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县粮油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6-05-30 10:48崔海龙奚一文崔小兵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17期
关键词:芜湖县产业现状粮油

崔海龙 奚一文 崔小兵

摘 要:该文从芜湖县粮油产业形态类型、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产业发展对策3个角度出发,探讨了芜湖县粮油产业发展与现状对策、以期为芜湖县粮油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粮油;产业现状;发展对策;芜湖县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7-0016-02

芜湖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现辖5个镇,87个村13个社区和1个省级重点开发区,总面积670km2,人口35万,其中农业人口30.5万人,二轮土地承包面积1.86万hm2。近年来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截至2015年12月,芜湖县耕地流转3.33hm2以上种植户1171户,总流转面积超1.21万hm2,全县流转比列已达65%。当前,全县粮油产业形态类型多样,产业经营者经济状况、技术水平、装备水平、耕作方式、经济效益存在较大差异。

1 产业形态类型

近几年种植大户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通过直接种植销售、订单式生产甚至直接加工销售等方式形成了多种形式经营主体,有的还开展了对外服务,如代烘干、水稻代育代插、油菜机收、病虫害代防等,服务更全面,对象更广泛。根据流转面积、种植经营方式及效益,可将粮油种植产业作如下分类:

1.1 产业化类 基本实现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以六郎镇周圩村种植大户戴二保为代表,该户流转土地147.33hm2,依托其产业经营方式成立了汇丰农业有限公司,利用农业综合开发、优质油菜基地、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建立了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利用其多年外出经商所获取的资金再返乡创业,购置了与之相配套的各类农机装备;依靠粮食发展专项及自己配套建设了水稻标准化育秧工厂、粮食烘干和粮油加工厂;依托农业技术部门充实其内涵,积极参与粮油高产创建、配方施肥、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等各类涉农项目;积极实施优质粮油专用品种种植,实现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与此同时,将生产的优质粮油自行开展加工销售,注册“周西粮油”品牌,形成了以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不仅在生产中取得较好效益,还能通过粮油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年均效益达1.95~2.25万元/hm2,是粮油规模种植户今后发展的方向。

1.2 原料生产基地类 这些种植大户大都拥有较大规模的种植面积,农田基础设施不是很健全,拥有标准化育秧工厂,大型农机具,如插秧机、拖拉机、收割机、植保机等,机械保有量能基本满足自身全程机械化作业需要,但是仍处产业链的低端,生产的粮油全部以原材料的形式销往粮油加工企业,难以体现优质优价。以红杨镇杨奇波、陶辛镇杨明荣为代表,他们土地流转面积都在66.67hm2以上,粮油生产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田间效益稳定在年均0.6~0.75万元/hm2。此类种植户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空间,如果加以引导,实行科学种植并与粮油加工企业联合开展产销一体化生产,可有效提高产品附加值。

1.3 家庭农场类 此类为流转面积在1.33hm2左右,主要劳动力年龄在50岁至60岁之间,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在农忙季节,邀请农机专业合作社或有机械作业能力的大户帮助其进行农田基本作业和收割,平常田间管理由家庭成员完成,少有额外用工支出,管理上较精细,较在外打工自由,生产上大多采用传统种植和栽培方式,能维持家庭正常开支,年均在1.2~1.5万元/hm2。此类大户是当前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占目前土地流转面积的60%以上

1.4 家庭农场兼带社会化服务类 自身流转土地面积在20~33.33hm2,从业人员以家庭成员为主,年龄大都在30~40岁之间。他们经济实力雄厚,拥有各类大型机械和农业基础设施,如建有标准化育秧工厂、机械烘干设备、大型仓储设施,从业者能熟练掌握机械使用与维修,田间管理均采用机械作业,在充分保障自身农业生产的同时,还能为周边农户提供田间翻耕、育秧、栽插、收割、烘干及植保服务,年收入在30万~50万元。以花桥胡庆竹、陶辛骆建为代表,田间效益年均0.9万~1.2万元/hm2,开展社会化服务年均收益10万~15万元。此类种植面积稳定,6.67~1.33hm2之间的种植户是他们主要的服务对象,社会化服务将是他们今后发展的重点。

1.5 种植与打工兼顾类 还有一部分经济和流转规模有限,靠农业种植不能维持家庭必要的收入开支,这些人年龄一般在50岁左右,具备中小文化学历,一般承包耕地3.33~6.67hm2的规模。他们生产上缺乏大型农机具,农耕收割植保等均靠社会化服务来完成,生产上他们大都采取轻简栽培,管理粗放,生产水平不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2 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土地流转期限过短 土地流转价格不断上涨,流转期限短而不稳定,经营户难以做长远打算,稳定性极差,短期行为明显。经营户难以对大型农机具、农田基础设施、耕地质量保护等长期性生产要素进行投资。

2.2 发展资金不足 实行规模化生产,资金是保障。农业生产是高投入低产出行业,资金周转期长,资金回笼具有阶段性的特点。种粮大户除要付清当年全额承包费外,还需要大量资金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性开支,大多无力进行大型农机具投资。目前,不仅在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难,即便是争取到贷款,也存在手续繁杂、审批时间长、担保要求高、额度小、利率高等问题,很多需要通过民间(高息)借款,解决资金不足问题,既加大了生产成本,又影响了投入与产出水平。

2.3 农田基础设施薄弱 近年来,芜湖县基础设施建设虽有所发展,有了改观,但相对农业生产需要而言,农业基础设施依然很不完善,具体表现在田间道路状况较差,配套沟渠不完善,农业设施用地不足,缺乏必要的晾晒,仓贮条件等。作物因遇阴雨天无法收获造成的滞销情况时有发生。

2.4 从业者综合素质水平不高 种植经营户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不高,专业水平低等问题。对于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缺乏的必要认识和了解,技术接受能力和经营能力差。重生产、轻销售,重产量、轻品质,创新精神和能力严重不足,小农意识重。

3 产业发展对策

3.1 鼓励适当延长土地流转期限 鼓励土地流转双方以协商形式,适当延长土地流转期限。一方面有利于保障土地承包人拥有稳定收益;另一方面有利于土地流转经营者做长远打算,对大型农机具、农田基础设施、耕地质量保护等长期性生产要素进行投资。

3.2 改善金融投资环境 加强农业金融信贷服务,重点解决种粮大户的资金短缺问题。建议建立面向种粮大户的贴息贷款,简化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手续,满足种粮大户生产过程中季节性资金需求。对不同规模的种粮大户提供不同额度标准的信贷支持,对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种粮大户给予重点扶持。对种粮大户购买大型农机具、完善仓储设施,购置烘干和加工设备、建设农田基础设施等方面予以倾斜,提高种粮大户的粮油综合生产能力。

3.3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政府应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创新体制,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力度。在制定政策和给予投资项目时,应向农业基础设施适度倾斜,在项目投入上加大额度,减少或者免除地方匹配资金,通过支持与扶持,逐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4 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从业者职业化水平 一方面农业部门应继续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从业人员应注重积极加强与农业部门沟通联系,积极参加农业部门组织的培训交流活动,努力提高自身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成为有知识,有技能,懂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参考文献

[1]董根生.实施油—稻模式创建粮油生产再上新台阶[J].中国农技推广,2015(06).

[2]董根生.芜湖县实施“油——稻”模式创建的经验与做法[J].安徽农学通报,2015(06).

[3]张澜等.宁国市优质粮油生产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J].基层农技推广,2016(06).

[4]吴银才.乐平市粮油产业现状和发展意见[J].江西农业,2012(02).

[5]和菊英.云南水稻种植现状及发展策略[J].云南科技管理,2016(01).

[6]刘芳.水稻的机械化种植现状与对策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01).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芜湖县产业现状粮油
安道什猜想推广全不相等奇数解问题
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
推广优质稻 种出“好粮油”
《毛毛虫的天空》读后感
家乡的西瓜
我给小鸟当医生
新余蜜桔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就中国电影市场论艺术电影生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