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2016-05-30 07:54于涣茹曲澎
关键词:大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于涣茹 曲澎

摘 要:当前,大学生生活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大众文化作为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的影响利弊共存,随着这种影响的日益深入,如何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避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大众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241-03

一、大众文化内涵概述

目前在理论界,对大众文化内涵的表述有多种,本文更倾向于下面这种表述,即大众文化是一种“以大众传播媒介(主要以电子媒介) 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普通大众获得感性愉悦、并融入生活方式之中的日常文化形态”[1]。从上述大众文化的内涵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大众文化的诞生,与以下两个因素紧密相关:一是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过去在计划经济年代,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人们的好多欲望和追求新事物的想法难以实现,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确立,人们的欲望和个性终于找到了大众文化这个可以释放的出口。可以说,市场经济是我国大众文化的母体,它催生了大众文化的诞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二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产品的无纸传递成为现实,文化传播越来越便捷,也使得大众文化产品能够迅速占领市场。大众文化的外延非常宽泛,其种类与形式也很多,如电视剧、电影、流行音乐、娱乐节目、世俗文学、畅销书籍等都是具体的表现形式。

二、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是矛盾的,既有积极一面,又有消极一面。

(一)积极影响

1.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

大众文化的娱乐性使得它一出现就受到大学生群体的亲睐,以往大学生的生活除了学习外基本很单一,每天重复着食堂、宿舍、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大众文化所带来的电影、偶像剧、娱乐节目等以其通俗性、娱乐性的内容拓展了大学生的生活空间,使大学生的生活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大众文化丰富了大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也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高校可以通过大众文化的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解放

大众文化敢于挑战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在文化上的权威,追求个性的独立、平等、自由。它具有去权威化,平等化的特点,很接地气,不是高高在上,让人有一种亲近感。大众文化通过电视剧、电影、娱乐节目、服饰、流行音乐等为大学生个性解放提供了载体。通过这些載体,现在大学生的吃、穿、住、用很前卫,这都是大学生个性解放的表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为了把大学生都培养成一个模式的人,而是为了把大学生培养成有思想、有个性又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众文化促进了大学生的个性解放,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乐于见到的,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

3.加快了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大学生的社会化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相关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通过与社会接触,逐步适应社会生活,并成为可以扮演一定社会角色的社会人的过程。促进大学生社会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大众文化作品是对社会大环境的反映,并且通俗易懂,大学生接受大众文化熏陶的过程,也是在与社会慢慢接触、磨合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大学生从校园人向社会人转化。

(二)消极影响

1.政治信仰淡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发展,西方价值观通过各种方式迅速传入我国,对我国大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这个群体受大众文化影响的同时也会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强烈冲击。很多大学生对西方的“普世价值、民主社会主义”等感兴趣,认为中国更适合走资本主义道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却很漠视,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政治信仰淡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让大学生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大众文化所传播的西方政治信仰和意识形态无疑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2.审美情趣感官化、低俗化

在大众文化影响下,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出现感官化、低俗化倾向。大众文化对事物的思考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很少对问题进行理性、深入思考,表达方式更是浅显直接,视觉听觉冲击效果较强,大学生很喜欢追求这种感官的刺激。当前一些娱乐节目、歌曲、影视剧展现的主题比较低俗,而这些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有很大市场,大学生群体与内涵深厚的文学作品渐行渐远,与浅薄通俗的大众文学作品却越来越近,可见,受大众文化影响,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在直线下降。如今的大学生读名著、读经典的越来越少,他们对大众文化作品越来越着迷,对人生、对国家未来的思考相对也少了很多。这不能不让人担忧。

3.加剧了非理性消费

人的消费行为与其接受的文化有直接关系,大众文化的商业性特征使其表现出很强的消费主义倾向,大众文化通过电视剧、电影、广告、娱乐节目等不断诱导人们的消费欲望,这一点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产生了极大影响。目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追求时尚、品牌等非理性消费主义观念,他们认为,穿名牌、带名牌、用名牌,是身份的象征,可以彰显自己的地位,可以比别人高出一等,一些大学生看别人用苹果手机,自己不顾自己家庭条件如何,也向自己父母要钱买,不考虑自己的家庭状况,一些家庭条件一般的大学生本没有那么雄厚的经济基础,但为了追求时尚、品牌,甚至不惜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大众文化使得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行为愈演愈烈,使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错位,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

4.削弱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是创新。而大众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大众文化是一种感性文化,它的作品,像电影、偶像剧、娱乐节目等无需动脑筋过多思考,只需直接体验就可。有学者就指出,大众文化是“华丽的形象消解了文化的深层含义,以经验的直接性取代了价值的超越性,瞬间的体验取代了永久的回味和思考。这种拒绝严肃人生意义而只求当下快乐的趋向,无疑是不利于民族文化健康发展的”[2]。大学生长期受这样的大众文化影响,会不再想思考问题,这样下去,会导致大学生的思考能力下降,久而久之,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迅速下降。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创新能力被削弱,会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5.使大学生道德素质下降

大众文化中的某些灰色文化因素,比如,其所宣传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一夜成名等,在一定程度上败坏了社会风气,使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素质也受到了影响,主要表现在:(1)爱情观出现偏差。大学生谈恋爱越来越看重物质的重要性,《非诚勿扰》节目中女嘉宾马诺的一句“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后面笑”,对大学生群体产生的影响不可小觑,尤其是使女大学生在考虑爱情时,对物质这方面看得越来越重。(2)诚信缺失。近几年来,出现了大学生不按期偿还助学贷款,甚至拒绝还款的情况,这是典型的诚信缺失的表现。可以说,大众文化的消极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道德水平的下滑。

三、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消极影响的对策

(一)高校需积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的灵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面对大众文化的猛烈来袭,校园文化不可能独善其身,高校应该以兼容并包的心态对待大众文化,万不可一棒子打死,应该建设一种多元的、富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这样的校园文化才会带来满满的正能量,才会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会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1.大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对培育大学生的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随着大众文化作品大量进入大学生的视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枯燥无味与大众文化的轻松、娱乐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不及时做出调整,必会遭受重创,所以,面对大众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的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广大教师们须及时改变教育观念,大胆改革思政课的教学方法、教学途径,同时正视大众文化的存在和意义,对大众文化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大众文化的各类产品,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甄别出思想健康向上的作品,介绍给大学生,思政课的教师应该使大众文化充分为我所用,要把大众文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益的内容带入到思政课的课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高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校园文化建设。要组织师生参与创作演出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相声、小品、朗诵、话剧等文艺节目,让师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要扎实推进社会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要编进教材,教师要把内容带进课堂,带进学生头脑,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高校还要利用网络平台,建立校园红色网站,要利用大学生感兴趣的微博、微信等平台,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用高尚的精神引导大学生

高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其包括校训、校风等等。校训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它最先对大学生产生直接影响,每年新生报到,进入校园时,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校门口的校训,校训往往言简意赅,但却会对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产生深刻的影响。校风则体现了一所高校全体师生的精神风貌,包括教风、学风等。校风包括教风、学风等,教师要为人师表、严谨笃学,要有踏实严谨的治学态度;学生应该脚踏实地的学习,有踏踏实实地学风。高校不断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才可以打造出一流的校园文化,才会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巨大促进作用。

(二)政府要加强对大众文化的引导

1.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众文化建设

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會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的主流意识形态,鉴于大众文化给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必须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众文化建设,才可以规避大众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的负面影响。首先,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众文化的引领作用,必须先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深入的研究。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阐释,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都要剖析清楚,同时要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土壤,还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众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其次,要加强对大众文化的研究。要加强对大众文化的起源、大众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中国大众文化与西方大众文化的关系等的研究,只有深入研究大众文化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众文化建设才会有的放矢。

2.要对大众文化进行人文提升

有学者指出:“就大众文化性质而言,其问题在于缺少对现代人文精神以及民族文化传统的真正灌注和弘扬。”[3]大众文化人文精神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以,政府必须要对大众文化产品的制作提出要求,给予规范,要使之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社会正气,不能任其发展。另外,政府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大众文化创作者的人文素质,大众文化创作者对大众文化的发展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是提升大众文化人文精神的关键。对于人文精神严重缺乏的大众文化作品,政府要采取行政等强制手段禁止其进入市场。

大众文化的很多内容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大众文化作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直接参与塑造、改造教育对象”[4]。如果一味打压大众文化,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正视大众文化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对大众文化要扬长避短,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法,使大众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扈海鹂.解读大众文化——在社会学的视野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6.

〔2〕傅守祥.大众文化也需坚守人文精神[N].学习时报,2009-08-03(6).

〔3〕周毅.大众文化可持续发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3,(2):96.

〔4〕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71.

(责任编辑 赛汉)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