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效率

2016-05-30 19:43苟光伦
南北桥 2016年2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提高高中历史

苟光伦

【摘 要】课堂教学效率一直以来就是课堂教学的终极追求。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效率普遍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面对此种情况,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就要想尽办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与上课质量的高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教师要认真上课。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2.105

我国的教育一直以来就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这种教育模式致使老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考试来进行,考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唯分是举,最终使那些有能力,但是不擅长考试的学生,不能获得应有的发展,同时还会培养出高分低能的人才。最重要的是这种教学理念,导致出现了“主科”和“副科”的差异,很多师生都只重视主科学习,而轻视副科知识。

应试教育为了应付高考,采用题海战术,以及机械的记忆方法,学生的作业负担很重,相对来说比较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它把书本和课堂作为唯一的教学途径,脱离了社会和实际,因此,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课堂上,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死抠书本,脱离实际的教学。应试教育迫使教师选择那些比较适合教学的学生,强调师道尊严,师生之间是一种管与被管、教与被教、灌与被灌的关系,这就会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少之又少。最终这一切都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广大师生应该怎么行之有效地提高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效率呢?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要提前预习教材,课堂上认真听讲

预习对学生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经过预习,学生才能知道教师所要教的内容是什么,才能保证在课堂上,跟得上老师的思维和步伐。也只有经过预习,学生才能知道自己对老师所要讲的内容,哪里看不懂?哪里不是很明白?等于是对知识有了一个大概的梳理和认识,这样,可以在课堂上有选择的认真听讲,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要想整堂课都聚精会神地听讲,似乎也是一件不太现实的问题。如果没有预习,就不会知道哪部分知识对自己来说比较难以理解,也就抓不住重点,课堂上,就很容易错过重点知识。因此,学生一定要提前预习教材。

很多学生反映说,平时学生压力太大,每天要学的科目太多了,根本没有时间去预习,其实,预习根本用不了多少时间,学生完全可以在学累的时候或者是睡觉之前,简单地翻看一些教材,这样,既缓解了学习带来的压力,又完成了老师的要求,何乐而不为呢?如果学生仅仅是预习了教材,而没有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也是没有什么用的。学生只有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保证听懂了,学会了,当堂理解消化了老师所讲的内容,这样,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效率能够得到一定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是与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有关的,如果学生没有在课堂上听懂、学会老师所教的知识,那么,也就不能确保课堂教学效率会得到提高,即使老师讲的再精彩也无济于事。因此,学生一定既要提前预习教材,又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

二、教师要提前备好课,這样才能确保上好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备好课,才能确保上好课。教学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与上课的成败和效率的高低密切相连,息息相关。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努力上好每一堂课。而要上好每一堂课,最关键的就是要备好课。教师备课不仅要备好教材,还要备好学情。

备教材是每一个老师都要会的基本功。只有对教材十分熟悉,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才能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钻研理解教材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整体把握法、单篇钻研法、单元教学法等。研读教材之后,教师会制定更合理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使教材内容更易于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教材。

除了要备教材之外,教师还要备学情。所谓的备学情,就是要分析研究学生。教师要学会与学生沟通、交流,要学会分析和观察,明确了解学生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同时还要处理好学生实际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关系。教师分析研究学生要做到三点。一是,研究每一个学生已有的知识性结构,也就是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如何。二是,研究学生个体已有的能力型结构,这主要指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在班级里讨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三是,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信心、情感、意志等。备好教材和学情这两个方面,才是成功上好课的第一步和关键所在。

三、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解脱出来,做好主导者的角色,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

传统的教师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课堂上,教师的教学重点和中心就是传授知识给学生,教师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自己所教的知识上。教师处于主体的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二者之间是教与被教、灌与被灌的关系。新课改告诉我们,教师已经不是课堂上的主体了,教师也不能把教学重点当成是传授知识给学生。相反,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性的主体,学习的主体。

课堂上的教学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和探究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把自己看成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有用性和价值;帮助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心理;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等。在学生成绩落后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找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学习道路以及人身道路前进。

四、教师要时刻与学生互动,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传统的教学理念,强调的是师道尊严,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一道天然的屏障。教师的威严阻挡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是一种管与被管的关系,学生害怕老师的威严,有问题也不敢及时的反馈给老师。课堂上,双方之间的交流更是少得可怜,在这种状态下,教师要怎么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呢?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又怎么能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呢?因此,教师要打破这道屏障,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交流,在课堂上及时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要大胆地提出来,双方共同解决。待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之后,就可以据此来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了,以使教学内容更易于被学生接受。

为了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技能型人才,为了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我们一定要从应试教育的理念中解脱出来,重视德智体美劳的共同发展,为提高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效率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效率提高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效率的措施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例谈如何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