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的综合利用

2016-05-30 03:47刘慧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焚烧秸秆能源

刘慧

摘 要 在收获季节,大量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数量大大增加,由于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暂时得不到有效推广和应用,农民对秸秆焚烧的认识也不够健全,秸秆焚烧的现象依然屡禁不止。而秸秆焚烧对我国环境的破坏极为严重,如加重雾霾天气、对交通造成影响、破坏生态平衡等。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和环保问题的不断重视,推广秸秆的综合利用已是秸秆今后的重要走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焚烧秸秆现象在不断减少,秸秆的利用在不断加大。秸秆作为可再生能源,其利用价值是非常大的,可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轻工业等多个领域。当前阶段,秸秆的综合利用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 秸秆;焚烧;能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S3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6--02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据2010年我国公布的数据分析,全国每年可利用秸秆将近7亿t。由于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地域的广阔以及技术的不成熟,秸秆的综合利用难以实施下去[1]。

1 秸秆焚烧的危害

长期以来,农民没有把秸秆作为宝贵资源,而是认为秸秆只能是“用处不大”的废弃物,除了直接进行焚烧外不能作他用,但是秸秆焚烧产生的危害数不胜数。一是危害人体健康。秸秆焚烧时,大气中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有害物质浓度飞速增加,对人类的呼吸道及心血管造成严重损害,尤其此类病患更是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二是造成环境污染。近年来,雾霾现象不断加重,秸秆的焚烧也是PM2.5和PM10浓度增加的罪魁祸首之一。每年玉米和小麦收获后,很多城市都会遭受雾霾的困扰,浓烟甚至导致能见度在10 m以内。秸秆禁烧虽说不能完全杜绝雾霾天气,但是会对雾霾现象有所减缓。三是引发交通事故。秸秆焚烧后,漫天的烟雾遮挡了人们的视线,不仅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更严重影响了航空交通安全。四是易引发火灾,农村秸秆焚烧面积一般较大,一旦出现大火,火势将很难控制,极易造成经济损失。五是破坏农村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农田质量下降,极易干旱,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据2015年10月5-17日卫星监测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共监测到了862个疑似秸秆焚烧的着火点。

2 秸秆焚烧的原因

秸秆焚烧危害之大,多年来全国各地也会相继出台各种有关“秸秆禁止焚烧”的规定, 2008年出台的有关秸秆综合利用的法律、法规,如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08〕105号)[2-5]。近年来,有关秸秆禁焚和综合利用的法律、规章制度非常多,且几乎每年都会出台相关规章制度,有关秸秆禁烧的政策从1999年就开始出台,但秸稈焚烧依然无法禁止。研究发现,其原因有三:一是这些法律虽然比较规范,但由于现实的原因,很难有效实施,这导致秸秆无法实现有效的综合利用。同时,有些地方政府的监督和宣传力度也不够;二是由于农民的经济收入少,科学知识、环保意识非常薄弱,他们看不到秸秆综合利用带来的诸多好处,认为秸秆只有焚烧才是唯一省时、省力、省钱的方法。三是政府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支持力度和拨付资金不够,无法建立起完善的秸秆综合利用配套设施,大部分地区只有秸秆粉碎还田一项,其他的利用方法尚未推广,导致秸秆综合利用还停留在“口号”阶段。只有三方共同配合,禁止焚烧,综合利用秸秆,才能达到预计的结果。

3 秸秆的综合利用方法

农作物秸秆作为可再生能源,其作用和用途是相当大的。秸秆的综合利用涉及到各个领域,但是拥有技术还不能完全解决秸秆焚烧的问题,要改变农民千百年的习惯,政府还要加大力度进行监督。截至目前,我国秸秆焚烧现象依然存在,而且危害在不断加大。不仅国家要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投入,完善农业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方法,地方政府的有力监督与奖惩以及综合利用的培训和宣传,都是需要一一跟进的。当前,有些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生物质燃料、生物油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所以秸秆利用的前景还是很光明的。早在2014年6月,中国农科院资源环境经济研究室主任朱立志在采访时说:“要以秸秆为纽带,将秸秆收集与生态种养、秸秆能源化和秸秆材料化有机衔接,加固农业循环经济链条。”

秸秆作为可再生资源,其综合利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秸秆粉碎深埋或发酵还田、动物过腹还田作有机肥料;二是秸秆经过技术处理变成家畜易吸收消化和口感好的优质饲料;三是将秸秆作为工业原料,如用秸秆造纸,或将秸秆经高强度压缩填充房屋墙壁,或利用秸秆生产无甲醛秸板,用作高档家具、包装和建筑材料及高档音箱等基材;四是秸秆经粉碎后,与其他原料配比作培养基,培育蘑菇、银耳或木耳等食用菌;五是秸秆粉碎后,在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经厌氧发酵,制取可燃烧气体——沼气;六是秸秆直接焚烧或者经汽化后用于生物质发电;七是秸秆经粉碎后与添加剂一起发生化学反应,使秸秆中的纤维具有热塑性,这种材料用作生物降解材料;八是从秸秆中降解得到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单糖及生物燃料乙醇等。

4 结语

农作物秸秆作为可再生能源,其作用和用途是相当大的。为了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必要科学地处理秸秆。实现秸秆的综合利用,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有效途径。“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的社会稳定、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笔者相信,通过国家、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一定能够推动农村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为实现新时代的“小康”“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马晶,张鉴达,申哲民.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进展[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0(6):1.

[2]薛传金.浅谈秸秆焚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J].干旱环境监测,2015(3):1.

[3]董涵.构建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的新常态[J].资源环境,2015(1):1-2.

[4]赵亚杰.农村秸秆污染治理的法律规制探析[J].辽宁农业科学,2015(2):1-4.

[5]白洁瑞,朱彩云,申哲民,等.浅谈秸秆综合利用与低碳经济[J].上海农业科技,2015(5):1-2.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焚烧秸秆能源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处理工艺研究
危险废物焚烧废气中重金属的研究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