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住房政策探析

2016-05-30 09:00范悦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6年2期
关键词:市民化农民工

范悦

摘 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各地区的城市住房政策却未能有效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住房问题,阻碍了城乡统筹发展。本文从分析农民工城市住房政策现状入手,提出完善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住房政策建议,期望对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城市住房

一、农民工城市住房政策现状

(一)保障范围有限

当前,大部分地区的城市住房保障政策很少考虑到农民工的需求,将农民工视为暂住人口或外来人口,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工很难享有同等的住房保障权利。一些地区虽然积极推进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将农民工纳入到住房保障体系中,但是却对农民工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导致保障制度的实行效果欠佳。同时,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保障性住房的审核程序,这些程序过于繁琐,并且经常出现保障对象甄别失误的情况,使得大多数农民工排除在住房保障体系之外。

(二)保障方式单一

各地区的城市住房保障政策存在着覆盖面窄、保障模式单一等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民工住房保障的特殊性。虽然部分城市针对农民工出台了一系列住房保障政策,允许用人单位和农民工缴存住房公积金,支持农民工利用公积金购买住房,但是受公积金制度异地提取和转移困难、农民工不愿意缴纳公积金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住房保障政策未能有效解决农民工的城市住房问题。

(三)保障资金管理不规范

政府在农民工城市住房保障资金投入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存在着财政补贴力度不足、筹资渠道狭窄、资金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甚至部分地区出现了擅自挪用、占用住房保障资金的问题,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中,公共财政只对廉租住房投入资金,而没有将其他保障性住房纳入到财政预算内,这表明政府对住房保障的财政投入不足。

(四)相关配套制度缺乏

目前,我国农民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尚不完善,虽然各地政府也颁布了一些规章制度,但却并未出台配套的执行标准,由此影响了政策的落实。同时,因财政、金融等配套政策的缺失,导致农民工城市住房保障资金无法到位。此外,很多城市没能有效解决农民工的户籍及其子女入学等问题,从而给农民工在城市定居带来了诸多后顾之忧。

二、完善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住房政策建议

(一)完善公共租赁住房制度

各地政府可在农民工较为密集的区域,筹划公共租赁住房建設用地,面向农民工出租,由此能够降低农民工的通勤费用。同时,政府可与企业进行联合,将公共租赁房向处于市场竞争劣势的企业倾斜,当企业获得此类房源后,可将之作为福利安置农民工,只要在该企业中就业,便可享受到住房,由此不但可以为农民工提供稳定的住所,又能帮助企业摆脱困境。此外,政府应当加大公共租赁住房资金的筹集力度,除加大财政投入之外,还应积极吸引社会资金,以此来确保公共租赁住房制度的实施。此类住房的管理部门应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农民工的入住周期,提高住房的利用效率,并适当降低申请门槛。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共租赁住房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也才能为农民工在城市定居提供条件。

(二)扩大保障性房源供应

从国内目前的总体情况上看,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力量联合是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最为有效的途径。因此,政府除了直接投资建设保障性住房外,还可在一些合适地段的新建商品房项目中,按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或是利用存量及置换的建设用地新建保障性住房,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房源。同时,政府可以颁布一些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用工企业在自有工地上修建农民工公寓,为农民工提供居所。此外,应适当放宽农民工保障性住房的申请条件,提高保障性住房的利用率,间接增加房源。例如,可通过政府征地、租地等方式直接建设保障性住房,也可在开发商手中长期租赁房源,以低价转租给保障对象,从而确保房源的充足供应。

(三)做好农民工住房建设规划

地方政府在进行城市住房建设规划时,应当将农民工住房问题纳入其中,从实际出发,考虑农民工的居住需要,在农民工密集的区域安排一些建设用地,集中建设符合农民工特点的经济适用型住宅,以较低的租金向农民工出租。同时,规划部门还应对相关的基础设施加以完善,增强公共设施的服务能力,使农民工在住上安全、舒适住房的同时,享受城市生活的便捷。在进行农民工住房建设规划的过程中,既要使所建的住房符合国家建筑的安全标准,还要对住房的区位进行合理布局,这样有利于促进农民工在城市定居。

(四)完善农民工住房的配套制度

为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目标,应当加快完善农民工住房配套制度,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推行动态的户籍制度。二元户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的解决,因此可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实行一元户籍制度,借此来统一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身份,为其在城市定居提供条件。其二,对现有的土地制度进行深化改革。各地政府可以低于市场价格的标准对公共用地进行征用建设保障性住房。同时,应积极探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并在部分城市建立试点,通过住房与土地指标相挂钩,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农民工的城市居住问题,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其三,社会保障制度。为降低农民工定居城市的预期风险,政府应加快出台相关政策,确保农民工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权益,消除农民工城市定居的后顾之忧。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住房问题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关系到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障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此,政府必须承担起在农民工城市住房保障中的责任,完善农民工城市住房政策,充分考虑农民工对城市住房的特殊需求,从而逐步打破制度性障碍,构建起切实可行的农民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宗萍,段成荣.十二五时期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总体思路[J].宏观经济管理,2013(9):77-78.

[2]梁波,王海英.城市融入:外来农民工的市民化——对已有研究的综述[J].人口与发展,2014(5):55-57.

[3]简新华.从民工潮到民工荒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制度分析[J].人口研究,2015(2):76-78.

[4]王竹林.农民工市民化的资本困境及其缓解出路[J].农业经济问题,2012(10):54-56.

猜你喜欢
市民化农民工
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业值得期待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对农民工市民化内驱动力的思考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促进农民市民化的成功探索及启示——以湖北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