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石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的探讨

2016-05-30 04:51刘鹏
科技资讯 2016年12期
关键词:探讨方向特征

刘鹏

摘 要:云山石墨矿床位于黑龙江省萝北县境内,行政区划属于萝北县云山镇管辖。该矿床赋存在早元古代兴东群群大盘道组中段变质岩中,集中分布在东西宽约2300m,南北长1900m,约4.4km2范围内。详查共圈出27条工业矿体,提交石墨资源储量矿石量79379.34万吨(7.94亿吨),矿物量6769.48万吨,平均品位8.74%。是目前世界上储量最大的晶质石墨矿床。

关键词:云山石墨 矿床地质 特征 方向 探讨

中图分类号:P5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c)-0000-00

现就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如下。

一、矿区地质特征

(一)地层

区内地层除第四系外,主要为下元古界兴东群(Pt1xd)大盘道组(Pt1dp),该组分为三段,在矿区内只见到上段(Pt1dp3)和中段(Pt1dp2),绝大多数矿体赋存在中段(Pt1dp2)内,该段为主要的赋矿层位。大盘道组是一套区域变质中深为主的、混合岩化作用比较强烈的变质岩地层。

大盘道组中段(Pt1dp2)

该段为矿区主要含矿段,所有工业石墨矿体全部分布在该段中。岩性上部主要由石英片岩、石墨片岩、长石片岩、斜长片岩、局部夹少量的变粒岩(或片麻岩)组成的片岩层(sc)。下部由云母斜长变粒岩、石墨片岩、石墨石英岩、多层大理岩组成的变粒岩、石英岩层(qz)。大盘道组中段总厚度大于656.18m。在中段的上部层及下部层均夹有少量的混合岩。

大盘道组上段(Pt1dp3)

分布在矿区的北、东、西三面,由各种混合岩组成。主要由黑云微斜条痕状混合岩、均质混合岩及少量条带状混合岩组成,夹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片岩、绢云石英片岩、云母石英片岩、石英岩、黑云斜长片岩、长石云母片岩、矽线片岩。并有混合花岗岩和伟晶岩贯入。与中段(Pt1dp2)呈整合接触。该段总厚度大于830m。

第四系全新统现代河床冲积坡积层(Qhal)

主要分布详查区南部,沿鸭蛋河谷及其支流分布,由坡积和冲积沙、砾石夹少量粉质粘土组成,厚度5~10m左右。

(二)侵入岩

区内混合花岗岩比较发育,主要呈脉状产出。混合花岗岩脉多沿片理侵入,对矿体的破坏较小,受花岗岩脉影响的石墨矿体有程度不等的混合岩化或硅化。除混合花岗岩脉外,其它脉岩以中基性为主,且规模小、数量少。混合花岗岩脉形成略晚于矿体,对矿体有轻微的破坏影响。

除混合花岗岩脉外,区内其它脉岩零星分布,规模小。有的穿入地层,有的在混合花岗岩中出现。其中包括正长岩(ξ)、斜长花岗岩(γο)、二长花岗岩(ηγ)、混合花岗岩(γm)、花岗伟晶岩(γρ)、花岗闪长岩(γδ)、变闪长岩及细晶闪长岩(δ)、细晶岩脉(ι)、闪长玢岩(δμ)、变角闪辉长岩(ν)、闪斜煌斑岩(hpX)、闪辉正煌岩(PX)、石英脉(q)等,其中最为发育的正长岩(ξ)。区内脉岩多沿层理贯入,对矿体连续性影响较小。

(三)构造

褶皱:区内存在一倒转倾伏背斜构造,其核部为大盤道组中段(Pt1dp2),两翼为上段(Pt1dp3),长3600m,轴向350°,轴面产状70°~80°∠35°~40°。西翼稍陡,产状一般为80°~110°∠35°~40°,东翼略缓,产状一般为65°~90°∠26°~34°。背斜轴向北侧伏。侧伏角在15°左右,向南有逐渐扭转的趋势,平面上呈尖端向北的“∧”形。南端被鸭蛋河断裂错断。北部和中部被F3和F2断层所切割,使其北西盘向西位移。东南部地层被F4断层错动,明显发生位移。两翼岩层对比性比较好。由于倒转且为两翼紧闭,因此在剖面上表现“单斜”假象。云山石墨矿位于该背斜的核部,局部小褶皱非常发育,大者数十米,小者数厘米,致使地表产状变化较大,局部地层有倾向北西或北东的现象。

断裂 :根据断层性质、产状和形成顺序,可将其分为南北向、北东向及北西向三组。矿区内主要较大的断裂有5条。但对矿体连续性影响不大。

(四)变质作用

区内古元古界地层属于一套较深变质岩系。以受区域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为主,其次迭加了接触热力变质作用,其表现为区域变质岩和混合岩在矿区占主导地位,而矽卡岩和矽卡岩化岩石相对很少。

区域变质作用中以中深变质为主、低级变质作用为局部,中级变质作用最为发育,其表现为除混合岩外各种片岩最为发育,代表中深变质作用的斜长角闪岩较为发育、而片麻岩不甚发育,代表低级变质作用的千枚岩很不发育。

区内混合岩化作用非常强烈,其表现为矿区的西、北、东三面都被混合岩包围,混合岩是大盘道组上段(Pt1dp3)最主要岩性。大盘道组中段(Pt1dp2)—片岩段中也有少量混合岩夹层,混合岩化作用终极产物—混合花岗岩也呈脉状赋存在该段。大盘道组中段(Pt1dp2)实际上呈大或很大的残留体赋存于混合岩之中。

矿区矽卡岩化作用(接触变质作用)不强,表现为矽卡岩分布很少,多数分布于深部钻孔中,其原岩多为大理岩。

区内变质岩以各种片岩、混合岩、大理岩和石英岩居多,其次有少量片麻岩、变粒岩等。矿体岩性主要为石墨片岩、含石墨的各类变质岩。

二、矿床地质特征

(一)矿体分布特征

矿区内圈定27条工业石墨矿体,主要赋存在大盘道组中段地层中,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具有向北收拢、向南敞开的特点。倾向总体东~东东,倾角25~45°。局部最小倾角只有5°,最大倾角达到60°,矿体间分布紧凑,具有地表附近矿体较陡,深部逐步变缓的趋势。石墨矿体主要倾向北东东,走向近南北,东侧矿体北端走向转呈北北西向。倾向北东东或北东,倾角30-50°。走向延长2.5km,宽度2.2km。由于褶皱构造、地层强烈褶曲和揉皱,加之混合花岗岩的影响,矿区地层层序不全,上、下限不清。地层厚度、长度变化很大,混合岩化也很普遍。分布在倒转倾伏背斜的两翼层位中。

(二)矿石的结构构造特征

矿石的结构主要有包含结构、自形半自形结构、他形粒状结构。矿石呈灰白色,发育片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和片麻状构造。

(三)矿石质量特征

矿石矿物成分单一,为石墨,黑灰—银灰色,偏光镜下为烟灰色,显晶质片状或片状集合体,少数为鳞片状,石墨含量一般在3—15%,最高29.03%。脉石矿物种类很多,其中石英、云母、长石占80—90%以上,矿石类型为含石墨大理岩时方解石为主要脉石矿物。其次有矽线石、透闪石、斜黝帘石、少量的电气石、金红石、锆石、榍石、透辉石、石榴石等,脉石矿物中见少量的金属矿物,主要有磁黄铁矿、黄铁矿、褐铁矿等,偶尔见有黄铜矿等。

(四)矿体赋存层位及顶底板特征

片岩分布在大盘道组中段(Pt1dp2),是石墨矿赋存的最主要层位。片岩以石英片岩(qs)和石墨片岩(gsc)为主,其次为云母片岩(msc) 、长石片岩(fsc)和黝帘片岩(zsc),再次為矽线片岩(ssc)。矿体顶板岩性主要由混合岩组成,其次为大理岩、石英岩等,矿体底板岩性以大理岩为主。

(五)矿床成因类型

云山石墨矿赋存于下元古界兴东群大盘道组变质岩层中,矿层呈似层状,受岩层控制,固定碳品位比较稳定,矿层与围岩呈整合接触,具有明显的层控特征。矿石主要为各类含石墨片岩、含石墨变粒岩和含石墨石英岩,次之为含石墨大理岩、含石墨混合岩等,矿石工业类型为晶质(鳞片状)石墨矿。矿石矿物石墨为鳞片状、叶片状结构,具定向排列。石墨与共生脉石矿物构成片状、团块状和似条带状构造。矿石自然类型比较简单,片状石墨岩、石英石墨片岩、石墨混合岩、云母石英石墨片岩、含石墨长石石英片麻岩,含石墨大理岩等。反映了原始沉积物均不同程度的含有有机物炭质,且为一种还原环境,后经区域变质作用而形成。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矿床,成矿时代属于早元古代。

三、找矿方向探讨

(一)地层标志:早元古界兴东群大盘道组中段,是寻找该类型石墨矿的有利远景区。

(二)物性标志:符合寻找该类型矿产的地质背景上,自然电位较高地段是寻找石墨矿体的有利部位。

(三)矿物标志:石墨矿物是寻找该类型矿床的直接标志。

(四)找矿方向:在云山石墨矿区外围,尤其是在矿区北部、西北部东部、及东南部14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早元古界兴东群大盘道组地层中,尤其是大盘道组中段地层是寻找该类型石墨矿床的最佳找矿靶区。

参考文献

[1] 李超,王登红,赵鸿,裴浩翔,李欣尉,周利敏,杜安道,屈文俊. 中国石墨矿床成矿规律概要[J]. 矿床地质. 2015(06)

[2] 李超,王登红,赵鸿,裴浩翔,李欣尉,周利敏,杜安道,屈文俊. 中国石墨矿床成矿规律概要[J]. 矿床地质. 2015(06)

[3] 李寒滨,张冰. 黑龙江云山石墨矿床变质作用及其意义[J].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14(01)

猜你喜欢
探讨方向特征
2022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位置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