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之下,三大平台的“难言之隐”

2016-05-30 09:32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16年19期
关键词:盈利模式乱象美团

三分天下后,外卖平台为何乱象频生?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和网约车与团购等行业一样,之前一系列的跑马圈地行为,对于外卖平台来说也是伤筋动骨的。李彦宏号称为百度糯米准备了200亿元人民币,却也没有熬死其他大竞争对手,只赢得一个“三足鼎立”的结果。而据了解,在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之后,开启的首轮融资就已经达到28亿美元,其中腾讯投资10亿美元。而这些钱对于外卖平台来说,还有些“不够用”的味道。有消息称美团2015年月亏6亿元人民币,每新增一个APP用户,其补贴成本保守估计就是80元人民币。这么大的开支,当然最终是要让市场来买单的。于是乎,黑作坊出现了,竞价排名也出现了。就和各种网约车平台一样,昔日对出租车业的补贴有多狠,现在对这个行业的打压就有多“凶残”。盈利,俨然成为了已经站稳了脚跟的三大平台的必选之项,至于吃相难看不难看,已经不在考虑范围内—毕竟除三大平台自己之外,其背后的资本方也对盈利提出了要求。

此外,还有一些需要说明的。虽然团购平台已经没有了昔日的混乱现象,但是活下来的幸存者并不代表可以闷声发大财,反倒是整个团购市场开始萎缩。比如美团如今的重心就是外卖,在团购业务上投入的资源和在乱战期间相比,已经没有任何可比性。谁也不能保证,如今风风火火的外卖行业会不会在补贴越来越少,外卖平台对商家和用户抽取各种费用之后,变成下一个团购业。在这个资本遇冷,融资变得明显没有过去那么容易的时代,要追求盈利,难免会丢失部分用户。但是如果不追求盈利,投资人也不可能无限度地砸钱。于是乎,现在三大外卖平台所谓的“盈利模式”就变得更像是在给投资人画大饼,上了“船”的投资人能不能拿回投资,其实自己心里都没有底。

走上出行市场的老路

前段时间,因为黑作坊猖獗,各大城市的外卖平台纷纷被食药监局约谈,但是在约谈前后,外卖平台们放出的信息则让人玩味。有的外卖平台干脆手一摊,表示审核难度比较大,我们管不了;有的黑作坊竟然被挖出了有某些外卖平台的背景。

其实,无论是推出“谁出钱多,谁排名靠上”的竞价排名模式,还是默许黑作坊的存在,其根本原因就是外卖平台为了给自己寻找一个盈利模式。在找到靠谱的盈利模式之前,这些乱象也许还会继续存在,甚至会愈演愈烈。目前,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难免有一定的滞后性,对于外卖平台之间的乱象,有关部门暂时还只有采用约谈等方式来进行约束,但外卖平台显然不会因此而停止“耍流氓”。

而另外一方面,在补贴政策玩不下去,外卖平台们也不愿意继续玩之后,最大的问题就是商户和用户的逃离。这种问题在“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地区还感觉不到,但是在一些二线城市中却已经开始显露出了苗头。不少商户甚至干脆退出了外卖平台,他们的逻辑很清楚—自己每做一单就要给平台一部分钱,而如果用户本身就有他们的外卖电话,可直接通过电话沟通。那么,为何还要将一部分的利润贡献给外卖平台呢?这一部分商户主要就是走居民区或者办公楼生意的普通商家,一份快餐的利润也许本来就很低,对于他们来说,为外卖平台做贡献是一件很亏的事情。而对于外卖平台来说,这些商家也正是外卖的主力,他们的退场也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整个外卖市场的萎缩。外卖平台自然知道这些问题,但是他们也在赌—赌在底层商家抛弃外卖平台之前,他们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

在这种环境之下,“黑作坊+竞价排名”的模式就变成了外卖平台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过渡模式。原因有无外乎以下两点。第一,黑作坊的存在能够丰富商户的数量—这就好像是当年的网约车市场一样,先不管司机是不是有不良记录,先把数量做上去,扩展了自己的服务覆盖面再说其他的东西。至于在此过程中,关于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是不是失去了保障,外卖平台会用一句“极个别现象”来进行说明的。第二,商户数量的增加,必然会给外卖平台带来更多利益—无论是“竞价排名”,还是商户提供的广告收益,都是“能下金蛋的鸡”。而在此过程中,黑作坊们就扮演着“托”的角色,不管他们有没有参与竞价排名,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们会让真正有意于参与竞价的商户错误地判断市场规模,并提出更高的价格参与竞价。这种模式如果玩得好,是可能会盈利的。但如果玩不好,那么也许整个市场都会在真正看到盈利的曙光之前,背上原罪。

很遗憾的是,目前三大平台们为了盈利,似乎正在往第二条路上狂奔。

猜你喜欢
盈利模式乱象美团
美团打车独立运营王兴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美团打车独立运营王兴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遏止网课乱象重在落实
美团点评和拼多多体现了对数字中国的兴奋之情
从盈利模式角度看腾讯公司的发展之路
光伏招投标乱象,谁之殇?
开放存取盈利模式之思考
治超新规实施在即 深究货车非法改装乱象
晨农直销乱象
美团、大众点评抱团御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