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策略

2016-05-30 10:48邓春霞
南北桥 2016年2期
关键词:阅读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邓春霞

【摘 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本质可以概括为基于整体的认知策略,基于文化的价值取向,基于运用的语言输入,基于能力形成的方法选择,基于自主建构的学习品质,基于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等等。对此,笔者从整体认知策略、跳跃式阅读策略和兴趣驱动策略三个方面谈一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2.004

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学好阅读,才能为学生将来在高中、大学阶段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长期以来众多初中英语教师都在探讨如何才能更高效的上好初中英语阅读课,但是由于不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现在的英语阅读教学很难收获显著的成效。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一直将解读词汇和语法作为讲解的中心,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死记单词和语法,并不能使文章的阅读连成一个整体,而且还会导致学生阅读的速度过慢、阅读理解能力不强等。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英语阅读产生恐惧和抵触心理,很多学生一看到篇幅较大的文章就会觉得头痛不已,不知从何下手去解读文章。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初中英语阅读急需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改变这种现状。

从总体上来说,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本质可以概括为基于整体的认知策略,基于文化的价值取向,基于运用的语言输入,基于能力形成的方法选择,基于自主建构的学习品质,基于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等等。阅读操作应该充分体现三维认知观,即三个层次:认知整合层次,理解建构层次,迁移运用层次;三条主线:语言文化线,技能应用线,心智感悟线;三个阶段: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途径:任务,活动,评价;三种产出思想情感产出,语言文化产出和技术能力产出。

基于以上阅读层次的三维认知观,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该在语言文化、心智情趣、技术能力的三维空间中展开,阅读的过程就是三维空间要素的聚变融合、互补升华、转换产出的能动过程。教师是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催化剂,帮助学生去实现主观能动的三维蜕变,引导他们去经历识字辨义的认知过程、连接新旧图式的整合过程、从阅读书面文字中获取意义的思维过程、提炼信息观点的加工过程、体会作者情感的心理过程、弦外之音的推断挖掘过程、异文化融合的迁移过程。在运用阅读教学策略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阅读主体,策略设计要考虑学生从情感和智力层面的和谐发展到技术层面的有机构建。因此阅读策略包括:整体认知策略、跳跃式阅读策略和兴趣驱动策略等。

一、整体认知策略

所谓“整体教学”就是揭示文本的中心思想、完整展示故事情节的教学,并将语言形式教学与语言基础知识相结合,学生因此获得豐富的综合信息、语言文化知识,从而开阔视野,产生兴趣,发展从整体到局部的大局思维能力。前面说到,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对词汇、句子、语法上讲解课文,这样的弊端就是会让学生只是在一些零散的知识面上游走,而不能把所学知识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不能使学生从整体上去认识一片课文的知识结构和中心思想。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整体认知策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英语课文。

第一,在阅读前,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的背景知识以课件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学习前先了解这篇课文的背景知识,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学习前大概就能猜到这篇阅读理解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第二,在阅读中,教师可以利用录音机或者多媒体播放整篇课文的朗读音频,边看课文边听录音,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从词汇到句子、从句子到段落、从段落到篇章去理解课文。然后教师再进行整体上的讲解,这样就会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的脉络,也为教师省去了逐字、逐句、逐段的讲解阅读理解的麻烦。

第三,在阅读后,教师应该让学生总结阅读时学习到的知识点和中心思想,这样有利于学生将所有的知识点都围绕着中心思想来展开,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和发现整个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得以巩固,并在将来可以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达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

二、跳跃式阅读策略

大部分学生在刚开始学习英语阅读时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习惯一字一句的阅读。这种阅读方式自然有它的优点,但是它的缺点放在英语的阅读教学中就会被无限放大。一字一句的阅读英语文章只会拖慢学生的阅读速度,而且还容易让学生混淆文章重点和中心思想,最终只会让学生做无用功,而且大部分时候我们给学生的阅读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这就会导致学生有时花了太多时间去理解每一词、每一句的意思和用法,最终不能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基于这些问题,教师有必要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和跳跃式阅读的能力。

一篇文章中,不可能每一句都是重点,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花几分钟时间浏览一下整篇文章,进行泛读,这种泛读不需要学生理解每一个细节,只需要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和关键。教师在要求学生进行泛读之前,可以先提出几个有关文章主题或中心思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浏览文章,这样就会使学生有目的地去寻找关键词或者关键句,忽略那些不必要的内容,这样就会明显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和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在学生阅读时应该给予学生必要的提示或者阅读的技巧,比如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重点关注每一段落的段首句或者段尾句。因为一般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篇章结构相对简单一些,文章的中心句或者主题句往往都是开篇第一段、第一句或者结尾段、结尾句。教师应该教学生重点去观察和理解这些句子,并让学生学会将每一段的中心句连成文章的主旨意思,这样就会为学生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阅读内容,让学生有目的、有选择的去识别那些有用的信息,从而更好、更快的掌握快速阅读的技巧。

三、兴趣驱动策略

兴趣是语篇阅读教学的催化剂,在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因素就是文章自身内容所包含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而第二个因素就是教师对文章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技巧的运用以及教师个人在教学过程中展现的个人魅力、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当学生对英语阅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兴奋和期待的心理,产生掌握阅读理解和相关知识的内在需要和阅读动力。当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感兴趣时就会主动参与并倾力而为;当学生对教师的个人魅力及学术水平产生倾慕之情时,会保持高度的自制力和行动力。

总而言之,初中英语阅读重在为将来学生更好的学习高中英语、大学英语打下坚实定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程度,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更快、更高效的学习阅读。

猜你喜欢
阅读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