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2016-05-30 06:29杨艳娜
南北桥 2016年2期
关键词:科学活动解决策略幼儿

杨艳娜

【摘 要】隨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幼儿教育有了更清楚的目标,过去在科学教育方面我们很注重教育的即时效应,组织一个活动就希望实现一个预定的目标,把目标的达成度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幼儿 科学活动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2.148

幼儿教育真正应该关注的不是这种短期的效应,而应该是幼儿长期的发展,试想如果一味追求孩子会做多少计算题,认识多少动植物结果势必会导致幼儿的天性被抑制,从而使幼儿可能产生厌学、被动等不利于长远发展的现象。作为未来的教育者,幼师生首先应该具备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才能设计出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教学活动,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去组织活动,在教育中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

问题一:猜测——因为盲目,浪费了活动时间

案例:中班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张集体记录表,表中分别有红色和黄色,红色和蓝色,黄色和绿色的颜色标识,教师启发幼儿猜想,红色和黄色混在一起变成什么颜色?红色和蓝色变成什么颜色?黄色和绿色会变成什么颜色?幼儿分别说出了自己猜想的颜色,教师又继续追问,你为什么认为它们会变成这个颜色呢?为此全体幼儿为这问题无意义地争执开来。

我们的教师常常比较关注问题的开放性,认为只有类似的提问才能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儿们多想,多说,然而,我们发现,在看似开放自主的猜想背后,幼儿似乎所获无几。第一次猜测脱离了幼儿的现有经验,大部分幼儿纯粹是盲目地凭自己的喜好和想象来进行,第二次猜想,同样也是毫无目的地进行。幼儿阐述的理由也大多没有科学的根据。

诚然,在某些探究性活动中,适时的猜想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促使他们进一步探索,为幼儿建立起已有经验和操作结果之间的联系,可以促进思维,增强探究目的性。但是盲目地猜测会导致时间的浪费,不恰当的猜测还会使科学探究活动偏离方向,违背了科学的严谨性,给幼儿造成误导。在本案例中,其实完全没有猜测的必要,而仅仅需要让幼儿们动手自己操作。

对策一、猜测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教师必须要明确的是,猜测对于本活动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具体体现在是否有助于兴趣的激发,是否有利于经验的获得,是否是下一个环节的准备和铺垫,跟本活动的目标实现有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发现偏离了活动的方向,那么就应该舍弃。

对策二、猜测要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对接

每一个有意义的设想和猜测都应该建立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幼儿带着某些经验,运用某些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来猜测,能够巩固和运用已有经验,并以此来重新构建新的经验体系,因此,教师设计猜想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来进行,也就是要找到经验点,即猜测知识和现有知识是有机联系的,切忌盲目地进行。

问题二:材料——因为干扰,削弱了教育价值

材料不仅可以引发幼儿的探究,更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中介和桥梁,材料本身蕴涵的丰富的特性为科学活动提供了探索的空间,丰富多样的材料为操作活动提供了物质的保障。然而,在实践中往往会产生因材料使用不当而造成干扰,直接影响探究的效果。

案例:大班科学活动《球从斜坡上滚下来》,为了探索斜坡的高度和球滚下来的速度之间的关系,教师为每组幼儿准备了一高一低两个斜坡,由于材料有限,无法提供一样的木条材质,其中的几组改用绒条材质。幼儿反复实验,所得的结论不清晰。

对策:一、体现材料的典型性

即和本探索活动的匹配程度,要利于科学探究目标的达成,要成为幼儿探究实践重要的信息支架,它们决定幼儿获得怎样的经验和感受,为此教师要对材料进行有效的筛选,以提高探索的质量。

对策二、体现数量的适度性

很多教师认为材料的数量多,会让幼儿有挑选的余地,其实,材料的提供不是越多越好,太多的材料使幼儿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从而转移了注意力,太少的材料会直接造成幼儿探索兴趣的减弱。因此提供的材料数量应是适度的,既满足孩子充分探索的需要,又不至于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对策三、体现材料的科学性

即用于操作或者对比实验的材料应该是科学的、严密的,有统一的要求和标准,统一的材质和尺寸,便于幼儿之间对比和总结,以得出相对科学的结论。

对策四、体现材料的建构性

科学活动中材料的提供给幼儿的主动建构提供了一个尤为重要的信息支架,它们决定了幼儿通过与之互动将会获得怎样的经验。为此,教师应对材料进行有效的筛选,以提高幼儿探索的质量。

问题三:过程——因为兴奋,远离了探究目标

案例:大班科学活动《气球变大了》,为了探索发现苏打粉和醋混在一起会产生气体的现象,教师提供了气球、苏打粉、醋、漏斗、吸管、瓶子等各种材料,等幼儿一一辨认后,教师说:“幼儿们,用这些材料你们玩一玩吧。”幼儿一拥而上争抢材料,虽然教师不时地提醒幼儿材料的使用方法,先用什么后用什么,还有部分的幼儿把苏打粉撒在地上,或者不专注于观察气体产生的现象,部分幼儿顾自玩材料,最后无奈的教师得出结论,苏打粉和醋混合产生气体使气球变大了。

本案例的现场给人的感觉是“热闹”“丰富”“探究”的,但我们仔细推敲就能发现,在看起来“热闹”的操作形式背后,幼儿们所获得的经验不多,教师只是为他们提供了相应的富有典型性的材料,虽然为幼儿的成功操作已经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对操作过程的步骤、要点、观察环节等缺乏针对性的要求和指导,而导致了部分幼儿处于无目的的探索状态,无论从认知获得、方法学习等方面整体效果收获甚微。

探究性科学活动的探究过程应该是从幼儿的现有经验出发,以幼儿的兴趣为切入,以材料为辅助,设计合理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同伴交流、得出结论。但是仅仅让幼儿动手操作还是不够的,需要教师设计一系列的要求来完成。

对策一、统一操作规则

如操作活动中的探究规则需要达成共识,先使用什么材料,如何使用材料,如何观察和记录等。在动手操作前,必须要幼儿达成共识,以提高操作的效率。

对策二、明确探索目的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要心中有数,本活动的探究的目标,摒弃无关要素的干扰,因此围绕的提问和要求必须朝着目标方向,让幼儿获得明确的信息和清晰的探索过程,有利于目标的落实。

综上所述,科学探究活动是幼儿园课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要使幼儿园的科学探究教育真正达到有效、甚至高效,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走,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克服和修正上述问题,努力向有效、高效迈进。

猜你喜欢
科学活动解决策略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幼儿自然观察智能在科学活动中的培养
如何开展小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
点燃幼儿的创新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