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咏叹调《我是美丽的少女》的音乐与演唱

2016-05-30 17:35龚叶
艺术评鉴 2016年2期
关键词:清教徒

龚叶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贝利尼的歌剧《清教徒》中的女高音咏叹调之《我是愉快的少女》的音乐形象与演唱技巧方面进行了分析,这不仅对于我们准确、细致地诠释这首作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还对贝利尼作品风格的理解和掌握有着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清教徒》   《我是愉快的少女》 回旋曲式   迴音技法   花腔走句

贝利尼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具有代表性的意大利作曲家,他的音乐风格以浪漫抒情为主,旋律流畅优美,音乐表情丰富,尤其善于表达温柔、哀伤的情感。同时由于贝利尼是一位十分懂得发挥声乐技巧的作曲家,因此在他所创作的歌剧咏叹调中常有一些技巧很难的迴音技法、装饰性花腔走句和华彩乐段,这使得他的歌剧咏叹调被许多著名歌唱家在音樂会上作为能展现高难度技巧演唱水平的代表性作品。德国作曲家R.瓦格纳曾说:“贝利尼的作品,把心连接在语言中”。

一、歌剧背景

歌剧《清教徒》是作曲家贝利尼三部著名歌剧《梦游女》《诺尔玛》《清教徒》其中的一部,它也是一部使贝利尼真正举世闻名的巅峰之作。《清教徒》创作于1935年,是一幕规格庞大的正歌剧。这部歌剧以英国新兴中产阶级的清教徒同鼓吹王权神授说、执行专制政治的杰姆斯一世的斯图亚特王朝的斗争为背景,描写了清教徒沃尔顿美丽的女儿埃尔维娜与保王党人阿图罗相恋,但清教徒沃尔夫却不同意,想把女儿许配给清教徒里卡尔多。后来在叔父乔治的劝说下,同意了两人的婚事。可在结婚当天,阿图罗救出了被清教徒们囚禁在埃尔维娜家的王妃,并带领王妃逃离了婚礼。埃尔维娜以为自己被抛弃而发疯,众清教徒发誓要报仇,阿图罗把王妃安全送走后因思恋埃尔维娜而回来,促使埃尔维娜清醒,清教徒乘机捉住阿图罗,但被及时赶到的公告赦免,有情人终成眷属。

二、音乐形象

《我是愉快的少女》是《清教徒》中的第二幕第三场的第五首咏叹调,这首作品表现了主人公纯洁的埃尔维娜在即将结婚前的愉悦但又有隐隐担忧的复杂心情。为了准确的诠释这首作品,我们首先对这首咏叹调的原文歌词进行了仔细的翻译,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对作品中的人物在这首咏叹调中的音乐形象有了全面了解,并且我们还通过这个翻译了解到了主人公埃尔维娜的情绪变化。那么在演唱这首咏叹调时,我们就能把歌词所表现出来的四种情绪:欢快——担忧——憧憬——激动的情绪在歌唱时自如的演唱并且表现出来,而且我们还能结合恰当得体的人物肢体语言进行表演,这样我们就能准确地刻画出了人物的音乐形象。这首作品不仅音乐形象鲜明突出,而且我们通过对作品旋律的仔细研究,还可以看出它不仅旋律线条流畅优美,其中还包含了复杂的迴音技法、装饰性的花腔和半音阶性的走句,这些旋律和高难度技巧也恰到好处的表现出了天真纯洁的埃尔维娜的音乐形象,当然这首有着高难度技巧的歌剧咏叹调也是许多花腔女高音的心仪曲目。

三、创作与演唱分析

在对咏叹调《我是愉快的少女》的音乐形象进行分析的同时,我们同时还应该对这首作品的曲式、和声、调性等多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以便我们能全方位的对作品进行细致的了解,进而准确的把握作品的风格、音乐形象,并结合演唱技巧进行妥帖的运用,最终达到能完美地演绎该咏叹调。

从作品的整体结构上看,这是一首带有尾声的回旋曲式的咏叹调。作曲家最强调的是一种欢快、愉悦的情绪。因此,在这里运用回旋曲式实际上就是作曲家在创作时为了能始终围绕着欢快、雀跃的主题,并加深对这个主题的印象,而运用回旋方式的这种曲式让主题一次次的反复出现,更能准确的达到创作的目的,这不可以说不是作曲家独具匠心的创造构思。

(一)主部:这首咏叹调的主部音乐欢快、活泼。钢琴伴奏主要用简单的柱式和弦音型,节奏虽然简单,却恰到好处的表现出埃尔维娜用愉快、雀跃的对婚宴的高兴之情:今天我是美丽的少女,我头上戴着鲜艳的玫瑰,脸庞白嫩,像五月盛开的百合。我要在这高兴的盛宴中戴上绚丽的珠宝,让我更加美丽动人。主部是一种典型的启承转合的结构。这种结构把埃尔维娜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转”这个乐段中我们应根据作曲家作曲的意图,把这一乐段视作主部中的高潮,进而在演唱时要着重注意它与前后乐段的对比性,突出主部的高潮。这一乐段的旋律相对其它三个乐段来说,相对而言要宽一些。因此气息的使用要拉宽,声音的线条要相对柔和些。其中tr~~技法的演唱应注意气息控制得当,找到音的头腔共鸣点推出声音,然后再渐强送出,最后减弱控制着声音既要轻又要让声音流动起来。这样才能体现作曲家的意图,充分展示主部的高潮。

在作品主部的人声声部旋律主要由级进+跳进构成,在这里用了典型的贝利尼迴音写作手法更是明确的表现出埃尔维娜的愉快、雀跃的心情。通过作品的前三小节我们可以更直观的感受到这种情绪。迴音的写作手法在贝利尼的歌剧中使用频率极高。例如:在歌剧《诺尔玛》的咏叹调《贞洁女神》中也有大量使用,例如它的第一二三四句和第一二段的衔接部都运用了大量的迴音写作手法。通过这两部作品中迴音写作手法的运用,我们可以看出迴音既能表现活泼、欢快的情绪也能优雅、细腻的情感,这种对迴音技法的使用是贝利尼浪漫主义情感的强烈体现。这种技法在咏叹调《我是愉快的少女》中的多处使用更能衬托出埃尔维娜内心深处愉悦、欢快而又微妙复杂的情感。因此当我们演唱这种迴音技法时,气息既不能使用过猛又不能使用过深,而应该用气息牵着声音,使声音转动灵巧,音与音之间的位置要很贴近,头腔的点的面积要小,这样声音才能既清晰又灵巧,既有颗粒感又连贯,而且充分的表现出埃尔维娜少女般的细腻、欢快的心情。当然,这种迴音技法大量的采用也正是这首咏叹调的特色之一。

(二)插部:这首咏叹调的插部与主部音乐有明显的不同,其中第一插部篇幅短小,旋律一气呵成,写作时运用了递音写法,这就像似少女埃尔维娜的难以琢磨的、隐隐的担心之情。它的写作手法类似于一个小小的连接。在演唱时气息要吸得很充分,要在演唱时通过良好的演绎递音的旋律音调进而生动的表现出旋律内在隐含的微微担心之情。第二插部篇幅较大,前面有一个类似于引子的一句音乐,后面有一个类似于尾声的三个相同的感叹音(si,si,si——是,是,是),中间有两个乐段的重复(其中后半部分有变化)。这一插部虽然音乐线条起伏不大,但音乐情绪波动较大。这一插部不仅有流畅、优美的旋律,而且还有欢快、激情的旋律,是整曲中最有音乐情绪的表现,也是最能体现这首作品的音乐情绪变化的一部分。例如在中间两个乐段中,前半部分音乐基本相同(72—79小节与86—92小节),音乐线条流畅,音符之间基本上是二度音程级进进行,极为形象的表达了埃尔维娜向神灵发自内心的极为委婉的恳求之情:请让我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愉快美丽,并能戴上阿图罗送给我的结婚礼物,让美丽围绕着我。(并一再恳求)请一定把这个礼物给我,请一定把这个礼物给我(这个礼物实际上是一个垂纱,后被阿图罗送给王妃乔装打扮,而未能戴在埃尔维娜的头上,这实际上充分说明了埃尔维娜对爱情是否能真正圆满的担忧之情)。在演唱时我们一定要强调气息的连贯性、流畅性和支持性。每个音与音之间要演唱得极为光滑、连贯,以力求准确的表达埃尔维娜心中那份委婉的恳求之情。后半部分则有较大区别:1.在80—84小节中有一个连续两小节的切分,再加上两小节的音阶下行二度模进,使这段音乐具有欢快、自豪的情绪,在演唱时要准确的把握这部分的连续切分的节奏,这样才能准确地体现音乐的情绪;2.在93—99小节有长达七小节的一拍附点节奏型的反复出现,这段音乐节奏紧凑、快速再加上有两个ff的力度标记,使音乐具有一种强烈的戏剧因素,象征着埃尔维娜对爱情的坚定之情,在演唱时既要语气坚定又要充满爱意。总的来说,这一小小插部容纳了多种创作手法,可以认为是经贝利尼精心雕琢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再现:这首作品的再现部实际上起到了一个音乐情绪的再一次重复加强与音乐发展的推动性作用。其中第一个再现略有小变化,另一个是原样再现。 第一再现部主要是在主部的“合”句上有着一些变化(58小节—65小节),这个变化使得音乐有了继续发展下去的动力。这个变化是“合”句通过一系列的上行模进形成一个下行的花腔走句,然后进行属七的和弦分解,最后完全终止在主和弦上。在演唱时我们要准确的表现出“合”句的不同之处。模进之处演唱处理既要逐渐激动又要一气呵成,花腔性的走句和属七和弦音高要准确、节奏要清晰,把与主部的区别明显的体现出来,至此完整地表现出埃尔维娜欢快、雀跃的心情。第二再现部的旋律、调式、和声、节奏与主部完全一样,只是歌词完全改变了。在演唱时必须在的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把埃尔维娜对婚礼的希望、憧憬之情:“在这一天,我将是五月温柔的女王,让所有的美丽围绕着我。哦,我将多么的欢乐!”真实的诠释出来,以便把这一部分与主部的区别明显的表现出来,准确的表现作曲家的所要表达的真正意图。

(四)尾声:在尾声中埃尔维娜已经强烈地感觉到会有事情发生,她激动地咏叹道:“啊,如果爱上了你,希望你能给我婚礼的垂纱,希望你能给我婚礼的垂纱!”尾声可以说是全咏叹调中最为激情的一部分,它首先通过六个一连串的迴音的上行二度模进,使整个音乐情绪越来越高涨,音乐的急迫感愈来愈强烈,然后很自然的进行到技巧性极强的贝利尼式的快速花腔走句,并在属七和弦上持续进行八度跳进和和弦分解,最后左手的钢琴持续快速的半音花腔性的节奏,歌唱的节奏再次进行拉宽,形成复调对比,继续渲染气氛。整个尾声持续不断的运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并且从 pp的力度到ff 的力度,不停歇的渲染音乐气氛最终推向全曲的高潮。在演唱时我们应积极推动声音,制造急迫的激动的情绪,把埃尔维娜对婚礼即将进行的激动心情充分的表现出来,并随着音乐不断发展这种情绪,用充足的气息支持声音,拉开声音的宽度,把激动之情推向全曲的高潮,最后以辉煌的声音结束全曲。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这部作品的各个部分的作品分析及演唱分析进行研究,不仅使我们能更好地把握这首咏叹调的各个部分的演唱风格和演唱表演的处理,并且对这部作品的整体性表现有了更好的驾驭能力。

猜你喜欢
清教徒
霍桑是清教徒吗?——从《红字》中的“罪”谈起
从《富兰克林自传》看“清教徒”与“美国梦”
美“登陆”地标普利茅斯石被涂鸦
ARTHUR LOST in the MUSEUM
美国醉酒史
简述宗教改革对近代英国的影响
北美殖民地时期清教的教育活动及其影响
《清教徒》中理查·福思咏叹调《我永远的失去了她》的音乐分析及演唱处理
霍桑John Endicott系列短篇小说的新历史主义研究
清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