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本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

2016-05-30 08:15张丹阳
艺术评鉴 2016年2期
关键词:传统音乐文化

张丹阳

摘要:本土音乐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蕴含了一个地区甚至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高校拥有最好的教育配套资源,我们应将本土音乐教育摆到其应有的地位上,有意识地在地方高校传播本土音乐文化,既是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应对西方音乐文化对民族音乐文化强势冲击的策略。

关键词:本土音乐  地方高校  音乐教育  传承

一、本土音乐的概念及价值

本土音乐是指某个地方所特有的音乐传统或者音乐资源。在人类的进化史中,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不同民族及地域中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一般主要出现在节日活动或者传统礼仪中,主要传播形式是口头传唱。本土音乐极其丰富,在传统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的本土音乐是人类音乐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前感觉博大无比的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世界音乐也呈现出相似的发展趋势。对于我国来说,大量国外的音乐涌入我国,在提升我国现代音乐制作水平的同时也会对我国本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造成巨大的冲击。由于其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它是表现当地文化的重要表现性质,同时也是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本土音乐在高校中推广、传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让更多的人了解地方音乐文化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前进,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量的流行音乐和外来音乐充斥着人们的视听生活。尤其是在大学,学生们由于不像在中学时处于监管的状态,在大学中进入了非常自由的状态,可选择的音乐非常多,很多同学在小学中学阶段就养成了自己的音乐审美观,当来到大学,学生们会更趋向于选择个人喜欢的音乐。但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们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认识几乎是一片空白,很多学生想说喜欢但是却没有机会接触到传统音乐。如果想要学生们对本土音乐产生兴趣,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证学生与本土音乐接触的时间,让学生们可以有机会充分了解本土音乐,同时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大学有着非常多的空闲时间可以选择自己的兴趣去培养。学校教育人员应该仔细研究自己当地的音乐文化,然后有选择、有层次、分阶段的让学生接触。让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充分地获得本土音乐教育资源。从而潜移默化的认识本土音乐,感受其魅力。

(二)让本土音乐走进学生的生活中

让高校学生喜欢本土音乐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人被一些民族音乐所震撼,但要是持久性的喜欢还需要更深入的了解中国音乐文化。目前中国传统音乐并没有了生存的空间,也不是不受年轻人的喜欢,问题就在于年轻人没有跟传统音乐进行充分的接触充分的了解。导致他们对于传统音乐产生了距离感,以为那是父辈甚至老年人的专属。但是,如果在音乐审美萌芽时期能够有充分的时间接触到本土音乐,那一定会对年轻人对于传统音乐产生需求,并且会自觉的将本土音乐发扬下去。

(三)培养在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形成一般与后天的教育以及经历有关,指的是人们所形成品格以及素质。它体现于一个人的外在气质以及内在的精神品质中,并且还反映了个人的综合文明程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修养及情操是高校推广本土音乐文化所必须的。对于高校学生,尤其是声乐专业的学生,他们一般都非常有个性,随意性比较强,往往会造成在学习人文学科以及培养人文素质等方面较为薄弱,从而导致人文素养的缺乏以及人文价值的迷茫。

二、地方音乐在高校传承中所具有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高校具有的优势

地方高校作为地方高等教育的学府,不仅在学科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且在教育环境、设备资源上都是别的学校所无法比拟的。本土音乐与高校间其实是互惠互利的,一方面本土音乐可以依托高校得到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借助本土音乐完善自身的音乐教育体系。此外,高校可以将有潜力的本土音乐开发一套特色课程,吸引更多同學参加。

(二)高校传承存在的问题

目前,关于本土音乐进入高校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能够培养学生对本土音乐的兴趣。现阶段,音乐形式多种多样,很多学生都紧跟时尚潮流选择新兴的音乐形式。本土音乐由于年代久远、形式较旧并不被大部分学生所喜爱。这种情况严重制约本土音乐的生存,更别提继承与发扬。当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有关部门逐渐加强了对本土音乐的重视程度,更有意识的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这对于本土音乐的复苏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光靠政府部门保护是远远不够的,想要将本土音乐发扬光大就必须借助高校教育,学校不仅是本土音乐文化的传统地,还是文化知识的传承地。但是大多数高校在音乐文化传承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好,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缺少专门从事本土音乐相关的教师;2.新兴音乐的冲击,使得大部分学生没有兴趣选择本土音乐;3.本土音乐的学习过程一般较为枯燥。

我国的本土音乐教育起步相对较早,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本土音乐的教育趋于不断的完善,但是随着信息大爆发时代的来临,人们很难对较为保守的本土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往往更容易接受或者盲目的接受外来音乐,流行音乐由于通俗易懂,节奏更加符合当下年轻人的生活状态而备受推崇。不可否认,流行音乐不仅具有浅显易懂的歌词,而且还富有较多的流行元素,但是流行音乐却没有专业性的音乐元素。针对这种现象,高校音乐教师可以采取将本土音乐以流行音乐中RAP的形式来展现,在使高校学生准确掌握歌词的前提下,还会对本土音乐文化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将本土音乐与流行音乐进行巧妙的结合,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由上可见,将本土音乐文化传承下去的较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对本土音乐文化进行不断的创新,达到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的效果。

三、本土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实践与创新

(一)树立积极的教育传承理念

文化生态平衡学说告诉我们,多种音乐文化共同存在,才能促进音乐文化向前发展。作为传播民族文化重要环节的高校应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平等观,维护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构建中国音乐文化为主,多种音乐形式共同发展的音乐结构,只有这样才能让传统音乐充满活力,才能使本土音乐获得可持续发展。

(二)合理的课程设置及教学

在课程设置方面,要突出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的主导地位。专门开设以本土音乐为主要教授内容的课程,从历史发展到音乐形态;从理论知识到艺术实践,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并掌握。并在课程设置中开设相关的地方音乐课程,激发学生的民族音乐学习热情,培养音乐传承人,促进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其次,要积极开拓音乐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三)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

高校可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让民间音乐名家、音乐传承人走进课堂,拉近民族音乐和学生间的距离,让学生近距离地接受本土音乐的熏陶,优化高校音乐教育的人文环境。其次,可开设丰富的大学社团活动,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切身感受本土音乐。并积极参与地方性有关民族音乐的赛事,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传承能力。

(四)提高教师的传承能力

教师的素质是本土音乐传承的关键所在。首先,要增强教师的文化生态意识,让教师能自觉地担负起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重任。其次,最重要的是加强教师自身传承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为本土音乐的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加强本土音乐教材的编撰

由于本土音乐文化都是民间艺人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因此很少有专门教授的教材。这使得除了传承人之外的大眾,很难接触和了解这种音乐形式。教材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工具,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高校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积累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编撰出有关本土音乐文化的书籍。有了系统的、全面的教材,进而才能促进本土音乐延绵不断的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张小满,马巧梅.本土音乐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J].艺术教育,2014,(06).

[2]张燕.本土音乐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实践与创新[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09).

[3]杨静.论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青年与社会,2013,(18).

[4]闫楠.本土音乐文化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的现状及实践构想[J].戏剧之家,2015,(07).

猜你喜欢
传统音乐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