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课堂调控艺术

2016-05-30 06:22贾瑞颖
艺术评鉴 2016年2期
关键词:音乐鉴赏高中课堂

贾瑞颖

摘要: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正确审视当前音乐课堂的教育现状,还存在一些问题使得音乐教学目标不能很好实现,为了增强高中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音乐鉴赏课的调控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全国各个地区逐步实行新的教育课程改革标准,包括音乐在内的高中各学科都进行了相应地改革。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不断深入,高中音乐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有了很大转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更加高涨,音乐鉴赏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本文首先指出了目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做好课堂调控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中  音乐鉴赏  教学  课堂  调控艺术  研究

现在我们国家新的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上,因此当前教师都开始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传统的音乐教学必定要随着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全面的改善。音乐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在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但是,音乐和其他学科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不能直接照搬以往的课堂成功的经验,也不能直接套用其他学科课堂的模式。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根据音乐鉴赏的课程特点来进行课堂教学。

一、音乐鉴赏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音乐鉴赏课程。很多高中学校,为了追求高的升学率,有些领导以及其他学科教师认为音乐课高考涉及不到,没有必要让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在这样的思想下,学校给予音乐鉴赏课的学时少之又少。某些音乐老师也根本不重视课堂教学,还有甚者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文化课的作业,根本谈不上完成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二)在我们国家部分高中,很多教音乐的老师并不能真正意义上理解什么是课改,有些教师甚至歪曲了课改的本意。例如:课改说明了学生的地位——学生为主体地位,很多音乐老师把原则定为:“少讲、不讲”。例如: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时代特征教师如果不解释明白,学生自己去琢磨是不容易明白的,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有些学生在音乐方面反应的灵敏度比其他人要慢一些,当他看到别的同学先会,心里就会产生自卑感,对音乐产生厌烦情绪,也就无从谈到欣赏音乐、领略音乐作品的内涵和真谛。除此之外,还有个别高中音乐教师过分追求课堂气氛活跃,误解和扭曲了本质,在课堂上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闹”,然后课堂变得乱哄哄,甚至到最后无法收场,我们对于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应该完全摒弃。

(三)音乐教师不懂得课堂调控艺术,教学内容空虚古板。在我国高中音乐教学中,过度重视音乐技能的培养,授课的重点仅仅是让学生简单聆听音乐作品,简单唱唱主题片段而已,没有从根本提高到音乐素养教育的层面上来。例如:我们在欣赏人民音乐家聂耳的作品时,教师不仅仅让学生欣赏《毕业歌》和《金蛇狂舞》的旋律曲调。音乐教师还要结合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谈一谈抗日歌曲的写作,了解那个时代的主音。让学生从历史时代的脉搏上抓住音乐的生命和特点;然后对比音乐家冼星海的作品,把握《黄河大合唱》的风格;结合两位作曲家的音乐作品,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抗日救亡歌曲和音乐作品的时代脉动,同时还让学生学习到了相关历史知识。

二、课堂调控的具体策略

(一)兴趣调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教学的催化剂。在很多高中,音乐鉴赏课很不受重视,学生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高考必考科目上。而在音乐课中,他们不是在补觉,就是在做题。总的来说学生没有学习这一科目的兴趣。比如:鉴赏教材中的《脚夫调》《刨洋芋》这些民歌。由于学生之前总是听一些流行歌曲,接触我国传统民歌的机会很少,对于中国民间音乐的了解几乎没有,在这节音乐教学中,学生们就很难理解这些民歌的内涵。上课的时候心理上有排斥情绪,自然不容易接受音乐教学。这时候,我们可以先播阿宝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学生们都看过“星光大道”,也对阿宝有些了解。在听到他们熟悉的歌手的歌曲时,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了,积极性也就提升上来了。这时教师适当分析祖国各地民歌的特点,他们也会认真听。

(二)教学内容调控

教学内容的调控体现着老师的整体素质,它是优秀的老师所需具备的能力。音乐教师要先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例如,我们在讲到浪漫乐派的音乐作品时,由于学生之前对于欧洲音乐史上各时期的音乐流派和作品都不曾了解,很多知识需要教师去补充。可以先让学生欣赏熟悉的中国青年钢琴演奏家郎朗的演奏肖邦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讓学生从最初印象上把握作品。再适时对音乐家的生活背景、创作风格、人物性格等进行补充说明。音乐其实与其他门类如文学、美术、建筑、雕塑、历史、地理、政治等姊妹艺术是相同的,这就需要音乐教师不断扩充自身业务,以便提升音乐教学水平。

(三)教学形式调控

教师要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课改要求教师减少授课压力,让学生乐于学习。高中音乐教师,要积极利用音乐课堂减缓学生高考压力。因此,要多利用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吸引学生融入到欣赏美、感受美的氛围中来。例如:在“独特的民族风”这一环节,我们会接触到蒙古族、藏族以及维吾尔族的民歌。音乐的各个门类是相通的,民族舞蹈、歌曲、器乐作品都是人民群众长期艺术创造的结晶。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分组,扮演各少数民族,由学生用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表演本民族的作品,让他们真正参与进来。

(四)教学节奏调控

教学节奏的把握是很有难度的,对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完成至关重要。在“新音乐歌声初放”单元中,有很多老一代音乐艺术家:

萧友梅、黄自等,我们可以整合教学。先将本单元划分成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聆听作品;第二课时——介绍音乐家;第三课时——比较总结。这样的节奏即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对这个时代的作品有了系统的认识。

(五)语言调控

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调控艺术强有力的手段,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真正懂得语言调控艺术的教师才能真正抓住学生内心。教学语言要科学准确、通俗易懂,易于理解。例如:在学习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海岛冰轮初转腾》时,可以和学生讨论交流,四大名旦的塑造特色。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解决。老师还要注意用幽默的语言来和学生交流,为教学增添亮点;还可以鼓励学生去尝试演唱京剧,让他们身临其境的感悟。同时教师还要应用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朝着正确的审美观迈进。教师要善于用语言的魅力来为自己的教学加分。

(六)情感调控

之前的音乐鉴赏教学中,过分强调了声音技术以及演唱方法,忽视了情感教学。因此很多学生的演唱是机械的、枯燥的。再美丽的音乐作品也变成了行尸走肉。音乐艺术鉴赏不应停留在演唱技巧层面上,它要求从整体把握情感。我们要指导学生在歌词、旋律中体会情感,在想象中激发情感。例如:在鉴赏《第六悲怆交响曲》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感悟柴可夫斯基创作时的苦闷、彷徨、悲观的心境,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标。

总之,高中音乐鉴赏课是美育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同时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音乐老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手段,掌握课堂调控艺术,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颜海燕.高中音乐新课标教科书(人音版)使用研究——基于山东省济南、滨州地区的调研[D].重庆:西南大学,2011年.

[2]司伟.新课程标准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研究——以察右中旗一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3]刘娟.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寿光市四所普通高中的考察[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胡晨琳.基于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6)

猜你喜欢
音乐鉴赏高中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浅谈优化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路径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