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调整策略

2016-05-30 20:47胡玉峰
南北桥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童话应用

胡玉峰

[摘 要]童话启迪儿童的心灵,陶冶儿童的性情,培养儿童的情趣,滋润儿童的心灵,是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智力的优秀读物,是学前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本文从当前童话在学前教育的运用现状入手,就童话教育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调整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童话;学前教育;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2.19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童话,周围的世界对于他来说就会变成虽说是美的但却是画在画布上的画了,童话却能赋予这幅画以生命。”一篇童话,能启迪儿童的心灵,陶冶儿童的性情,培养儿童的情趣,滋润儿童的心灵。那么儿童在学前教育中阅读了哪些童话?教师在童话教育中运用了哪些教育方法?本文将从当前童话在学前教育的运用现状入手,谈谈童话教育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调整策略。

一、童话在学前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知识认知、轻美学传递

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着突出教育性、工具性,忽视文学性、审美性的问题。当教师们拿到一个童话作品,下意识关注的是哪些字要认识?哪些知识、哪些道理可以传递?忽视从情感和审美的的角度进行引导。把形美、意美、音美的文章变成枯燥无味的文字,把童话的梦幻、唯美、快乐、纯真等特性置之不理,忽略童话本身的功能。

(二)重教法复制、轻直接感受

许多幼儿教师在进行童话作品教学时,习惯于现成的结论,一切以教参为依据,惯于复制同一种模式与套路,以不变应万变,不愿去认真品味文学语言。上童话课时都是对故事分析,最后偶尔让孩子表演表演,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尽管新《纲要》里主张幼儿教育“感知”大于“认知”,但在真实的教育现场,对于童话教育中的感知只是流于形式,无法充分实施。

(三)重教师引导、轻幼儿参与

教师们在童话活动中很少创造条件,让幼儿主动进入到童话情景中去,而总想着通过自己的教学环节让每个孩子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懂得同样的道理,产生同样的思想,达到整齐划一的教学效果。所以,在课堂上,教师经常会问:“是不是啊”、 “我们要像XX一样,对不对啊”,在教师的强烈暗示下,孩子们齐声回答后,课堂按照教师的预期按部就班地进行。

二、学前教育童话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童话在学前教育中的分量偏轻,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传统教育观的影响

在传统教育观念里,教师在童话活动开始前,喜欢把自己所领会的童话蕴涵的道德意义预设好,然后让每个幼儿都能接受这个道理,而不考虑幼儿本身的年龄特征、知识背景、个别幼儿的差异。所以说,童话虽然作为一种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但在学前教育中却感觉不到它美妙的、奇异的、怪诞的特点。

(二)家教观念的影响

有的家长拒绝让孩子相信童话,理由当然有很多,诸如,应该让孩子早点学知识,读书的目的只有一个,好成绩、好学校,要赢在起跑线上。持这种想法的家长,让孩子上各种兴趣班,对于读童话这项家长观念中可有可无的休闲活动,孩子接触起来更是少之又少。

(三)教师的文学素养的影响

在学前教育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并未对童话有特殊的关注,其知识与素养仅停在读书时的水平。她们在童话教学时,习惯于现成的结论,一切以教参为依据,惯于采用一种模式与套路,不去认真品味文学语言。

三、童话教育在学前教育应用中的调整策略

(一)更新成人的童话教育观

通过培训、学习、研讨,教师要从心理上理解、接纳童话教育,并摸索出适合作品及幼儿理解能力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通过家长沙龙、家长经验推荐会以及家长童话“一席談”等活动,更新家长对童话的片面认知,做到家园同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助推童话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催化作用。

(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的内外部充满童趣、梦幻的环境创设很重要。教师可以悬挂童话故事图片,摆放童话故事图书、画报、以及幼儿自己动手绘画、剪辑的自制图书等,使幼儿更加积极地参与童话的讲述活动。 另外,充分利用分散的时间,随时提供童话教育的语言环境,比如:在用餐前,午睡前,朗诵童话故事给幼儿听。

(三)拓展多样的艺术形式

童话作为教育载体,不仅可以丰富幼儿词汇,提高语言表达水平,还能与各领域的教育形式有机融合。比如看童话、讲童话侧重于语言领域;画童话、唱童话侧重于艺术领域;而演童话侧重于情感的体验,可归属于社会领域等。在童话《耳朵上的绿星》教学中,第一环节可以请小朋友在小松鼠耳朵上添画上一颗闪闪发光的绿星;再介绍故事背景,猜测小松鼠的耳朵上为什么会有绿星,再讲述故事;最后还可以请小朋友进行完整表演。让幼儿在快乐参与中自我体验和享受,使幼儿有自由的空间去想象,通过感知的刺激去体会童话的美好。

(四)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只有全身心地去体会童心的渴望和审美情趣,准确把握由自然童心到儿童理性思维的轨迹,才能有效地引导孩子们从直观感受走向理性思维,最后成为自觉的受教育者。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学基础知识作底蕴,一个教师对作品的品味直接决定了对儿童的传递的质量。只有经历了儿童文学的净化作用,人们才从艺术的想象天地和情感状态中走出来,幼儿教师必须心中有孩子,心中有爱,才能用童心童话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美丽的世界。

现今的童话教育是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进行童话教育活动时,应尽量消除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挖掘其积极因素;在解读童话时,应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孩子的成长潜力,让童话为孩子的快乐童年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蔡汀.王义高,祖晶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0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10

[3]刘晓东.解放儿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179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童话应用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