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的诗词教学

2016-05-30 10:48侯春梅
南北桥 2016年2期
关键词:诗词实践重要性

侯春梅

【摘 要】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诗词的教学,在教学中带领学生领略诗词中蕴含的独特魅力。通过诗词的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了解诗词,读懂诗词,学会鉴赏诗词,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与民族情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诗词 重要性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2.013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几千年来一直贯穿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内容。学习诗词能够帮助学生领略独特的中华文化魅力,为学生今后对中华古籍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

一、初中语文中诗词教学的重要性

在飞速发展的今天,诗词已经渐渐的淡出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少的人能够去读诗词,更少有人能够读懂诗词。诗词,这种蕴含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的文化就这样被人们抛之脑后,但是,诗词不应该被人们遗忘,应该从学生小的时候就培养他们阅读诗词的习惯,带领学生学会读诗,学会品诗。

诗词的学习是文化与知识的积累,通过对诗词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历史,能够认识更多的文化名人,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读诗,了解基本的知识,鉴赏诗词。这对于学生其他知识的学习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通过诗词的学习,学生能够看到中国古代人的生活方式,能够与古人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通过这种方式去认识中国的古代生活。文学是历史的一个侧面,通过这种文化形式,去体会当时的风土人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带领学生看更加广阔的世界,在诗词中除了社会的反应更是能够体会诗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对不同诗人的诗歌的品读,学生能够感受不一样的人生带给人的感受,能够学到诗人良好的品质。通过对诗词的学习不仅仅是文化的积累,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陶冶,是一种精神的连接,带领学生徜徉在文化的海洋中。

二、诗词的特点

(一)精炼

诗词的篇幅较短,诗人用寥寥几笔就能够将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想一一道出,精炼至极。诗词不像现代文章,对于所要描写的对象没有使用过多的笔墨,不需要详细的描写,但是却能够发挥景物等的作用,充分表达出诗人的感情。在学习诗词时教师要注意精炼的这一特点,带领学生体会其中的优点,并且能够使用到平时的写作之中。注意到精炼这一特色对于学生品读诗歌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带领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去理解,从而做好诗词的学习。

(二)音律美

诗词有着独特的形式,在这种形式中包含着一种音律美,大部分的诗词讲究对仗,平仄格律要求严格,这样的诗词其中就展示出一种音律美。在学习诗词时,教师要带领学生感受诗词中的这种音律美,并且试着用感情朗读,通过这种方式感受诗词的魅力。

(三)情感表达

诗人在进行诗词创作时,往往表达出一种思想感情,随着环境与心境的变化又会产生不同,教师在诗词的教学中要带领学生感受诗人创作的目的以及诗词中表达出的情感,共同探讨情感的表达方法以及创作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通过诗词的学习,感受诗人的情感,对于学生的情感价值评价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的原则

(一)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与对象,教师的教学始终要围绕学生展开,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诗词教学,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组织教学,从而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在教学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做好诗词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学生对学习的反馈进行及时的调整,进而确保教学的质量。教学内容的选择也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选择与学生生活关系相对密切的内容,加深学生对诗词的感受。

(二)基础性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诗词的学习相对较难,因此教学需要遵循基础性的原则。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做好基本知识的教学,带领学生了解基本的知识,带领学生去感受诗词的魅力,不要灌输式的将知识全部讲给学生,这样只会增加学生的心理与学习的负担,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

(三)合作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诗词内容的讲解需要遵循合作性的原则,诗词的学习是知识的积累也是情感的体会。在进行诗词教学时,教师在做好知识讲授的基础上,要为学生提高合作学习的机会,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一起讨论诗歌中蕴含的意义与作者表达的情感,一起去感受诗歌传达出的形式美与音律美。在合作中,学生能够学到知识并且加深学生对诗词的印象,从而保证诗词教学的顺利完成。

四、初中语文诗词的教学实践

(一)教师准备

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诗词的讲授相对其他教学内容难度较难,因此教师要做好知识的储备,能够用精准的语言讲解诗词内容,将诗词中的文化内涵与情感讲解清楚,真正的将诗词的魅力展现给学生。教师还要做好课程的设计,了解学生的情况,根据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确保教学的高效开展。

(二)课堂教学

在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做到细致、准确。在进行诗词教学时,教师要先对诗词的背景做一定的讲解,将诗词的背景与诗人的生平情况介绍清楚,让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背景之下了解要学习的诗词,能够更加正确的感受诗歌的内涵。音律美与形式美是诗词的一大特色,在进行具体的讲解之前,教师要带领学生感受诗词的音律美,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朗读,通过朗读的过程感受这抑扬顿挫的音律。通过朗读感受音律之美,并且培养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有助于今后的学习。

在背景以及基本知识讲解与朗读的基础上,教师要做好诗词内容的讲解。首先教師要将基本的意思讲解清楚,将诗歌中蕴含的意蕴与情感分析清楚,通过这一首诗词将类似的词讲解,帮助学理解诗词的内容。最后是进行一定的升华。诗词的学习是知识的学习,更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在基本知识讲授完成的基础上,教师要扩展出去,为学生展示诗词的全貌,带领学生真正的认识诗词。

(三)课后学习 (下转第125页)

(上接第13页)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可以选取优秀的诗词篇目,交给学生让学生像课堂学习一样,自己去试着读诗、品词,通过这样的练习能够提升学生诗词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在课后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诗词教学是一项非常有必要的工作,通过诗词的教学,带领学生学习基本的诗词知识,教授学生品读诗词的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对于学生今后古典文学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并且能够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猜你喜欢
诗词实践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