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初中文言文高效课堂教学导学案设计策略

2016-05-30 09:50周元亮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7期
关键词:设计策略导学案文言文

周元亮

摘 要 初中文言文高效课堂教学导学案的设计策略是拥有理念,固化模式,把握流程,操作载体。

关键词 文言文 高效课堂 导学案 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095-02

初中文言文教学形成高效课堂,设计好教案是重要的前提。教学论指出:学生是教学的内因,但内因的转化要靠教师课堂教学外因来促成。“导学案”是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知道教师的授课目标、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导学案”支撑的学教境况是在新课改浪潮中实践所证明了的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初中文言文高效课堂教学导学案的设计策略是:

一、拥有理念,固化模式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文言文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的前提是教师要有科学的教学理念作引领和导学的固化模式为支撑。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在《教学合一》一文中指出:“如果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那时先生就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方面也就能够乐学了。所以怎样学就必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可见,以学促教的导学案课堂情境应成为文言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定势思维。

1.文言文导学案设计持有的教学理念

文言文高效课堂教学导学案的设计要秉承“先学后教,教学合一”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倡导学生学习的方式主要是自学、对学、群学,主动学、帮助学、引领学、反思学;教师教的方式主要是以学导教,组织学生学、观察学生学、协调学生学、点拨学生学、帮助学生学、引领学生学。通过建立这样学、教的方式来形成课堂教学境况,保证课堂高效。

2.文言文自主导学要固化的课堂模式

文言文高效课堂教学导学案设计的固化课堂教学模式是:自学质疑、小组学习、展示点拨、拓展训练、小结反思五个课堂板块。

自学质疑是教师落实文言文课堂教学“先学后教,教学合一”的起始环节,是充分体现学生独学情态的课堂环节。学生必须认真按照教师编写的学案,通过五步来完成任务:(1)阅读教材文本,认真感悟批注。(2)查阅相关资源,理解文本知识。(3)阅读相关文字,完成自学练习。(4)整理文本知识,形成掌握重点。(5)梳理知识疑问,提炼解决重点。

小组学习是教师落实文言文课堂教学“先学后教,教学合一”的第二环节,是充分体现学生对学策略的课堂环节。一是需要将学生科学分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资源整合;差异积分,促进合作。二是需提前培训,培训组长会分工,管好纪律,交流时归纳总结;培训组员会吸收、会质疑。三是需合理应用,二人一小组、四人一大组。当知识点需要人人张嘴、人人过关、人人落实的时候,采用二人小组合作。当认知出现分歧时,收获需要分享时,检测需要评比时,采用四人合作。四是学生须完成四个过程:(1)两人交互检查自学情况,形成监督同桌独学状况;(2)同桌相互传阅自学疑问和练习难题,交流传递两人各自存在的自学问题;(3)两人彼此释疑问题和解答难题,梳理二人共同性的疑难问题;(4)小组共同释疑解决对学难题,组内收集提交共同性的问题。

展示点拨是文言文高效课堂运用导学案解决知识重点和难点问题的主要环节,是充分体现学生群学智慧的课堂环节,同时也是教师选择时机引导的过程。这个环节要完成四个程序:(1)每个学习小组将交流问题单呈现给教师展示出来;(2)全班每个同学认真阅读问题单,认真思考问题;(3)搜索思考解决问题,争取回答解决,教师可点拨,本人或其他同学补充;(4)教师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知识重难点和问题的正强化。

训练拓展是文言文高效课堂运用导学案形成三维目标的必要环节,更是重点知识形成技能和检验疑难问题是否得到解决的主要过程。第一,教师根据学生独学、对学和群学情况,对预设的练习问题进行调整补充。第二,每个学生要积极投入,认真完成教师提供的训练题。第三,生生互动、师生合作对练习问题进行定向达成解决。第四,教师在适时补充训练,学生整理拓展问题。

小结反思是文言文高效课堂教学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导学案设计必须预设总结、提炼规律:(1)认真领会教师总结,反思自己总结得失或收获,(2)根据所学不足,采取弥补措施。

初中文言文课是新授课或复习课,但每种课由于目标不同而具体导学基本模式的每个板块设计侧重也略有差异。

二、把握流程,操作载体

文言文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操作流程是:顶层设计“导学案”→集体研讨制定“导学案”→教师个人备个案 “导学案”→教师课堂组织实践“导学案”→课后反思补充“导学案”。

文言文导学案设计的操作要坚持多层备课。首先,在上级研部门一个年级有一本完整的教案基础上,学校讨论形成共案。接着,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统一形成的教案进行调整、修改,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个案,形成最后使用的学案。这样,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需要抓的教学训练点,重点的体现、难点的突破,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在整合基本导学模式的基础上,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基本流程。

文言文导学案的设计一定要细化下去,比如在课前的预习上,就要将学生预习具体的步骤都设计出来。例如,初中文言文课文自学预习的步骤设计为:(一)读课文。基本要求,音准、通顺、流利。具体要求:读准字音,读断句子,读顺句子,读透句意,读出感情。任务:(1)认真读课文。采用默读、朗读或听读方式进行。(2)标注段序。自然段用1、2……表示。(3)画出生字词。圈出文中不懂的字、词、句、标点……(二)读注释。基本要求,掌握文学常识,了解写作背景,勾画注释中生字读音、难词意思,批注在对应的原文句中,初步理解重点句和难句的意思。(三)查工具。(1)查文中没注释的生字读音、不明了词、句意思。(2)教师提前布置学生浏览相关的资料,充分利用工具书再查找相关的信息源。(四)读练习。(1)通读课后所有设置的问题 。(2)将问题逐一回至读原文相关文字。(五)做练习。(1)试做课后思考与练习。(2)完成教师设置的预习问题。(六)整理自学预习问题。(1)整理还不认识的字、难读的文言句、意思不懂的词、句。(2)搜集困难的练习题。(3)自学预习感到困惑的其他问题。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教会学生自学质疑,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

文言文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操作载体是:师生共用“导学案”。“导学案”不是教案,也不是学案,而是整合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和评价的卷案于一体,起到“三案合一”的作用,切实解决了教案与课堂脱离、学案与课堂冲突、教学反馈不够及时等问题。

猜你喜欢
设计策略导学案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