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凉山彝族月琴音乐及其传承与发展研究

2016-05-30 16:37陈然
艺术评鉴 2016年2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

陈然

摘要:凉山彝族是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当地人民有着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与传统,显示出来极大的民族特色。凉山彝族音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也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凉山彝族的月琴音乐是其音乐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特色。因此,对凉山彝族月琴音乐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文章就凉山彝族月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面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凉山彝族   月琴音乐   传承   发展

凉山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的民族融合,在民族融合的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凉山彝族音乐文化在民族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彝族音乐有着其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其中,月琴音乐已经成为凉山彝族人民的重要音乐代表,月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对凉山彝族音乐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凉山彝族月琴音乐的主要特色

(一)凉山彝族月琴音乐的节奏性较强

月琴这个乐器是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常见的月琴中,四声和五声的音阶比较普遍和广泛。月琴中也会常常使用到偏音。凉山彝族月琴音乐是具有节奏的,节奏型主要分为“密集型”和“语言型”。语言型的节奏是音乐的一种自然状态,彝族语言中,经常出现谓语和宾语倒置的现象,或者是将形容词放在后面。彝族语言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后置”,在这种语言特色的基础上,也就形成了其独特的音乐“后附点”节奏型的特点。密集型的节奏型,主要指的是月琴本身的发展空间。月琴的密集型节奏的表达方式,恰恰增强了月琴的发展空间。

(二)凉山彝族月琴音乐的同音反复特点

在凉山彝族人民演奏月琴的过程中,采用“同音反复”的手法来增强月琴音乐的旋律十分常见,也比较广泛。例如:在《快乐的诺苏》中,开始就采用了大量的同音反复,这种同音反复的小节构成了乐曲的主题,并对凉山彝族地区人民的喜庆场面进行了描绘,增强了曲目的感染力。同音反复在月琴演奏中的应用,不仅会在乐曲的开头部分有所体现,同时也会出现在乐曲的结尾部分,这是月琴演奏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贯穿在乐曲演奏的始终。

(三)凉山彝族月琴音乐的旋律具有下趋特点

凉山彝族人民在民歌演唱的过程中,会出现旋律线条向下的倾向,即无论歌曲的起始音是高音还是低音,最后的结束音都是落在低音上的。这也是凉山彝族月琴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凉山彝族月琴音乐的这种特点与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感情之间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的。凉山彝族人的音乐,往往都呈现出一种深沉痛苦的感情,这种感情在长时间的压抑下,会得到释放,这就是月琴音乐或者歌曲中的高潮部分,但是当地人们心中的这种压抑最终还是会屈服于社会的压迫,进而使曲调下降直到结束。

二、凉山彝族音乐的传统功能的演变过程

近年来,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凉山彝族音乐的传统功能也有一些转变。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凉山彝族音乐工程的转变,使得彝族音乐逐渐由娱乐性向审美文化功能转变。凉山彝族音乐中所体现出来的社会精神面貌与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之间是有着一定关系的。彝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地位的转变对其民族音乐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彝族人民音乐的变化,体现了彝族人民自信心的强大。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彝族民族音乐的发展并没有产生巨大的影响,彝族人民的音乐仍然保留着其原有的特征。其中,彝族的月琴音乐已经成为彝族文化的重要代表,音乐能够与民族传统节日相融合,是一个民族社会发展过程的缩影。

三、现阶段凉山彝族月琴的传承和发展研究

(一)凉山彝族月琴音乐的传承

凉山彝族月琴音乐的传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现阶段,凉山彝族月琴的传承过程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1.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开展的民主革命之前,东南地区的彝族奴隶主控制了凉山彝族地区,这一阶段,月琴音乐得到了显著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期,月琴在当地非常流行,而月琴的演奏者也有很多,当地人民每天都能够听到幽美的月琴音乐的声音,月琴演奏者们利用月琴进行比赛。同时,葬礼上面的哀乐也可以通过月琴进行演奏。

2.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破四旧运动”波及到了月琴音乐和月琴手,大部分月琴手不是遭到迫害,就是不敢再演奏月琴,使得月琴演奏几近失传,凉山彝族月琴音乐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

3.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使得月琴音乐又重新发展和流行起来。这个时期的月琴演奏虽然不能够与文化大革命之前的态势相比较,但是也使得月琴音乐得到了传承。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当地人民劳动时间逐渐加长,使得集体聚会的时间严重缩短,这个时期的月琴手逐渐减少,使得月琴音乐步入了衰落时期。90年代月琴音乐更是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断层,老一代月琴手的去世和离开,使得月琴演奏几乎失传。

4.新时期,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在这个基础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凉山彝族地区的月琴文化重新回到当地人的事业中,一些民间艺人也有了演奏的场地和经费。同时,当地政府也将月琴音乐当作是一种文化遗产来进行保护,使得凉山彝族月琴音乐得到了有效的传承。

(二)凉山彝族月琴音乐的发展措施

1.有效提高凉山彝族月琴手的地位

新的形势下,要对凉山彝族月琴音乐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就需要提高月琴手的社会地位,并为他們提供更多的表演机会。由于现阶段凉山彝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使得月琴手的生存环境的演奏场景都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当地政府部门能够在当地各大庆典和活动中,鼓励月琴演奏手上台表演,并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月琴大赛,让当地人们重新认识月琴,也让月琴手的社会地位有了一定的上升,这样就有利于月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加强对月琴音乐的教育

月琴音乐是凉山彝族人民的民族音乐,想要让这一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就需要让新一代的年轻人对这一形式的音乐文化有所了解。因此,要将月琴音乐引入课堂当中,当地的各大、中、小學要聘请一些擅长月琴演奏和通晓民族知识的音乐教师。教育部门也要重视对民族音乐的发展与传承,在音乐特长生的考核中,要加大对民族音乐生的加分力度。这样就有效的提高了人们对凉山彝族月琴音乐的重视程度,提高学生对月琴学习的热情,进而促进月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发扬大众传媒的重要作用

在对凉山彝族月琴音乐进行传承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大众媒体的传播作用。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可以在家领略到各地的风土人情。因此,要将凉山彝族的月琴音乐文化利用网络进行传播,让更多的人都能够了解凉山彝族人们的音乐文化历史,激发他们对月琴音乐文化的兴趣,使得凉山彝族的月琴音乐文化能够逐渐为全国甚至是全世界所接受,让月琴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特有瑰宝,促进凉山彝族月琴音乐进一步的成熟与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凉山彝族月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当地群众与政府的共同努力。文章对月琴音乐的传承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笔者希望当地政府能够加强对凉山彝族月琴音乐的保护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月琴音乐,让月琴音乐成为我们国家文化传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得中华民族的瑰宝能够代代相传,永不停歇。

参考文献:

[1]杨毓兵.凉山彝族月琴音乐及其传承与发展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2]范晋玲.凉山彝族建筑文脉表达及其在现代城市中的传承与发展[D].重庆:重庆大学,2012年.

[3]祝修理.四川彝族地区小学教师幸福感调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李怡璇.凉山彝族原创流行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以吉杰和莫西子诗的歌曲为例[J].邢台学院学报,2015,(03).

[5]孙俊桥,范晋玲.少数民族建筑文脉表达及其在现代城市中的传承与发展——以凉山彝族为例[J].大众文艺,2012,(02).

[6]顾尔伙.彝族“克智”传承机制及其教育学意义[D].重庆:西南大学,2011年.

[7]贾力娜.三官寨彝族丧葬仪式音乐及教育功能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年.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