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校长基本素养刍议

2016-05-30 10:48侯树青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领导力校本校长

侯树青

学校治理要以人为本,校长在其中起着核心作用。理念统领、率先垂范、科学管理、开拓创新,就是对一个好校长的基本要求。

一、抓学校治理,提升决策执行力

1.制度先行,激发主观能动性。我校近年来制定出了一整套符合本校实际的规章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日趋合理。以制度规范教职工的言行,建立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使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形成了一种人人能做事、事事有人做、事事能做好的良好氛围。

2.考核到位,提升评优科学性。科学化的考核方式是检验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多年来,我校在狠抓制度落实的前提下,严格考核管理:一是认真研究制定考核细则;二是在考核方法上,采取日常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工作成绩考核与基本技能考核相结合,突出教学工作全程考核;三是执行考核公示制度,提高考核透明度,激发教师改进工作的主动性和认真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四是考核结果与评优选先挂钩。

3.示范到位,强化班子领导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校管理,领导班子示范、引领作用尤其重要。领导班子既要率先垂范,承担教学任务,更要成己为人、以德服人。团结向上、敢于担当的校领导班子是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前进的原动力。

二、抓课堂教学,提高课改领导力

校长既是学校工作的管理者,又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实践—反思—学习,循环往复,做孜孜不倦的学习者、探索者。新课程改革突出的特点是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提出许多新的要求,先立后破,因此,校长要提高课程领导力,首先必须搞好学习,深刻理解和掌握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基本要求。其次,应对照课程改革要求认真反思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带着问题再学习,从而把教育教学实践引向深处。

走进课堂,上课、观课、议课,做课程改革的示范者、推动者。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之一和主要内容。三维目标的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素质的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校长必须走进课堂,下气力抓好课堂教学的改革。校长进课堂亲自上课,带头转变教学方式,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教学实践中体验教学方式改革,既给教师作出样子,又取得指导课堂教学的发言权。校长进课堂观课、议课、辩课,与教师共同研究教学改革,既能广泛了解新课程的教学情况,为推进课程改革的决策提供依据,又能与教师研究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搞好自主学习。

抓好校本研训,做教师专业发展的引导者、服务者。新课程改革力度大,要求高,涉及面广,必须抓好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工作。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校本研训是解决新课程实施中实际问题的极好方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得力措施。抓好校本研训,既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又能提高教育理论素养;既能了解、促进教师教研、教学水平提高,又能密切干群关系,增强校长对课改的领导力。

三、抓自身修养,发挥校长感召力

校长的人格魅力、知识层次、品格意志、思想状态、管理能力、业务水平、创新意识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制约着学校及教师的发展。校长要会学习、常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提升专业素养,开拓创新,积极进取。

1.加强政治学习。只有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才能当好一名校长。只有对党的教育方针从理论高度到具体实践有清醒的认识,才能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与办学理念,并确保教育方针的真正贯彻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2.强化业务能力。作为一名校长,在学习上除了参加上级主管部门正常的业务培训外,要坚持写好业务学习笔记,平时在校内多听课,自己坚持上好一门主课,并力求做到多带课、带好课。

3.树立创新意识。校长要带动教职工创新,要努力培养和提高师生的创新意识。管理要有新理念,工作要有新举措,课改要有新尝试。

总之,学校治理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与成长相辉映、师生与学校共发展的过程,这其中校长的作用至关重要。校长的认知高度决定学校的发展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猜你喜欢
领导力校本校长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领导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揭晓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领导力愿望清单
论新态势下领导力的开发与运用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