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学生物理学习习惯的养成

2016-05-30 15:47黄发军
南北桥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初中物理自主学习

黄发军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的知识传授只是教学的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学生自主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情况既受到先天的智力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学习兴趣、性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其中,学习习惯的影响是最大的。学习习惯反映出学生学习的主观性,一定程度上它也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所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良好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初中物理 自主学习 学习习惯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2.096 初中物理学习是物理学习中承上启下的阶段,小学阶段物理知识以自然科学介绍的形式引入,主要在于给学生建立一个初步的印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初中物理学习则是正式的物理基础知识学习和自主学习方法的养成阶段;在高中物理学习中,自主学习变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往往都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能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高效且轻松的学习,同时也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众所周知,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高中阶段紧张的学习环境下,要重新养成一种学习习惯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阶段就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作铺垫。

一、基础学习习惯

基础学习习惯是我们一直以来强调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教师所讲知识的学习习惯,主要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

(一)课前:预习习惯

物理学习不像人文学科一样对文字要求高,它注重理解和运用,而不是死记硬背,但是这不代表物理学习就能不关注教材,教材始终是学习的基础,把教材上的基础知识掌握好,才能有更好的提升。所以我们要督促学生养成预习教材的习惯,在预习过程中对老师要讲的知识有初步的印象,通过思考回忆把之前学习的知识与将要学习的知识练习起来,帮助理解,同时也找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在正式开始学习时有侧重点。预习习惯的养成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之一。

(二)课中:思考习惯

物理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对思维有着更高的要求,物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即使老师讲解了知识点,学生也不一定能透彻的了解,并且去灵活的运用,其中仍然存在许多未知的地方。根据个人理解能力的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疑惑,所以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让学生记笔记,还要督促他们保持思考的习惯。同学们对老师所讲的知识点或者是相关知识提出疑惑,并记录下来,课后再做研究和探讨,通过课堂思考,学生能对物理知识作出自己的理解,把课后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找出来解决,减小了课后学习的阻力。另外,同学们在课堂上跟着老师的思路思考,也有利于集中注意力,认真地参与到课堂中。

(三)课后:练习和反思

课堂上学习了物理知识,同学们会觉得听懂了,但是真正要运用知识解决問题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课后一定要做及时的练习来加深理解和熟悉知识的运用。我们通常会在课后给同学们布置练习题,除了要让同学们完成这一部分内容,还可以根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做侧重的练习,我们要为同学们提供必要的指导。学会把理论和公式作为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达到了练习的目的,这也是学生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的关键。

学习离不开反思,不仅是对学习中对知识理解情况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学习方法的反思,在反思中找出得与失,并且在今后的学习中作出修正和改进,这就是学生在学习中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

二、善于观察

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和生活实践基础上的自然科学学科,所以单一的理论知识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生活实践和物理实验去检验理论和发现新的未知,而这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观察力,所以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观察的意识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下,学生逐渐养成了只重复和模仿而不创造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意识,在面对各种各样的现象时并不会下意识地去观察,也难以把现象和理论联系起来。所以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观察的意识。在描述物理现象的时候,我们尽量化文字为图像,让学生能更直观的观察。在展示物理现象和进行物理实验的时候,我们要在每一个关键处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同学们描述出所观察的现象来对学生进行督促。

(二)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

所谓观察并不是“观赏”,许多同学在观察物理现象时,抱着一种看乐子的心态,只看表面,或者是看过就忘了,这并不能称为是观察,或者是没有达到观察的目的,所以我们要让同学们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

1.分清主次,把握重点。每一个实验和现象都有其目的和研究主题,所以在观察现象时要做到有所侧重,而不是一概而论。例如“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学生的关注点应该放在对蜡烛成像的观察和物像距离的测量上,而不是去看玻璃板的映像、蜡烛的变化等等现象。要让同学们知道我们的研究目的、要解决的问题,再找到实验中的变量定量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2.联系现象和理论。除了要观察到点上以外,还要学会“由表及里”,从现象联系到理论。我们所做的物理实验主要都是已知的理论的验证实验,大多数情况下老师都是先讲了知识再进行实验,所以在同学们学习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就要让同学们一边观察实验现象,一边把现象和理论联系起来,去思考理论得出的原因,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现理解记忆的效果。

而在课堂以外,同学们面对各种实际问题中的物理现象,也要学会联想,哪怕只是灵光一闪,也是对理论进行有效思考,比如看到汽车刹车的现象就要联想到惯性定律;看到杯子中弯曲的吸管就要联想到光的折射。物理知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但是学习是从小处入手的,每一个细微的观察思考都是见微知著的过程。

3.端正态度,理性思考。作出这一要求是对同学们在进行观察时的主观情绪的调整,在观察时需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所以没有好的学习状态是难以达成的。首先是态度要端正,对于每一个大的或者小的实验,它都有其意义,所以无论实验简单或复杂,都要用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其次,要理性的思考,物理是一门客观的科学,所以在观察中现象比联想更有说服力,而不是一味地“我认为”、“我觉得”。

习惯的养成是一种长期积累的过程,我们希望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以几种基础的学习习惯和善于观察这两大类为例作了说明,可见,教师的教学支持是其次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希望能让学生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从而更加主动的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初中物理自主学习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