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学案例设计

2016-05-30 19:36韩秋萍
科教导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案例设计综合课

韩秋萍

摘 要 在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中,综合课是一门主干课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它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段、篇章、修辞等综合性的汉语知识。中级阶段综合课是该课程的桥梁支柱。

关键词 中级阶段 综合课 案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1.065

Intermediate Chinese Integrated Course Teaching Case Design

——Tak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 Intermediate Comprehensive (Ⅱ)" Third Class "Way of Homecoming" for example

HAN Qiuping

(Bohai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College, Jinzhou, Liaoning 121000)

Abstract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curricula, comprehensive course is a main course, foreign teaching Chinese, occupies a pivotal position, which includes voice, vocabulary, grammar, discourse, discourse, rhetoric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of Chinese. Intermediate phase of the composite class is a bridge pillar of the course.

Key words intermediate; integrated course; case design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有着几种不同的课程设置类型,其中之一就是分项技能设置课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它起着教学主导作用,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要想学好汉语,综合课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1 中级阶段的汉语综合课

(1)把握主要教学内容。中级阶段的汉语综合课主要包括语言基础知识以及技能训练两部分。语言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文化教学。语音教学要进行有针对的正音,尤其是声调、语调,儿化音也是语音教学的难点。词语教学要复现初级阶段出现的词语,重点学习虚词及其用法。注意运用多种方法释词,方法要灵活多样,有侧重点。本阶段语法教学在复现的基础上。要深化学习一些句型更深的语法,如状语句子、特殊句型、趋向补语等。

(2)把握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是中级阶段的汉语综合课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因此词汇教学是教学的重点,同时词汇的不同多变、以及采用何种方式也是中级阶段综合课词汇教学的一大难点。词语教学主要采用语素法和构词法这两大基本方法。词语释义要采用多种方式,如目的语解释生词、实物演示法、同义词反义词解释、拓展法等。可以因课型、词语而异。

(3)把握教学要求。正确本阶段汉语普通话的全部的声、韵、调,语音、语调基本正确;熟练掌握所剩生词的绝大部分;对大纲规定的语法点和功能项能较为正确地掌握;具有一般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够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对汉语文化有基本的了解。

2中级阶段的汉语综合课教学环节设置及示例

中级阶段的汉语综合课教学进度一般是6学时一课书,前4学时学习新课内容,生词和课文,两学时学习前一半,2学时学习后一半,最后两学习复习以及课后练习。本案例主要分为两大课时,每一课时又分为两个小课时,共为4个小课时,案例中只用大课时来表示。这两大课时是对课文内容讲解的设计部分与规划。教学对象为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D班留学生。主要包括组织教学、旧课知识的复习、新课解题、新课学习这4部分。

《乖乖回家之路》课堂案例设计

第一课时

A、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在上课之前,老师用PPT向学生展示拉布拉多犬的图片以及《导盲犬小Q》的剧照)

(1)“大家现在看我出示的这幅图片,有哪位同学知道这条狗的名字是什么?”

(2)“那我们接着看另一幅图片,看看这是什么狗。

(老师展示《导盲犬小Q》的剧照)”

(3)这两条狗是同一品种的,它的中文名字叫拉布拉多犬,英文叫labrador retriever

(PPT 展示汉字“拉布拉多犬”英文 labrador retriever 以及犬的图片)

(4)“看来大家很了解这种狗,那么哪位同学来说说拉布拉多犬有什么特点呢?或者看过这部电影的同学也可以说说它讲了什么故事”。

(5)“看来大家挺喜欢拉布拉多犬的,这种狗性格很好,很乖(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乖”),浑身长满金黄色的毛(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浑身”),特别懂事(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懂事”)。这部电影也讲述了拉布拉多犬与一位盲人之间的感情,让人非常感动。今天,我们来听一听拉布拉多犬和一位医生之间的故事”。

(老师用PPT向学生展示本课课题“乖乖回家之路”)

B、生词学习

词汇教学分为三个部分,即认读、讲解、造句。在讲解词汇时教师会用PPT来展示图片,体态语、举例法来讲解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第一部分生词,第一个到第三十个生词。大家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朗读前十个生词”。

(1)请一位同学试读前十个生词。

(2)老师纠正学生发音并带读本课表中的新词语。

(3)讲练生词,在课本生词词汇和英文的基础上,对生词进行适当的解释、举例子、拓展处理。

①乖(老师朗读,学生跟读)

刚才我们说拉布拉多犬性格很好,很乖。那么这个“乖”是形容词,它的意思就是“听话”。比如说“这个孩子很乖,从不打架”,“这只猫很乖,从不咬人”。有时大人会说“这个孩子不乖,总和大人吵架”,“不乖”就是不听话。(找同学用“乖造句子”)

有时我们也会用“乖乖地”(老师在黑板写下“乖乖地”,顺便板书:乖乖地+动词),比如“你在家乖乖地看书”,“他做错事了,乖乖地向妈妈道歉”。

②浑身

看图片(图片一:一只浑身雪白的猫),这只猫从头到脚,还有尾巴,都长满了白色的毛,我们可以说“这是一只浑身雪白的猫”。

再看一幅图(图片二: 一个人穿得很少,冻得发抖),这个人穿得很少,又刮着风,全身都在发抖,我们可以说“这个人冻得浑身发抖”。“浑身”的意思是从头到脚,全身的意思。

教师设计场景让学生造句。

下雨了,我又忘记拿伞,可以说,“下雨了,我忘记带伞,浑身都湿了”。

我生病发烧了,身上很疼,可以说,“我发烧了,我浑身疼”。

③懂事

这个“懂事”是形容词,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懂”为“懂得”,“事”为“事情”,那么“懂事”意为“懂得事情”,“听话”。

④特意

“特意”就是专门、特别的意思。比如说“我特意为你选的礼物”,“妈妈特意做了我爱吃的面条”。这个词多用在那些表示做一件事很用心,很认真对待的句子中,比如“他特意来医院看我”,“我特意在学校门口等你”。(找学生造句)

⑤收养

是一个动词。“收”可以理解为接受,“养”就是抚养,照顾。这个词的意思是不属于自己的孩子或者动物,自己接受并且抚养的意思。比如“这对夫妻收养了一个小孩”,“我收养了这只流浪狗”。

C、课文学习

(1)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课文第一段。

(2)纠正学生读音,容易读错的音,如“z/c/s”和“zhi/chi/shi”的发音。

(3)问学生有什么问题,给予解答。

(4)一起读课文第二段。

(5)讲解语法点“般”。

“般”(老师通过PPT展示该语法点),它的意思是“(像)……一样”。“般”前面大多数情况下出现的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或者句子,表示比喻。它在句子中有两种形式:一是“……般的+N”(PPT展示该句型),做定语,修饰名词。一种是“……般地+V/Adj”(PPT展示该句型),做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

比如:我被这如画般的景色所吸引。

她长得仙女般地漂亮。

(6)练习,给出关键词:猫、秋天、温暖、画、风景,让学生造句。

(7)学习另一个语法点:V/Adj+得+什么似的(PPT展示句型)

这是一个口语格式,表示程度很高,高到难以形容。

比如:这件衣服漂亮得什么似的。

他在讲台上都紧张得什么似的。

这件事把他吓得什么似的。

(练习,老师给出关键词——事情、忙、玩、高兴、乱,让学生造句)

(8)读第四、五段文章,并让学生提问不懂得生词和意思,并讲解语法点“不……

不/别……”

“不……不/别……”是一个口语中常用的固定结构,表示双重否定,意思相当于“只有A,才B”。比如: 不饿就别吃饭。

D、布置作业

(1)结合所学内容做课后练习。

(2)用3个语法句型造句。

(3)预习课文第二部分。

第二课时

A、组织教学,回顾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乖乖回家之路》的一部分,那么这节课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第二部分。复习一下所学的生词和语法点。

B、生词学习

词汇教学分为三个部分,即认读、讲解、造句。在讲解词汇时教师会用PPT展示图片,体态语、举例法来讲解词汇。

(学习第二部分生词,第31至57个单词)。

(1)老师领读前十个单词,学生跟读,注意音调。

(2)领读后让学生对不懂的词提问,讲解。

(3)讲解教养与收养的区别。

收养,我们上节课讲过,是将不属于自己的子女或者动物带回来自己抚养。“教养”是个名词,其中的“教”,是教育的意思,“养”意为养成,这个词是说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平。比如我们说“这个孩子很有教养”,那么就是说这个孩子的行为、道德都非常好(请同学来造句)。

(4) 读第二组十个生词, 注意音调,对学生不懂的词进行讲解。

单独讲解“格外”这个词,这个词是个程度副词,表示特别,很的意思。比如“他对我格外地好”。

C、课文学习

(1)让学生读第二部分课文的第一段。

要注意断句,比如“还用头顶着学步车跟女儿玩”这一句,“还用头/顶着学步车/跟女儿玩”,不能把“头顶”(下转第163页)(上接第141页)放在一起,在这里“头顶”不是一个词。

(2)讲解语法点,(用PPT展示语法句型),“有着”,表示“存在着”、“具有”。

“有着”,表示“存在着”、“具有”。宾语可以是具体名词、也可以是抽象名词,比如习惯、目的、爱好、感情、联系、气质、风度等,宾语必须带有修饰成分,至少三个音节。多用于书面语。

如: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心里有着说不出的痛苦。

(3)让学生读课文,让学生对不理解内容进行提问,同时大家一起总结出本段的大体内容。

(4)总结课文。(这一篇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乖乖和贾俊一家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都说狗是人类的朋友,只要我们真诚对它,也会收获真诚)。

D、布置作业

(1)结合所学内容做课后练习。

(2)用今天所学的重点词汇造句。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三个语法点与词汇的讲解,因为学生的水平处于中级阶段,所以在理解词汇的基础上基本能理解文章大意。本教案还应该多侧重复习,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重复和复习的机会。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汉语是一个全新的语言体系,无论是语音、汉字、词汇还是语法、文化的学习,都会受到学生母语及文化背景的干扰,因此,对知识的学习要不断地反复重现,从而得到强化巩固,尤其是对容易混淆的汉字、生词,难以理解的语法点。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有着几种不同的课程设置类型,其中之一就是分项技能设置课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它起着教学主导作用,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要想学好汉语,综合课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1 中级阶段的汉语综合课

(1)把握主要教学内容。中级阶段的汉语综合课主要包括语言基础知识以及技能训练两部分。语言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文化教学。语音教学要进行有针对的正音,尤其是声调、语调,儿化音也是语音教学的难点。词语教学要复现初级阶段出现的词语,重点学习虚词及其用法。注意运用多种方法释词,方法要灵活多样,有侧重点。本阶段语法教学在复现的基础上。要深化学习一些句型更深的语法,如状语句子、特殊句型、趋向补语等。

(2)把握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是中级阶段的汉语综合课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因此词汇教学是教学的重点,同时词汇的不同多变、以及采用何种方式也是中级阶段综合课词汇教学的一大难点。词语教学主要采用语素法和构词法这两大基本方法。词语释义要采用多种方式,如目的语解释生词、实物演示法、同义词反义词解释、拓展法等。可以因课型、词语而异。

(3)把握教学要求。正确本阶段汉语普通话的全部的声、韵、调,语音、语调基本正确;熟练掌握所剩生词的绝大部分;对大纲规定的语法点和功能项能较为正确地掌握;具有一般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够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对汉语文化有基本的了解。

2中级阶段的汉语综合课教学环节设置及示例

中级阶段的汉语综合课教学进度一般是6学时一课书,前4学时学习新课内容,生词和课文,两学时学习前一半,2学时学习后一半,最后两学习复习以及课后练习。本案例主要分为两大课时,每一课时又分为两个小课时,共为4个小课时,案例中只用大课时来表示。这两大课时是对课文内容讲解的设计部分与规划。教学对象为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D班留学生。主要包括组织教学、旧课知识的复习、新课解题、新课学习这4部分。

《乖乖回家之路》课堂案例设计

第一课时

A、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在上课之前,老师用PPT向学生展示拉布拉多犬的图片以及《导盲犬小Q》的剧照)

(1)“大家现在看我出示的这幅图片,有哪位同学知道这条狗的名字是什么?”

(2)“那我们接着看另一幅图片,看看这是什么狗。

(老师展示《导盲犬小Q》的剧照)”

(3)这两条狗是同一品种的,它的中文名字叫拉布拉多犬,英文叫labrador retriever

(PPT 展示汉字“拉布拉多犬”英文 labrador retriever 以及犬的图片)

(4)“看来大家很了解这种狗,那么哪位同学来说说拉布拉多犬有什么特点呢?或者看过这部电影的同学也可以说说它讲了什么故事”。

(5)“看来大家挺喜欢拉布拉多犬的,这种狗性格很好,很乖(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乖”),浑身长满金黄色的毛(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浑身”),特别懂事(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懂事”)。这部电影也讲述了拉布拉多犬与一位盲人之间的感情,让人非常感动。今天,我们来听一听拉布拉多犬和一位医生之间的故事”。

(老师用PPT向学生展示本课课题“乖乖回家之路”)

B、生词学习

词汇教学分为三个部分,即认读、讲解、造句。在讲解词汇时教师会用PPT来展示图片,体态语、举例法来讲解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第一部分生词,第一个到第三十个生词。大家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朗读前十个生词”。

(1)请一位同学试读前十个生词。

(2)老师纠正学生发音并带读本课表中的新词语。

(3)讲练生词,在课本生词词汇和英文的基础上,对生词进行适当的解释、举例子、拓展处理。

①乖(老师朗读,学生跟读)

刚才我们说拉布拉多犬性格很好,很乖。那么这个“乖”是形容词,它的意思就是“听话”。比如说“这个孩子很乖,从不打架”,“这只猫很乖,从不咬人”。有时大人会说“这个孩子不乖,总和大人吵架”,“不乖”就是不听话。(找同学用“乖造句子”)

有时我们也会用“乖乖地”(老师在黑板写下“乖乖地”,顺便板书:乖乖地+动词),比如“你在家乖乖地看书”,“他做错事了,乖乖地向妈妈道歉”。

②浑身

看图片(图片一:一只浑身雪白的猫),这只猫从头到脚,还有尾巴,都长满了白色的毛,我们可以说“这是一只浑身雪白的猫”。

再看一幅图(图片二: 一个人穿得很少,冻得发抖),这个人穿得很少,又刮着风,全身都在发抖,我们可以说“这个人冻得浑身发抖”。“浑身”的意思是从头到脚,全身的意思。

教师设计场景让学生造句。

下雨了,我又忘记拿伞,可以说,“下雨了,我忘记带伞,浑身都湿了”。

我生病发烧了,身上很疼,可以说,“我发烧了,我浑身疼”。

③懂事

这个“懂事”是形容词,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懂”为“懂得”,“事”为“事情”,那么“懂事”意为“懂得事情”,“听话”。

④特意

“特意”就是专门、特别的意思。比如说“我特意为你选的礼物”,“妈妈特意做了我爱吃的面条”。这个词多用在那些表示做一件事很用心,很认真对待的句子中,比如“他特意来医院看我”,“我特意在学校门口等你”。(找学生造句)

⑤收养

是一个动词。“收”可以理解为接受,“养”就是抚养,照顾。这个词的意思是不属于自己的孩子或者动物,自己接受并且抚养的意思。比如“这对夫妻收养了一个小孩”,“我收养了这只流浪狗”。

C、课文学习

(1)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课文第一段。

(2)纠正学生读音,容易读错的音,如“z/c/s”和“zhi/chi/shi”的发音。

(3)问学生有什么问题,给予解答。

(4)一起读课文第二段。

(5)讲解语法点“般”。

“般”(老师通过PPT展示该语法点),它的意思是“(像)……一样”。“般”前面大多数情况下出现的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或者句子,表示比喻。它在句子中有两种形式:一是“……般的+N”(PPT展示该句型),做定语,修饰名词。一种是“……般地+V/Adj”(PPT展示该句型),做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

比如:我被这如画般的景色所吸引。

她长得仙女般地漂亮。

(6)练习,给出关键词:猫、秋天、温暖、画、风景,让学生造句。

(7)学习另一个语法点:V/Adj+得+什么似的(PPT展示句型)

这是一个口语格式,表示程度很高,高到难以形容。

比如:这件衣服漂亮得什么似的。

他在讲台上都紧张得什么似的。

这件事把他吓得什么似的。

(练习,老师给出关键词——事情、忙、玩、高兴、乱,让学生造句)

(8)读第四、五段文章,并让学生提问不懂得生词和意思,并讲解语法点“不……

不/别……”

“不……不/别……”是一个口语中常用的固定结构,表示双重否定,意思相当于“只有A,才B”。比如: 不饿就别吃饭。

D、布置作业

(1)结合所学内容做课后练习。

(2)用3个语法句型造句。

(3)预习课文第二部分。

第二课时

A、组织教学,回顾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乖乖回家之路》的一部分,那么这节课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第二部分。复习一下所学的生词和语法点。

B、生词学习

词汇教学分为三个部分,即认读、讲解、造句。在讲解词汇时教师会用PPT展示图片,体态语、举例法来讲解词汇。

(学习第二部分生词,第31至57个单词)。

(1)老师领读前十个单词,学生跟读,注意音调。

(2)领读后让学生对不懂的词提问,讲解。

(3)讲解教养与收养的区别。

收养,我们上节课讲过,是将不属于自己的子女或者动物带回来自己抚养。“教养”是个名词,其中的“教”,是教育的意思,“养”意为养成,这个词是说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平。比如我们说“这个孩子很有教养”,那么就是说这个孩子的行为、道德都非常好(请同学来造句)。

(4) 读第二组十个生词, 注意音调,对学生不懂的词进行讲解。

单独讲解“格外”这个词,这个词是个程度副词,表示特别,很的意思。比如“他对我格外地好”。

C、课文学习

(1)让学生读第二部分课文的第一段。

要注意断句,比如“还用头顶着学步车跟女儿玩”这一句,“还用头/顶着学步车/跟女儿玩”,不能把“头顶”(下转第163页)(上接第141页)放在一起,在这里“头顶”不是一个词。

(2)讲解语法点,(用PPT展示语法句型),“有着”,表示“存在着”、“具有”。

“有着”,表示“存在着”、“具有”。宾语可以是具体名词、也可以是抽象名词,比如习惯、目的、爱好、感情、联系、气质、风度等,宾语必须带有修饰成分,至少三个音节。多用于书面语。

如: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心里有着说不出的痛苦。

(3)让学生读课文,让学生对不理解内容进行提问,同时大家一起总结出本段的大体内容。

(4)总结课文。(这一篇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乖乖和贾俊一家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都说狗是人类的朋友,只要我们真诚对它,也会收获真诚)。

D、布置作业

(1)结合所学内容做课后练习。

(2)用今天所学的重点词汇造句。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三个语法点与词汇的讲解,因为学生的水平处于中级阶段,所以在理解词汇的基础上基本能理解文章大意。本教案还应该多侧重复习,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重复和复习的机会。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汉语是一个全新的语言体系,无论是语音、汉字、词汇还是语法、文化的学习,都会受到学生母语及文化背景的干扰,因此,对知识的学习要不断地反复重现,从而得到强化巩固,尤其是对容易混淆的汉字、生词,难以理解的语法点。

参考文献

[1] 马静,行玉华.对外汉语教学词语释义的原则与方法[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4).

猜你喜欢
案例设计综合课
对外汉语高级综合课中词汇教学探讨——以实习教师汉语课堂《发现步行之美》为例
重庆市政府债务风险案例研究设计
案例教学法在VB中的应用
一对一个性化教学对高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案例研究分析
案例教学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游戏案例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药品与健康”项目学习案例设计
常态教学背景下音乐综合课的探索与实践(下)
常态教学背景下音乐综合课的探索与实践(上)
关于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课堂教学中开展大作业综合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