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育之贝多芬作品

2016-05-30 07:35王萌
艺术评鉴 2016年11期
关键词:奏鸣曲小调作曲

王萌

摘要:C小调钢琴鸣奏曲作为贝多芬晚年时期的代表作,是一部能够代表贝多芬音乐造诣的史诗级作品。通过这部作品我们能够真正了解到贝多芬的伟大之处.其音乐中表现出的各种情绪上的起伏转化,宛如贝多芬一生人生里程的缩影。本文通过贝多芬在创作这一作品时的时代背景与乐章创作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技巧,以及贝多芬自身生活状态对c小调钢琴鸣奏曲进行分析,体会这部作品的动人之处。

关键词:贝多芬 C小调钢琴鸣奏曲

贝多芬的这首《C小调钢琴奏鸣曲》不仅是一首音乐史上少有的杰出作品,从其细腻的情感表达方式中也可以看出,这部作品也极为贴合贝多芬晚年的心理状态,是其对自身情感充分表达的感性之作。因此,若读者想要充分了解这部作品就需要从多方面角度解读这部作品。

一、作品的体裁特点

《C小调钢琴奏鸣曲》其整部作品一共分为两个章节,这两个章节共同完成贝多芬在其晚年的内心独白。在这部作品第一乐章中,贝多芬使用了打破以往曲目创作常规的序曲模式,并通过两个乐章表达出鲜明的情绪对比,以此达到一定程度的情感冲击力,因此选用奏呜曲式作为其作品表现形式是最为适合的。“奏鸣曲”是一种体现作品矛盾冲突的最佳的情感表达方式,而作为被广泛使用的变奏曲,则是一种更适合适用于表现音乐节奏和情感逐渐上升的呈现方式,其表现出的音乐气质通常比较统一。而于此相应,贝多芬晚年的人生经历就好像天主教中的十字架一般,其横向部分代表贝多芬当时所处的混乱不堪充满动荡的历史背景,还有它自身晚年不悲惨的境遇——失去爱侣、招人嘲笑、无法与周围人和谐相处,更难以找到一诉自身悲伤的对象。而十字架中的纵向坐标则象征着贝多芬虔诚的信仰,十字架的纵向长度永远比其横向长度更长,而贝多芬所经历的苦难愈多他内心的天主教信仰就会愈发虔诚。而在其长与宽不断延伸的过程中,贝多芬的内心就会变得愈发强大。

贝多芬选择创作这种形式的曲目自然和当时历史背景有关,但是仅仅从当时的时代背景这一角度来分析其创作还显得过于片面,应该进一步深入其个人当时生活境遇,以及其自身呈现的精神状态,对其内心身处的思想进行挖掘,逐渐发掘贝多芬当时对于作曲体裁选择方面的品味及取向。

使用奏鸣曲这一曲式进行谱曲能够进一步强化乐章中各主题之间的冲突关系,为整首乐曲中的情感表达制造更强的冲击力。而在贝多芬创作的C小调钢琴奏鸣曲中,贝多芬却将乐章两部分主体之间的对比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削弱,选择在乐章中融入逻辑感较为显著的赋格手法来提升其乐曲整体性。贝多芬的这一做法有两层用意,其一是为了使第一部分乐章所表现的音乐形象更具集合感,进而使音乐整体获得更为强劲的爆发力,使其与第二乐章较为恬静的音乐气质形成对比。其二是因为贝多芬希望在创作音乐时能够表达出更加深沉、内敛的情感,而不是通过创作音乐进而粗鲁的宣泄情绪。因此贝多芬在乐章中使用赋格与复调取代激烈的乐章对比来完成情感表达。

一般来讲,传统意义上的奏鸣曲只是一种乐器载体,并不具备任何象征或描绘作用,没有写意性。而这种音乐形式到了贝多芬手中,就显得尤为特别。尤其体现在他晚期的作品中,贝多芬大量使用奏鸣曲作为其作品表达形式,并且颠覆以往奏鸣曲在人们眼中空洞刻板的音乐形象。贝多芬在晚期大量创作奏鸣曲是因为受到19世纪的狂飙运动所影响。而这一作品中贝多芬所要表达严峻的乐曲氛围,以及紊乱的内心状态,使用奏鸣曲是最为贴切的情感表达方式。

在贝多芬创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二乐章时,他在乐章开头部门做出“小咏叹调”标记,而第二章中的音乐内容也正是应为贝多芬使用了与第一乐章不同的变奏曲模式,使其中呈现出贯通乐章整体的圣咏式旋律。在第二乐章中,其情感表达无需过多热烈的音乐形态进行对比冲击,表现乐曲整体情感上的矛盾冲突的任务已经在第一乐章中完成。所以在第二乐章创作中,贝多芬使用相对平滑的变奏形式,并且保留其圣咏主题中的部分内容,并通过旋律上的精妙变化完成乐章中的前三个变奏部分。而第二乐章中的第四变奏部分从其形式上来看,依然属于变奏模式,但又与此前三个变奏部分的音乐气质大相径庭。其音响方面,仅保存了圣咏主体中的二部结构和一些基本和声,然后将其中内容进行色彩化改写,并使用鸣响效果完成其意境渲染。这种作曲模式下打造的C小调钢琴奏鸣曲,其音乐气质是通过一种感情的升华和意境的蔓延来进行表达的。在同属自由变奏曲风的第五变奏部分,在其音乐旋律与和声方面依然同整部音乐主体保持高度同步,而在一些结构方面有所改动,但其无论是从情绪表达上还是乐理角度来说,这一节完成了整部乐章的总结工作。

从贝多芬在这一作品的变奏部分的体裁选择中,欣赏者可以看出其对于圣咏旋律的热爱,并能够在一个短小的乐段中,衍生发展出极具个人色彩的旋律结构。这一乐章其基本主体就是宗教色彩十分显著的圣咏旋律,而贝多芬在充分表达自己对圣咏旋律感情理解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完全不脱离主体,贝多芬对天主教的虔诚之深与自身音乐素养之高从中可见一斑。其圣咏主体的整体感情表达较为愉悦,这种宗教式的愉悦体验给被多深整部作品中平添了许多象征希望和心灵慰藉的音乐形态,相信在乐章的创作过程中贝多芬自身千疮百孔的心灵也会得到救赎。

变奏曲这种作曲形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乐章主体十分忠诚,其变奏行为最终目的也是通过反复强调主体,或对音乐主体进行多角度描述,深化对主体的理解。因此,变奏曲能够将贝多芬当时对宗教的高度精神依赖,通过作曲完成表达。而贝多芬又能够使用自身独有的作曲技巧,让这一作曲形式更加贴合乐章中的圣咏主题。

从上文中对贝多芬作曲体裁选择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贝多芬在作曲时并非是为了凸显个性或者炫耀其作曲技法而刻意打破常规的作曲形式。相反,其创作出各种前所未有的作曲模式是自身情感诉求与音乐素养相结合的产物。这种作曲技法的使用对贝多芬而言可以说是一种本能,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天赋。比如在其第一乐章,贝多芬所使用的鸣奏曲从规模上来讲,相比之前作品显得比较短小,但其与之后的变奏曲圣咏主体乐章一样,都能够同过看似非常有限的基本素材,进行延伸创作,贝多芬作为一名作曲家表现出极为丰富的想象力与明朗的音乐逻辑思维能力。其实,贝多芬这方面能够在他创作的第三交响曲和第五交响曲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英雄”和“命运”中就能够看出其炉火纯青的作曲技术。

二、作品中使用的复调手段

处于十八世纪末的欧洲,被压迫在民族主义专政的高压治下。这种背景环境对贝多芬自身的民族价值观造成了巨大影Ⅱ向,虽然其自身不是一名日耳曼人,但作为一名德国作曲家,德意志民族主义之火一直在他的心中熊熊燃烧。因此,在作曲时,贝多芬选择使用奏呜曲形式与充满德国音乐色彩的赋格形式相结合。由于青年阶段的贝多芬对巴赫的音乐风格十分喜爱,所以当时贝多芬对巴赫使用的复调作曲模式进行反复研究,并且充满了敬仰崇拜之情。而贝多芬在其晚年,他对巴赫的复调作曲模式的感情已经从热爱,提升到了由此而生的民族自豪感,表现出对其本国音乐奠基者的崇高敬意。因此,贝多芬认为复调创作手法能够赋予传统奏鸣曲以崭新的生命,并且能够利用自身颇为热爱的赋格作曲技法实现更高艺术价值。

虽然但就作曲规模而言,C小调奏呜曲中使用的赋格技法与其创作的几部钢琴奏鸣曲相比,还是仅处于萌芽发展状态。但从其乐章整体结构以及其所表达出的思想来看,其赋格部分技巧已经相当成熟,在这部作品中贝多芬将原本较为刻板缺乏艺术价值的作曲模式进行改革。通过改变乐曲结构、强化整体意境完成渲染蔓延的情感表达方式。在贝多芬晚期的作品中,拥有成熟作曲手段和励志创作心态的他,已经很少再使用激进的情绪表达方式宣泄自身的痛苦或者不满。而赋格技法正是能够是贝多芬所追求的柔和平缓的情绪表达方式在作曲中最佳的实现方法。

三、作品中的音响象征应用

C小调钢琴奏鸣曲中的第一乐章部分,其音响氛围较为严峻激烈,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其中的引子部分就显得非常重要,在第一乐章整体编曲结构中,几乎没有任何留白,即使在较为缓和的柱式和弦部分中,其乐曲中的内在张力也一直持续在一个强度较高的水平上。完全符合叠入式手法会使乐章中的音乐情感表达所追求的具有持续性、明确性的表达方式要求。

而在这部作品中贝多芬为什么会在其引子部分增加“呐喊”,而贝多芬在作曲中使用减七音程和导七和弦是处于怎样的考虑呢?若想获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就需要从贝多芬当时的生活环境以及内心状态出发进行考虑。在贝多芬创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时,德国国内外之间的严峻形式,对其造成了严重的身心负担,而且当时的贝多芬患有疾病,其身体也十分痛苦,但贝多芬却不愿意屈服于命运,而其所创作出的音乐作品即是当时贝多芬内心深处的呐喊。贝多芬这种顽强倔强的性格,也是导致其作品中经常出现不稳定情绪化表达的原因所在。

贝多芬将其内心中焦踝不安、孤立无助的心理状态真实地反映在这部作品的第一乐章中。其中使用赋格式作曲技法呈现出节奏较为强烈的部分,也正式贝多芬当时严肃而激昂的内心表情在其作品中的呈现方式,这些多是贝多芬当时心态的真实反映。

贝多芬在第二乐章将其情绪表达方式进行转变,使用圣咏主体作为其乐章主体引向。这种作曲模式出现在热烈的赋格奏鸣乐章之后,恬静致远的曲风不但没有显得平淡无味,而且如同一股清甜的甘泉一般涌入心扉,使人的心情得到平复。这种整体乐章构建的选择方式不仅提高了这部作品完整性,而且还将整部作品的情感升华到了更高境界。

四、结语

C小调钢琴奏呜曲是贝多芬众多作品中,最能够体现出其个人艺术风格的作品之一。希望通过本文对这一作品的多角度分析,能够为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提供一个更具深度的文献参考,以此实现我国高校中音乐品味的教育。

猜你喜欢
奏鸣曲小调作曲
AI:像贝多芬一样去作曲
手机上的奏鸣曲
邀你来我家
作曲心语
四 季 相 思
春天的奏鸣曲
思 夫
George Gershwin
五河小调
饥饿奏鸣曲