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祖诺夫钢琴曲《四季》演奏技法初探

2016-05-30 09:55屠梦婉
艺术评鉴 2016年13期
关键词:四季演奏技法钢琴曲

屠梦婉

摘要: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格拉祖诺夫(Alexander Konstantinovich Glazunov,1865-1936)是浪漫主义后期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是俄罗斯民族音乐学派承上启下的人物。格拉祖诺夫一生中只写过两首芭蕾舞剧,《四季》就是其中的一首。这本是为交响乐队而作,但格拉祖诺夫在发表的同年将这首著名的芭蕾舞剧改编成了钢琴独奏曲。因此,在演奏钢琴曲《四季》时需要注意协调交响乐的声音效果,采取不同的演奏技法来表现作品,特别是丰富的装饰音、八度和弦、复调、乐句连贯性的表达等方面的演奏技巧。

关键词:格拉祖诺夫 《四季》 钢琴曲 演奏技法

19世纪末期,俄国芭蕾舞剧在全世界开始流行,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格拉祖诺夫(Alexander Konstantinovich Glazunov,1865-1936)作为当时最有名望的作曲家之一,在芭蕾舞剧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贡献。他的芭蕾舞剧《四季》被众多的交响乐队所演奏,但鲜少有人研究它的钢琴版本。本文将从《四季》钢琴版本演奏的角度来探究这类由交响乐改编的钢琴作品。

一、格拉祖诺夫和《四季》

作为一名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老师,格拉祖诺夫具有非常出色的音乐听觉能力和记忆能力,这对他早期的著作帮助非常大。他从9岁才开始学习钢琴,但11岁时就开始创作音乐,而他的第一首交响乐创作于16岁时,是当时公认的最具天赋的音乐家之一①。格拉祖诺夫走访过多个国家,吸收了许多著名音乐家的风格及音乐元素,他的作品具有国际性特色。《四季》创作于1899年,发表于1900年,属于独幕剧,是格拉祖诺夫最具影响力的芭蕾舞剧之一。1929年,格拉祖诺夫亲自指挥交响乐团演奏了这部芭蕾舞剧,而《四季》的钢琴版本是由格拉祖诺夫本人在1901年改编并发表的②,却鲜少有人用钢琴来演绎。

《四季》以冬开始,以秋结束,全曲分为16个场景,生动地描绘了充满幻想的四季景色,折射出了大自然赋予人们的美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全曲演奏时间35-40分钟,每一篇章又可作为独立的作品演奏。结构如下:

格拉祖诺夫将每一个场景拟人化,其中包括霜、冰、雹、雪、森林之舞等,并且大量运用了复调、圆舞曲式和谐谑曲式,使整部舞剧层次感极强、节奏鲜明。

二、《四季》钢琴版本演绎要点分析

由于《四季》钢琴曲由芭蕾舞剧改编而来,为了达到交响乐队的效果,作者大量运用了复杂的装饰音、华丽的八度和弦、丰富的复调、连贯优美的旋律等。因此,在装饰音、八度和弦、复调、乐句连贯性的表达等方面成为该曲演奏的主要技术要点。

(一)装饰音的演奏

格拉祖诺夫在这部芭蕾舞剧中广泛运用了装饰音,使作品充满生机。在钢琴曲《四季》中,格拉祖诺夫运用了多种装饰音,包括颤音、震音、倚音等,如在《冬》这一幕开始时就大量运用了颤音(谱例1)。演奏颤音时,在指法上取决于演奏者相邻手指的长度差,手指的长度差越小演奏起来越方便,音色也会更好听③。例如,某演奏者的3指(中指)与4指(无名指)之间的长度差小于3指与2指(食指)之间的长度差,那么对于他来说,更适合用3指和4指演奏颤音。因此,在谱例1中,演奏者需根据自身情况和乐句走向来判断指法,同时也需要根据颤音前后的乐音来适当地改变指法。这条谱例中的第三、四小节有四组连续的颤音,为了保持乐句的歌唱性,演奏者需要根据下一组颤音来变换指法:可使用3指和4指来演奏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颤音;用4指和5指来演奏第四组、第五组和第六组颤音。另外,这一幕的主题力度需要控制在一个比较弱的范围且有一些力度上的变化,同时六连音和三十二分音符也需要比较干净、清澈,演奏者需要在演奏的过程中注意聆听,通过慢练的方式使手指独立,同时保持肌肉的放松可使旋律更加连贯、动听。

《冬》之《引子》的最后一句低声部是一个非常长的八度和弦(谱例2),另外两个声部都是由震音组成的。左手的八度需要保持到整句结束,但中音区的震音同样需要左手完成,因此踏板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使低音和弦保持到整句结束的同时将震音弹得清晰,演奏者可以将踏板控制在1/2的位置。《四季》本是为乐队创作的,在一个乐队中很多乐器尤其是弦乐都能非常简单地将一个单音或和弦保持一段较长时间并做一定的声音力度变化,但用钢琴来演奏作品时往往很难做到,这时就要借助震音的作用来达到这样的声音效果并具有一定的歌唱性④。谱例2中右手的震音比较特别,在三度和六度之间轮换,因此大大增加了震音的难度,建议演奏者非常慢速的练习每一个音,保持双音声音整齐、手指独立。

(二)八度和弦的演奏

第一个场面《冬》的变奏以一个非常活泼的旋律开始(谱例3),格拉祖诺夫在这里运用了大量的和弦和八度使乐曲接近乐队演奏效果。演奏者需要通过整条手臂来完成,断奏的八度以手肘为轴通过前臂的动作产生一种重力来触键,并在触键后通过一种反弹的作用使手指快速离键。然而这并不仅仅是前臂的运动而是需要通过整个手臂来完成的。演奏者的肩膀需要保持放松状态,通过肩膀和手臂这条通道将全身的力量传递到手指,确保声音饱满⑤。在谱例3中尽管旋律非常活泼、跳跃, 但是旋律的走向还是非常流畅的,乐句之间是连贯的,即做到心中有旋律,保持气息的连贯性。

当乐曲进入最后一幕《秋》(谱例4)时,右手的双音伴奏穿插在八度旋律之间,它在中间声部并伴随着多个休止符,要求断奏。因此,在这里不能用过多的踏板来保持旋律连贯,而是要求演奏者将旋律音保持在琴键上的同时弹奏伴奏部分。《秋》的主题华丽、辉煌、坚定,在弹奏八度旋律时,在放松的同时手的框架必须牢固,演奏者需要将每一个八度抓牢,从而弹奏出明亮、辉煌的音色。另外,谱例4中的旋律依然要保持流畅和连贯,但是对于快速的八度来说,和一般的八度连奏又有所不同。演奏者在弹奏这类型的八度时,应保持手腕不动,以手肘为轴,通过前臂的上下移动垂直触键,因为在快速的八度或和弦中,过多的用手腕可能会浪费时间从而达不到乐曲的速度要求。 在下例中虽然伴奏是断奏,但旋律却是比较连贯的,建议演奏者采取切分踏板的方式来弹奏,并且将旋律唱出来以推动旋律的发展。为了同时保持旋律的连贯性和伴奏的跳跃性,可以选择在踏板1/2的位置换踏板,这样有利于保持低声部的八度和声。

(三)复调的演奏

复调的应用是《四季》的另一个重要特点。为了表现出芭蕾舞剧多种乐器合奏的效果,同时揭示多种音乐形象和音乐情绪,同时表达一种音乐形象的不同侧面,在《冬:雪之舞》《春》《夏:船歌》《秋:柔板》等场景都应用了丰富多样的复调织体。例如,《春》的前段最后一句(谱例5)包含四个声部,其中又包含了三条旋律:右手一条、左手两条。基于这种情况,演奏者需要在弹奏的过程中非常仔细地聆听各个声部,并在练习的过程中每次唱一条旋律。右手的伴奏部分可以作为颤音来弹奏,而右手除了伴奏之外还有一条旋律任务。为了保证旋律的连贯性和歌唱性,在这里对手指的独立性要求较高。演奏者需要将三种不同的旋律线条有表情、有感情地弹清楚。演奏者可以先将每一个声部有表情地弹熟练,然后再两两组合。也就是说,可以先以伴奏为基础,依次将高音旋律与伴奏、中音旋律与伴奏、低音旋律与伴奏相配合弹清楚,然后以高音旋律为基础,依次将中音旋律与高音旋律、低音旋律与高音旋律相配合,再将中音旋律与低音旋律配合练习,这样两两配合弹清楚之后,再将四个声部中的其中三个声部依次配合练习,即:高音旋律、伴奏、中音旋律;高音旋律、伴奏、低音旋律;高音旋律、中音旋律、低音旋律;伴奏、中音旋律、高音旋律。最后再将所有声部合起来练熟。这样循序渐进的练习有助于演奏者对每一个声部的旋律线条把控,从而达到线条清晰的效果。

(四)乐句连贯性的表达

在一个乐队中弦乐和管乐占的比重非常大,对于它们来说,乐句的连贯性是比较好表达的。但对于钢琴来说,绝对的连贯是没有办法演奏出来的,我们只能做到相对的连贯。在《秋:柔版》(谱例6)中,格拉祖诺夫大量运用连线来勾勒优美的旋律和线条,以求最大限度的达到管乐与弦乐演奏所带来的效果。在谱例6中,旋律是非常优美和连贯的而伴奏部分相当复杂,变化很多,特别是左手八度上方的伴奏,要求演奏者在保持旋律歌唱性的同时,将伴奏清晰地表达出来。左手在完成低音八度的同时需要另外完成两个声部的演奏,而这两个声部的节奏也是不一样的,这大大增加了演奏的难度。为了保持旋律的歌唱性,演奏者在弹奏的过程中尽量不要使手指离开键盘,手指需要自主的提前找准下一个音的位置⑥。在踏板的使用方面,建议演奏者采取切分踏板的形式来表达作品,而为了保持低音声部的和声效果,在换踏板时可以在连线之间换到1/2,在每一组分句时再换干净⑦。

《秋》的结尾部分为《夏》主旋律的再现(谱例7),作为全曲的结束乐段,涵盖了全曲的大部分演奏技法,其中又以乐句表达的连贯性为最。全曲以八度的重奏结束,首先左手先弹奏旋律部分,然后紧跟着右手重复左手的旋律进入,前后有三拍的差距。虽然是八度的旋律,但是旋律很具有歌唱性,要弹奏得非常优美、连贯。因此,左右两手在弹奏的过程中都不要离开键盘,运用整条手臂带动手肘和手腕平行的移动。最后的三组震音也需要具有歌唱性和连贯性,以手肘为轴,前臂需要震动到自身能达到的最快速度,但为了节省时间,幅度不宜过大。为了将这三组震音连起来,演奏者需要提前准备,将每一组震音的位置提前找准。

(五)其他技术难点

1.琶音的演奏

在这部芭蕾舞剧中,《夏》的主旋律活泼、明亮,而且它的第一部分从头至尾只有一个乐句(谱例8),旋律在高声部,而右手的中声部和左手的琶音则充当伴奏的部分。琶音是一种特殊的分解和弦,谱例8中的最高音需要和右手的旋律音同时下键并且要求听起来像一个完整的和弦。有的琶音甚至在键盘上跨了好几个八度,因此在下例中最重要的一项演奏技法是手指的抓键能力,特别是跨度较大的琶音。琶音中的每一个音都需要弹奏清晰并把低音部分琶音的音量控制好,保证音符特别是旋律音的准确性,手臂的动作需要与琴键平行。《夏》的琶音是通过左手完成的,并且有一部分琶音的跨度非常大,因此为了使琶音的最高音和旋律音保持一致性,在弹奏过程中琶音需要比旋律音开始得稍微早一点。

2.连音符的演奏

连音符通俗的说也就是“落滚”,是一种钢琴弹奏技巧,分为“落”和“滚”两个动作。通常落下去的音集中了全部的力量,而“滚”的这个音几乎是不用力的,所以连音符的重音通常都在第一个音上。在《夏:终场》中(谱例9)连音符被大量的使用,并且速度非常快,因此手腕需要保持非常松弛的一个状态。根据《四季》乐队版本的演奏音响资料⑧,这里的连音符的弹奏和一般的连音符不一样,除了演奏速度非常快之外,重音在第二个音上,因此传统的连音符弹奏方法在这一场景的表现中并不适用。演奏者可以视这些连音符为一个长乐句,每组连音符可以视为一个倚音,第二个音为主音,但需要保持每个音都均匀,而第二个音在保持手腕放松的情况下适当地加一点力度,手指动作的幅度尽可能的小,从而节约一部分时间来提高弹奏速度。

3.现代元素的融入

整首作品的最后一场是一个变奏曲(谱例10),格拉祖诺夫运用了大量宏伟的和声来突出结尾的华丽与辉煌。在变奏曲的开头部分,格拉祖诺夫采取了一些现代元素,用相同的节奏伴随着大量的变化音,给人的感觉像号角的吹奏。这种元素的运用接近于现代风格,格拉祖诺夫最著名的学生肖斯塔科维奇将这一音乐元素发展并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音乐风格。谱例10打破了传统的二拍子强弱拍的规律,重音放在了第二拍上,因此演奏者可以在踏板上多下一点功夫,在每一个短乐句中从第二拍开始踩踏板来突出重音。

三、结语

演奏钢琴作品《四季》需要掌握装饰音、连奏和八度和弦等多种演奏技能技巧,其中本首作品的装饰音又以震音为主。对于一个乐队来说长时间地保持同一个音或和弦并且在不中断的情况下做一些力度变化是比较容易的,但是一架钢琴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因此作曲家们经常在钢琴谱中用震音来达到这一效果,而对钢琴演奏者来说则要求做到震音的均匀性和完整性。同样的,对于管乐和弦乐来说,要使乐句具备连贯性和歌唱性的效果是相对容易的,但是钢琴作为一个孤独的乐器是很难做到绝对的连奏的,而当跳音或和弦伴奏夹杂在中间时,更加大了演奏的难度。在《四季》的钢琴谱中,格拉祖诺夫运用了大量的和弦八度来增加音质,从而达到演奏者能做到的最大音量和最宏伟明亮的声音效果。另外,在演奏八度震音时,要求演奏者的大臂尽可能不要移动,而需要多运用前臂的力量;强有力的八度震音要求演奏者运用整条手臂使声音更加丰富;而用八度震音来表达具有歌唱性的旋律则只需要前臂转动,但手指需要主动提前寻找下一个旋律音的位置,并使音符之间具有相对好的连贯性。在弹奏格拉祖诺夫《四季》钢琴版本的过程中,演奏者必须具备至少三种演奏技能:震音、连奏和多样化的八度和弦。在掌握演奏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对作品有较为深入的理解,才能通过指尖与琴键的对话呈现充满幻想色彩的四季变更的自然之美。

注释:

①Boris Schwarz, “Glazunov, Aleksandr Konstantinowich.” In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ezproxy.utas.edu.au/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11266?q=Alexander+Glazunov&search=quick&pos=1&_start=1#firsthit (accessed April 7, 2014).

②Robert Matthew-Walker, “Glazunov: Symphony No.5 in B Flat Major; The Seasons Ballet.” Musical Opinion 128, no. 1446 (2005): 55

③Jozef Gat. The Technique of Piano Playing. Translated by IstvanKleszky. (London: Collets, c1974): 227.

④Jozef Gat: 170-172.

⑤Otto Ortmann, The Physiological Mechanics of Piano Technique: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Nature of Muscular Action as used in Piano Playing, and of the Effects Thereof upon the Pinao Key and the Piano Tone. (New York: Da Capo Press, 1981): 196-202.

⑥Otto Ortmann,: 177-182.

⑦Elfrieda Hiebert, “Listening to the Piano Pedal: Acoustic and Pedagogy in Late Nineteenth-Century Contexts.” Osiris 28, no. 1 (2013): 232-253. Doi. 10.1086/671379.

⑧Alexander Konstantinovich Glazunov,GLAZUNOV, A.K.: Symphony No. 5 / The Seasons (Royal Scottish National Orchestra, Serebrier), by José Serebrier. Royal Scottish National Orchestra.n.p.: Warner Classics, n.d.Naxos Music Library, EBSCOhost (accessed April 8, 2014).

参考文献:

[1]Gat, Jozef. The Technique of Piano Playing. Translated by IstvanKleszky. London: Collets, c1974.

[2]Glazunov, Alexander Konstantinovich. GLAZUNOV, A.K.: Symphony No. 5 / The Seasons (Royal Scottish National Orchestra, Serebrier), by José?Serebrier. Royal Scottish National Orchestra.n.p.: Warner Classics, n.d.Naxos Music Library, EBSCOhost (accessed April 8, 2014).

[3]Hiebert, Elfrieda. “Listening to the Piano Pedal: Acoustic and Pedagogy in Late Nineteenth-Century Contexts.” Osiris 28, no. 1 (2013): 232-253. Doi. 10.1086/671379.

[4]Matthew-Walker, Robert. “Glazunov: Symphony No.5 in B Flat Major; The Seasons Ballet.”Musical Opinion 128, no. 1446 (2005): 55

[5]Ortmann, Otto. The Physiological Mechanics of Piano Technique: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Nature of Muscular Action as used in Piano Playing, and of the Effects Thereof upon the Pinao Key and the Piano Tone. New York: Da Capo Press, 1981.

[6]Schwarz, Boris. “Glazunov, AleksandrKonstantinowich.” In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ezproxy.utas.edu.au/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11266?q=Alexander+Glazunov&search=quick&pos=1&_start=1#firsthit (accessed April 7, 2014).

猜你喜欢
四季演奏技法钢琴曲
乡间晨雨(即兴钢琴曲)
夜的钢琴曲(六)
“四季”语文,精彩教学
布洛赫中提琴希伯莱组曲演奏技法剖析
大脑也分“四季”?
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民族特色
唢呐常用演奏技法与声学参量关系研究(一)
夜的钢琴曲(二十八)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春》的研究
钢琴曲《百鸟朝凤》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