也势必会为今后编剧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新的理论体系。

3卷本的《中国现当代戏剧编剧学史料长编》,是对百年来戏剧先辈走过道路的一次回顾,它清晰地呈现出中国戏剧百余年来的创作观念、创作方法,也为今日戏剧人研究这段戏剧史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沿着先辈们走过的辙印,能够发现并重建中国现代戏剧的方向标。当然,本书的出版,既是中国编剧理论体系不断完善的阶段性成果,也是编剧学理论体系建设的新起点,在编剧学研究者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编剧学的建设将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局面。

陆军教授透露,编剧学师生团队将在此书基础之上开展修订版的工作,修订版的《中国现当代戏剧编剧学史料长编》将调整与扩充至8至10卷,在编剧观念的引领下,以编剧理论、编剧史论、编剧技论、编剧评论等为核心板块,预计在2016年底前完成。

猜你喜欢
长编修订版史料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赵振铎先生学术年表长编
史料二则
读《郭沫若年谱长编》的几点思考
略谈《郭沫若年谱长编》的价值及有待完善的地方
当代诗学研究的可喜收获——评李元洛《诗美学》修订版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长征(修订版)
《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修订版正式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