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不可缺失

2016-05-30 11:45梁晓琴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师爱人格爱心

梁晓琴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111-01

爱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也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感情,师爱就如同慈母情怀。现在留守儿童较多,可以说“爱断层了!”。大部分家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跟孩子接触的时间少之又少,仅仅通过电话聆听彼此的声音,有时孩子甚至都不想接父母的电话。为此,我们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何以担当?何以改变?

一、转变教学态度,用师爱倾注于教育事业

一个富有爱心的老师,他的言传身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智和良好的习惯养成。它伴随学生的成长历程,并影响他的一生。我们要让爱充满孩子的心田,润物无声、全心全意为学生付出。用全心的爱去感化学生,教会他们去爱、会爱,让他们甘霖师爱的雨露,茁壮成长。

二、更新教育观念,用师爱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作为教师,我们要以敢于担当,爱生敬业的职业素养,把对学生的理解和包容当作教育的基石;把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当作教育的艺术;把对学生的爱化为动力,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缩短师生的心距,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别,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人施教,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做出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评价。平等、真诚、友善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用赞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对犯错误的学生的批评点到为止,尊重他们的人格,包容他们的过失,耐心引导他们反思,给予他们机会纠正错误。有智慧、有爱心的老师不仅关注和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注重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注重对学生常态化学习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形成团结、真诚、友善、互助的优良品质。

三、改变教学方法,用师爱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的关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良好的师生感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从心理学来说:学生在学习、生活、精神上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怀与爱护、重视与认可。尤其他们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这种渴望就更强烈,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来源于老师对他们的喜欢程度,所以教师对学生可实行必要的“感情投资”“教贵情深”,用爱心温暖学生,感化学生;用爱心照亮心扉;用爱心与学生进行感情交融,增进师生感情,缩短师生心灵的距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要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拥有一份自然、轻松、愉悦的心情,才能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充实的事情,自主的转变学习态度,变得想学、爱学、会学。再则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成长,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要付诸关爱、关怀、尊重、欣赏、信任去促动学生的身心健康,要从根本上唤醒他们沉睡的意识和兴趣,使他们的思想积极上进,主动的爱学、去学、会学。

四、培养极强烈的责任感,以师爱树立榜样

教师的工作始终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教研等线上围绕。时间长了,多少会有一些厌倦。作为一个好的教师,不但应该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对自己的事业充满激情,还应该有一颗博大的责任心。爱教育事业,最终的落脚点在爱学生、爱孩子。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他们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对他们的爱,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对他们负责任。师爱是每个教师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教师要具有无私的爱,必须高度重视个人修养,端正教学思想,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和灯塔。

教师的师德要在身教中和平凡的工作体现,教师榜样像一面旗帜,树立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言一行,具有鲜明的示范性。教师的言行,学生极易照样接受,很少去鉴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是空论。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表。拥有健康的人格品位,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得到敬重。教师应以良好的心理品格,道德水平,敬业精神让学生感到可信、可亲,从而才不负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光荣称号。

总之,让学生的内心世界充满阳光般的师爱。学生合理的需求给予满足,错误的要求及时给予纠正,迷途的方向给予指明,帮助学生健康可持续地全面发展。正视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对问题学生不抛弃不放弃。善于挖掘、捕捉、放大他们学习的闪光点,积极引导,用师爱照亮他们的心扉,点燃他们积极上进的心灵火花。给孩子们赞美、信任和期待的正能量,增进他们的自我价值,使其变得自信、自尊、开朗、富有个性并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

(责任编辑 刘 馨)

猜你喜欢
师爱人格爱心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平凡而真挚的师爱
以师爱诠释教育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有一种师爱叫欣赏
师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